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名筑

西域咽喉 东西孔道──“天山第一城”哈密

哈密位于天山山脉东端,被天山分割为南北两处,山南是哈密绿洲,山北为巴里坤草原和伊吾河谷。哈密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是汉代张骞第一次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的要塞,素有“西域咽喉,东西孔道”之称。

哈密地处西域与中原的交通要冲,古称昆莫,汉称伊吾卢,北魏置伊吾郡,隋设伊吾郡和柔远镇,唐称伊州,元称哈密力,明以后称哈密。2000多年前,哈密是汉朝与匈奴激烈争夺以制西域的战略要地。东汉顺帝时,班超奉命率所部人马,越过千里戈壁,率先收复哈密绿洲,然后翻越天山,在今巴里坤湖畔与匈奴人展开激战,取得全胜,建功西域。唐贞观元年(627年),玄奘法师一人独行去天竺取经也曾路径哈密。以后历朝历代,众多风云人物在哈密留下足迹。

雪峰绵绵、林海苍苍的天山横亘在哈密大地上。(Getty images)

哈密城由雄镇天山的老城和新城组成。老城基于唐城遗址在清雍正五年建成,被毁后于光绪十年重建,位于现老城的西南角。新城建于同治七年,左宗棠进驻哈密时,其总部就设在新城。

哈密雪峰绵绵、林海苍苍的天山横亘在哈密大地上,其东端在哈密境内陡然消失,却鬼斧神工地形成很多奇异的自然景观。那里有辽阔的草原、神秘的湖泊和许多如白石头、口门子、鸣沙山、石城子、八大石等别具特色的地方,别有一番异域风情。而2000多年的历史又为其留下了众多的古城、古墓、古碑、岩画等遗迹,为哈密增添了一层文化风韵。

由哈密北行翻过天山,就到了口门子。这里曾是古丝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古代军事上的险关要隘。口门子三面崇山峻岭,林海苍茫,是一个天山峡口,外面是绿野绵延的草原,夏季时分,草原上开满野花,羊群在其中蠕动,一派迷人的塞外风光。

白石头位于东部天山主峰喀尔里克雪山北麓,距哈密市60多公里,有草原牧场和原始森林。在碧绿的草场和茂密的松林间,独有一卧牛般大小的白色巨石,被称为“天外来客”。这里夏季凉爽湿润,草原上绿茵一片,松林中点缀着点点哈萨克人的毡房,附近还有很多古寺庙和古文化的遗址,如天山庙(关帝庙)、天山唐碑、松树塘汉代任尚碑、烧陶遗址等。大型冶炼遗址与天山唐碑相映照,可谓“饱千秋冰雪,此中有汉石唐碑”。

天山庙位于哈密北部天山顶,因清乾隆五十一年 (公元1786年)在天山顶部修建关帝庙而得名,现仅存有三间砖木结构的空殿和一块断碑。沿着天山蜿蜒的山路曲折迂回,登上天山庙山顶,俯瞰山下,只见林海苍茫,白雪皑皑,忽尔皓月当空,忽尔云遮雾罩,忽尔大雪纷飞,好一番大自然的奇妙景色。

“鸣沙山”是哈密地区的另一特色景观,横卧于东部天山的南山与北山间的草原上,是一座长五公里、高水平五十米的沙山,沙粒细而无土,山中有一眼泉,四周水草丰茂,柳条河从山脚下缓缓流过。每当微风吹过,风动沙移,沙鸣声如泣如诉,如萧如笛,哀惋低回。而当人由山上向下滑动,沙粒向下翻卷滚动,相互磨擦,时起时伏,强时如雷鸣高亢,隆隆作响。相传这里曾是古代兵戎相见之地,有数百将士战死于此。

哈密地处西域,拥有北国塞外雄浑、高远、辽阔的自然风光。作为西域重镇,它又是西域与中原的交通要冲,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在战略上和经济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使其在历史上代不绝书。@*(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