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石吉:有诗有画、有书有文、有情有意

巫石吉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1日讯】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苹果,我也有一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 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 但是,假如你有一种思想, 我也有一种思想, 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 那么我们每个人将会有两种思想。”

今年放寒假前,刚好是自己出版新书时,科任老师们很捧场的踊跃购买,让我欣喜若狂;ㄧ则平常为了读书思考写作练书法,已经无暇与同事们闲聊;再则自己个性使然,喜欢静静处在书案ㄧ角,悠然神往于古今哲人、书画家与文学家们,诚如苏东坡所言:“凡物皆有可观,茍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

诚然最高兴的是:心血的结晶有了共鸣,刚好过年前大家需要用到春联,特别到笔墨庄买了不会褪色的红宣,请有需要的同仁可以一人选一幅。

刚开始只有两三个同事过来选择他要的内容,想想还蛮轻松的书写,才写不到两幅,便发现人潮开始往这里靠近,然后是一阵阵赞美声,文声鼎沸,才感受到甜蜜的负荷。

最后因为排的同仁很多,只好请她们先忙其它事情,等我书写好再馈赠给你们,有的同事开始回到自己的位置忙着计算成绩,有人则留下来欣赏自己挥洒的笔意墨香。

怀着思古之幽情,会心地写下一幅幅古意盎然的书法作品,已经不单单只是书写应景应节之用。当下,我们透过与人分享,让自己熟练的技巧可以让更多人充满喜悦之情;在当下的时空,同仁们充满欢喜之神情,让自己也感受到幸福快乐。

小小一幅“吉祥如意”、“富贵吉祥”、“新春贺喜”等内容,透过小篆、隶书的书法字体,跃然纸上的展现出朴实高雅的风华古意,一边写一边感受到沉着痛快的书道箴言,原本真正的沉着痛快需求藉由分享幸福快乐自然产生,美在人心,美在自然率真,美在真诚,美在真性情,美在分享的沉着痛快,快意我心。

刚好有位资深同仁唐老师即将退休,去年曾经答应等荣退时再馈赠书法拙作以为纪念,却想不到这日子飞快地到来,听了她在荣退餐会中谈到自己:“二十五岁开始教书,服务二十五年退休,今年刚好满五十岁。”简单明了,清晰易懂,直指核心的几句话,那是她透过潜移默化的文学造诣所散发出来的简单思维,不凡智慧。

联想起白居易五十五岁时写下的一首诗:“五十年来思虑熟,忙人应未胜闲人。林园傲逸真成贵,衣食单疏不是贫。专掌图书无过地,遍寻山水自由身。傥年七十犹强 健,尚得闲行十五春。”突然想写这首诗送给她作为荣退的书法赠品,也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意境,诚如陶渊明在《饮酒诗》的最末两句话:“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
 
当我亲手交给她时,谈了这首诗的意境,唐老师她慧心地频频点头,似乎诗里的情境就彷如她此时此刻的心情,知音难寻,每每有难遇知己的遗憾,当她透过白居易这首诗的字里行间,灵遇古诗人的古朴风格,不落俗套的优雅诗心,仿佛有久逢知己话太少的感慨,不过没关系,遇上了,就不晚!

当天近中午时分,她欣喜地回赠一幅三尺六尺全开的山水画作品,换我欣喜若狂,非常喜欢古代书画作品,自己也收藏有不少的书画佳作;这幅水墨画将之挂在客厅里,望尘莫及地欣赏此画家所题的诗《翠岩飞瀑》:“雨过飞泉下碧湍,长松落翠草堂寒,何人能识高人意,溪山青上独自看。”

诗意里的自然景致表露无遗,虽然曲高和寡的心灵得不到一般人的理解,那也无妨!可以站在山上的置高点,坐拥缥缈凌空的虚无灵秀之气,感动感怀思古之幽情,联想起诗圣杜甫的《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当然杜甫的《望岳》诗意气势更胜《翠岩飞瀑》这首题画诗,但这两首诗却都有一个共通点:“孤独静思,悠然神往。”诗有尽而意境无穷深远,让读者心领神会却意犹未尽,享受孤独独思的乐趣,美在诗中有真意,美在孤独的思维品味,美在激荡出读书人的风雅不俗,美在契合的感通无极时空。

其实,诗人真正的孤独在一种与自然情景中的寂寞与孤单“赏心悦目,至于中和”的境界。在孤独中,诗人可以凭着想像,构思出一种超越自然景象的空间感,让读者虽未临景秀之地,也能身历其境享受诗人心灵的飨宴,让时间空间的鸿沟也缩短了距离,恣意于拥抱山水之真情心灵,却能神游其中。

一首诗,一幅画,一片真性情,换来一篇真诚的文章;文章里有诗有画、有书有文、有情有意,真是诗情画意,书画诗文,读书人的文采意境,透过分享产生的一系列富有诗文情意的真实面貌,经由当下的时空,灵化成永恒的美丽记忆。

我们才有机会偶遇相逢,人生之至善与纯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最近读了尼采的哲学思想,他在普遍性的哲学思考原则中,尼采只确立两点:
  • 培根说:“人即心灵,心灵即知识。一般人知道些什么,他就是什么?”
  • 爱因斯坦说:“在阅读过程中,他找到了阅读的方法,在所阅读的书籍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
  • 康德认为:“没有感性, 则无对象呈现给我们。 没有悟性, 则对象无法被思考。 没有内容的思考是空的, 没有概念的直观是盲的。”
  • 泰戈尔的这首诗颇耐人寻味,让我联想起自己写的一篇文章里的一段话:“至少体验一次大挫折,学习承受失败,并且学会反抗。据说,从没有摔过跤的人不会真正学会骑马,好钢经得起烈火烧冰水淬。
  • 夏多布里昂把他的自传取名为《墓中回忆录》,对此一般人似乎很难理解。一个人预先置身于墓中,从死出发来回顾自己的一生,他就会具备一种根本的诚实,因为这时他面对的是自己和上帝。人只有在面对他人时才需要掩饰或撒谎,自欺者所面对的也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自己在他人面前扮演的角色。
  • 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生命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阅读思考上,爱默生说:“创造性的阅读。”阅读不只是创造力,既然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当下就是生命的永恒,我们更需要用有限的时间,去创造无限的可能性。
  • 这大概是自己最近一段日子的写照,终于明了呕心沥血的创作过程为何!生命是“必须不断自我超越的东西。”尼采认为:“人生的伟大肯定者应该兼有‘坚硬的骨头和轻捷的足。’”我发现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尼采的这段话只对了一半,坚硬的骨头如果没有品质良好的睡眠,只能靠意志力来支撑着疲惫的躯体,有一种无法理解的矛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