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谈富足

艺人倪敏然先生上吊自杀案件虽然告一段落,却是这段期间最震撼台湾的社会悲剧,近十年来,社会上自杀案件与忧郁症快速增加,有学者调查研究后发现,85%的原因是肇于经济因素,55%是与感情困扰有关,而这二个因素交互含盖率达到93%的惊人数据。二十年前,日本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已开发国家水准,但是人民自杀率也是世界第一,这是说日本人民的生活压力很大,日子过得不快乐。

看看我们台湾在务农的时代,周遭亲友是不是也很少发生想要自杀与忧郁症的病情,当生活在经济进步,资讯发达的现代人,好不容易脱离在吃与穿的基本民生问题时,精神与思想上的问题却浮现出来,人的心与意志,不再像以往生活在困苦时期那样坚强。

我猜想远古人类生活内容单纯,唯一的生活目的就是生存,社会的团体组织成员很少,共同生活子圈内的人际关系也单纯,他们的小社会也符合军事心理研究者的结论,以150人为战斗单位,也就是说理想的执行战斗体,以一个连的兵力为领导极限,超过这个极限,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与淡薄,甚至长官也不能叫出全部士兵的名字,那个情况下战斗力与意志凝聚力将会开始下降,直接指挥的效率也跟着下降。

今天,我们的经济力量,扩大了人们活动范围,资讯科技的发达,让世界成为自己的邻居,人际关系趋于复杂化,当自己的管理能力没有学习同步成长时,反而让旧式的生活思维模式牵绊,碰上一点压力与挫折,很容易抛弃意志与坚持,往往走上极端的自我毁灭行动与消极的自我束缚行为,这些社会上自杀案件与忧郁症患者,让亲友与社会共同负担了全部的压力与悲痛。

我家隔壁邻居太太,因为罹患严重的更年期症候群,因而停止工作,让丈夫觉得单独负担家计很沉重,在言行举止态度上与家计使用的严格管制下,让太太产生同居压力,而且这个做丈夫的人,不但不知道体贴患病的妻子,还要处处掌握妻子的一切生活琐碎的事,尤其每日仍要求太太履行做妻子的义务,让太太已经因为心理与身理压力而忧郁的症状更加严重。

在旁观者的立场来看,这就是现在社会上的价值观普遍歪曲,那就是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得”才是“富有”,“失去”了就是“贫穷”;甚至,某大科技公司总裁在太太病逝时,对着镜头哭诉:“我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照这位公司总裁的理论来推演下去,一无所有的乞丐与出家人会是最贫穷的人吗?那可未必,湖滨散记的作者梭罗、亨利曾说:“最富有的人并不是拥有最多财富的人,而是拥有最多自由时间的人”;梭罗、亨利他在阐述“拥有”的性质,不是在于人性快乐的基础,或是建立在具有排他性的财富之上,而是指自己的心灵能否达到“空寂”的状态。

我观察过周遭许多言行举止自由自在的人们,他们都是懂得享受身体与心灵上自由与快乐的“简单人”,他们不一定是“拥有”钜大财富的人,但是,他们肯定自己是个“拥有”最多自由时间的人,正在享受快乐的工作与简单朴实的生活,是群最了解与珍惜“富足”的人。

至于,那些腰缠万贯的大企业家,大财主,我们在社会定位上又该认定为他们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们肯定在财富上看来是所谓的“富有”者。我们不妨先祝福他们是潜在的“富足”者,他们的企业能够尽力负起社会责任,缴该缴的税,有余力时捐助财物帮助地方与社区发展,就是很“富足”的企业了;任何人都可以藉用所拥有的财物或能力对全世界无相布施,给生活或学习上有需要帮助的人一把助力,这都是以“付出”的过程,达到个人情感上、心灵上“满足”的境地,也许只有在生活中实践付出与施与舍的行动,才是条走过“富有”到达体验“富足”的捷径。;当自己达成心灵上“满足”境地的时候,喜悦与希望就会驱走心中所盘踞的“忧郁”。

只是对财富运用观念与态度上一个简单的转变,让人们日后的行为,看似失去一些,却能得到久久的满足与快乐,舍去用不到的财富,就能获得天下寒士尽欢颜的惬意;“富有”与“富足”虽是一字之差,却可以“成功”别人生活与生存,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身心上的“自由”与“富足”。@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