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贫困与生态破坏关系密切

人气 2
标签: ,

【大纪元8月11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采访报导﹚亚洲开发银行等最新出版的研究报告预测,到2015年,亚洲仍将有近3亿人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每天生活费在2美元的贫困人口为15亿。贫困问题给亚洲的环境和资源造成的威胁不容忽视。

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环保同盟星期三公布了联合编撰的新书《贫穷、健康与生态系统:来自亚洲的经验》。书中指出,亚洲地区的极度贫困将在今后的十年里,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

目前亚洲有6.2亿人生活在国际极度贫困线以下。他们对水,草地,森林和土地等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压力。同时,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的人也是肮脏饮水和被污染空气的最大受害者,他们的健康状况最令人担忧。

《贫困、健康与生态系统:来自亚洲的经验》一书的作者之一“世界环保同盟”社会政策专案负责人冈扎洛.奥维艾多先生,向记者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

冈扎洛.奥维艾多:“贫困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一方面你可以看到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大的影响贫困人口的生活资料来源,因此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成为造成或恶化贫困状态的因素。

但另一方面,贫穷人口的生存活动又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和破坏,因为为了生存,贫困人口消费自然资源的速度大于自然资源可以得到恢复的速度。本书试图研究的就是各有关政府和国家,应该如何解决贫困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

这本书还告诉读者,即使按照最乐观的预测,到2015年,亚洲每天生活费只有1美元的极度贫穷人口也只能减少到1.5亿和3亿人之间。同时,仍有高达15亿人将生活在每天生活费为2美元的贫困水平上。

该书还指出,贫困并不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改善生态环境也并不一定就会减少贫困。但是,过去的研究显示,减少贫困有助于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奥维艾多先生对此作了如下解释—

冈扎洛.奥维艾多:“我们不能简单的把生态环境的破坏归罪于贫困人口,有些政治圈子里和作品里,我们目睹过将生态破坏的罪过全部推卸到穷人身上的现象,说他们过多的消耗自然资源。但贫困人口的生存活动只是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的因素之一,要想减少贫困人口对环境和资源的过分依赖,各国政府显然需要拿出一些社会公义项目,帮助穷人摆脱贫困。”

该书的作者们还研究了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的农业系统所面临的压力,以及孟加拉、中国、老挝和斯里兰卡等国家的家庭或社区与水资源之间的联系。《贫穷、健康与生态系统:来自亚洲的经验》一书是亚洲银行有关亚洲贫困和生态环境研究专案的一部分,由亚洲银行,瑞典和挪威共同资助。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农民调查:五元人民币是所有的现金
李家同:不能让穷孩子落入永远的贫困
李家同:贫困无助灾民与世隔绝
日本作家谈文化差异 一个地名让台湾人笑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