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重现失落声音 旮亘乐团推广阿美族乐舞

传颂森林和海洋的乐音系列报导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蓉台北八日电)古老的阿美族生活中离不开丰富的竹木制乐器,如“旮亘 (kakeng)”就是以前家有喜事时,用来敲打报喜用的竹钟,比现在的喜帖都好用,但在日治时期被禁用而失传;旮亘乐团团长少多宜和中研院学者合作,重现这种乐器,并演奏推广传统阿美族的乐舞,让更多人认识传统乐音之美。

少多宜在一九九九年五月成立“Amis旮亘乐团”,他说,很多人以为阿美族只有乐舞部分,其实阿美族除乐舞外,竹木制的乐器更是丰富,约有四十多种,但现在除了口簧外,竹木制部分几乎都已失传。

竹木制乐器和过去传统阿美族农业生活息息相关,如“旮亘”指的就是竹钟,是阿美族传统婚礼中女子招赘时用来报喜讯的用具,但日治时期,日本人认为有碍邻居安宁而遭禁用,使这类乐器逐渐消失。

另外,“竹鼓”在早期每当小米成熟时,是用来驱赶飞禽。而排笛和鼻笛等也是阿美族祖先做为传达讯号使用,可以互相连络;这些器具原只是发明来做生活敲击,发出声音能让全村听到,或是远方通讯之用。这些先人智慧流传至今,后人开始以表演音乐呈现,更丰富了阿美族乐音。

但要找回这些失落的声音并不容易,少多宜在过去几年透过和学者合作,并访查部落耆老,靠着资料和耆老的记忆,一件件重现这些竹木制器,目前已完成约十多种乐器的重建,但有些乐器连耆老都不复记忆,加上资料也很少,重建工作鞎难。

除了重现老祖先的乐器,少多宜说,乐团成立也有推广和发扬传统部分。所以将乐团取名为“Amis旮亘乐团”就是有报喜讯的意思,也象征乐团成立宗旨是要传承发扬传统的使命。

目前乐团有近五十位成员,其中参加成员年纪最大的耆老有八十岁,最小的则有才上幼稚园的小孩,虽然年龄层相距很大,但大家都希望能将这些传统音乐扎根,将阿美族的音乐一代代传诵下去。

除了在各项演出邀约中借着传统乐器及记忆中的传统音乐旋律,演出阿美族的音乐如击乐的“竹钟报喜”、鼻笛和排笛演出的“马兰姑娘”等,他们每年并安排一项主题呈现巡演,今年主题以童谣为主,将长者经历过的生活如小说般的故事做成童谣,预定于九月后巡演全台。

另外,少多宜也希望能进一步将阿美族乐音搬上艺术殿堂;因此在传统外他不忘创新,加入新的元素,让传统乐音更丰富;少多宜指出,“一百年后,子孙回头看我们,会知道在这个时代,重建乐器也创新一些声音,这些‘传统’东西和我们曾努力做过的事也会被记录和流传下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