梁京:是什么成就了毛泽东?

梁京

人气 1
标签: ,

【大纪元9月19日讯】中国还会再出一个毛泽东吗?我想多数人的答案是,不会,至少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将来,很难想像中国会再出一个毛泽东。但如果追问一下为什么,答案就可能大不一样了。一些人的答案可能是,从天分和才能上看,再出毛泽东的概率很小,也就是说,无论你中意他还是憎恨他,在基因组合这个层次上,毛泽东这种奇人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会出一个的。不过,更多的人会强调,产生毛泽东的历史条件不复存在了,因此,尽管中国十几亿人口还会有再生出具有毛那样强悍个性和能力的人物,但产生毛的各种外部因素,绝对没有了,因此中国不会再有一个毛泽东。

不过,我们真正知道是什么条件成就了毛泽东吗?难道中国当时的历史条件,就必然会产生一个毛泽东吗?这是我学习中国现代史的时候,多次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而在知道了孙中山与陈炯明之间关于是否北伐的斗争,在对陈炯明和孙中山有了更多了解之后,我不由得要想,如果当时的中国实现了陈炯明对和平统一,联省自治的理想,就很可能不会发生九一八事变,就不会有几十年的国共之争,也就不会有一个我们今天知道的毛泽东。毛泽东不仅没有机会成为一个对几千万无辜生命负责的混世魔王,而且,这个人有可能在中国的宪政改革中成为一个虽极有争议,但也有建树的政治人物。

我知道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而认为当时孙中山武装统一的主张是正确的,因为各省武装割据,军阀当道,不实行武力统一,中国无以建立民族国家。果真是这样吗?如果我们认真地考察当时中国各省的历史,就会发现,在所谓反动军阀的领导下,许多省份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现代化变革,整个中国人才辈出,思想活跃,尤其是教育迅速发展,学校的物质条件虽然不好,但教师之认真,学生之好学,绝非今日中国大陆,尤其是大陆的高等学府可以相比。

北伐之所以发生,并非因为和平统一不利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而是因为中国政治文化的主流很难给和平统一以机会。武力统一是中国悠久的传统,而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要获得胜利,竞争最高权力的人就必须不择手段,敢于摈弃一切道德准则。这就是所谓“成者王,败者寇”的中国政治文化。有人会问,如何解释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教在中国文化中长期的主导地位呢?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中国的儒家思想,只关心君王应该如何治国,并不关心王位是如何得来的。而士大夫最关心的是自己的身份特权,因此,不管是什么人,哪怕是异族入侵者,一旦承认儒教的统治地位,恢复“高考”,就可以完全瓦解他们的“爱国情怀”。

因此,孙中山北伐的主张战胜了陈炯明和平统一的主张,意味着一场成王败寇的争夺将主导中国的政治。现在看来,孙中山是成就毛泽东的第一人。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孙中山接受了陈炯明的主张,支持和平统一,支持陈炯明在广东率先搞出一个现代化的样板来,激进主义在中国的市场就会大大缩小,毛泽东再有本事,也不至于害及几千万人的生命。

一种游戏一旦开场,当然只有最会玩的人有最高的胜出机会。毛泽东并不是热衷于此道的唯一玩家,恰恰相反,中国从来不缺想做皇帝的人,蒋介石,张国焘,都是既有心术,又敢于杀人的有力竞争者。但是,毛泽东证明了,他才是“真命天子”,是成王败寇游戏最出色的玩家。

毛泽东是中国成王败寇的政治文化的产物,是大一统的政治理念的产物。这种不择手段的政治文化,这种对垄断权力的信仰和追求,在今天的中国大陆并没有消亡。那么,我们还会不会再出一个毛泽东呢?我不敢说这种可能性完全没有,但毕竟我们今天的资讯环境和知识结构已经与毛的时代完全不同了。

这不禁使我想到一个问题,假如今天坐在皇位上的不是六十四岁的胡锦涛,而是六十四岁的毛泽东,他会如何看这个世界呢?他会如何作为呢?我相信中国大陆的政治生活肯定不会像今天这样沉闷乏味,我们或许还会出现某种“联省自治”的生动局面,因为毕竟青年时代的毛,也曾经是一个热衷地方自治的人。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陈破空:为什么要彻底否定毛泽东?
毛氏忌日三十年 千秋功罪众人谈
林保华 : 不到台湾不知道文革还在搞
曾宁:毛泽东与“9.11”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