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运动的新战线新战役

标签:

【大纪元3月5日讯】(争鸣月刊记者报导)自○三年“七‧一”大游行,一直至去年十二月,曾荫权提出的“政改方案”被否决,这两年多,是香港民主运动波澜汹涌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争取○七、○八年的双普选;其次是“倒董”。第二个目标成功了;第一个目标虽然没有达到,但否决了圈套的“政改方案”,也是一个不小的胜利。继续争取普选的方向不会改变,但运动有起有伏,现在高潮已过,必须开阔新战线新战役,再积聚群众力量,去迎接新的高潮。争取普选是始终都要坚持的最重要的方向,但在当前可暂且放下,把力量转移到新战线新战役上去。是哪些新战线和新战役呢?

财政预算案辩论与销售税首先是《财政预算案》的辩论。执笔时还未公布,财政司唐英年只作了零星的透露;本期出版时,便已可知道其详细具体内容。

政府的财政收支,将会有盈余二百亿左右,提前了三年消灭赤字。回归以来,由于经济衰退,财赤巨大,税率都提高了,尤其是中产者的负担加重。因此,要求降低薪俸税率,减轻中产者负担,呼声极为响亮,而且是各政党的共识,问题只在小减还是大减。泛民主派一定要站在各政党之前,据理力争,发出最响亮的声音。

销售税已闻楼梯声多时,在这次的《财政预算案》中,人影终于看见了。虽然说咨询期有三年而不是立即实施,但这是一个影响极为广泛的新税项目,必然会引起各阶层各方面的巨大回响。泛民主派首先要考虑的是,是否应该征收销售税?在政府财赤已消灭的时候,征收这新税会否影响整个经济发展?除此之外,政府是否还有增加收入的其他途径?即使只是咨询,泛民主派也要有鲜明的立场,先声夺人,领导舆论。

文化艺术区与秘密监控条例《财政预算案》经过辩论而通过后,其他的一些社会事项便会冒升,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这又是另一些战线和战役。

西九龙文化艺术区的建设计划,虽然是一个老问题,但政府一直未作让步而修改。不久前,立法会的专题研究委员会,各政党取得一致的共识,反对政府原来的计划,只由几个大财团独揽发展,把文化艺术区的建设变为房地产谋取利益的项目。过去,发出反对声音的,主要是文化艺术界人士;现在,立法会委员会的一致共识,使反对声音更为壮大。在这方面,也可以看到地产大财团与中小财团的矛盾,这条战线的团结面是不小的。

秘密监控条例的制订,将会是更为瞩目的社会事项。本来在回归前,立法局已通过较为合理的条例,但却被搁置实施。不久前,曾荫权颁布行政指令以取代法例,被高等法院经司法复核,认为这行政指令是违反《基本法》的,只能暂行六个月,六个月后便无效而要由立法会去制订法例。这是一条关乎私隐、自由、人权的法例,十分具政治性,触动很多人的神经。这是一场大仗,泛民主派必须全力以赴。

行政长官与选举委员会的选举明年七月前将会改选行政长官,在此之前,产生行政长官的选举委员会也要改选。○七年十一月举行区议会选举,○八年九月举行立法会选举。在《基本法》的框框之内,这种种的选举方法,仍有修订的空间,怎样去修订又将是一场一场的斗争。泛民主派根据民主的原则,在普选之外的这种种选举方法上,要争取点滴的进步。

选举委员会的选举,主要是争取工商、金融界扩大选民基础,而不再是由少数特定选民垄断、控制了委员会的成员。行政长官的选举方法,要争取修订的有下列几项:一、一百名提名人的数目下调,以便有多一些人可获提名而参选。二、候选人的提名人数设有上限,不得超过某一数字,以避免某候选人囊括了选举委员会成员,使其他候选人无法取得足够的提名人参选,以致只有一个候选人而自动当选。三、如只有一名候选人,是否须投信任票,信任票过半数以上才算当选。四、候选人是否须向市民发表政纲,接受市民与传媒的质询。

区议会和立法会的选举 ○七年十一月区议会的选举,是○八年九月立法会选举的前哨战。区议会选举方法的修订,也是立法会选举方法修订的前奏。

关于扩大区议会职权已透露了风声,但只是分担管理一些文娱设施,基本上对地方行政无实质的权力,这样是否能吸引优秀人才参选?是否能产生培养政治人才的作用?这个争论,在讨论修订选举方法之前,便会展开。

最激烈的争论,将会是取消委任制。委任区议员已曾取消,回归后才恢复。在去年讨论“政改方案”时,这已经是一个焦点。曾荫权只答应分期取消,直至二○一六年才考虑是否全部取消,这是导致“政改方案”被否决的一个因素。这个争论,又将会再起。泛民主派的要求未必能够达到,但在辩论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市民的政治觉悟,认识现存制度的不合理。

区议会的选区是否重划,区议员总数是增还是减,这都是会对选举结果有影响的。各个政党都会根据对本身选举的利害,去提出修订方案。

立法会选举方法的修订空间,却是很有限的,主要是争取某些功能组别选民基础的扩大。目前只有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卫生服务、法律、会计、资讯科技、建筑工程等,以个人作为选民单位,其他工商、金融等很多个界别,限于团体、机构、公司才有投票权,出现了垄断。在回归前,港督彭定康曾作过修订,那是民主得多的。民主运动侧翼的战线战役

今年一月,教育专业人员协会曾发动游行,提出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和罢免教育统筹局常任秘书长罗范椒芬的诉求,有一万名教师参与。与此同时,立法会又通过了有关教育改革的改善建议,要求减轻教师工作压力。这场抗争将会持续发展下去,虽然不是民主运动的组成部分,但也必然会成为一个呼应的侧翼。

公屋减租、扶贫、最低工资、工时限制等等民生问题,也将会像上述的教师问题一样,成为民主运动的侧翼,间接有助民主运动的发展,也可以视为新战线新战役。要在各新战线新战役中发展和积累更大的公民力量,去迎接争取普选的民主运动新高潮。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港社福界调查:九成半社工认为政府修例不恰当
邹家成涉未经授权转寄投诉信 辩方质疑法例无禁止
林世雄称有信心任内解决港网约车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