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荒芜的茶园

宝岛‘茶’叶驰名中外,深入台湾民间生活的“茶道”更是盛名远播,连东瀛客都曾经组团前来讨教。六、七、八零年代台湾茶叶品种不断的改良,加上肥沃的土壤、优良的水质、四季分明宜人的气候,所孕育出的茶叶品质异常优美,尤其以高山区的“冻顶乌龙”其茶香四溢,享誉国际。



在台湾春、夏、秋、冬四季出产的茶叶,更是培育出不同的风味。不同的季节、海拔的差异,其出产的品质、价值也完全不一样。通常都是以斤论值,从300、500、……、1600、2000、…几万、十几万的价差甚大。其中超过5千以上的多是高海拔种植的,不但茶叶没有虫害之忧(无需喷洒农药),甚至标榜“有机”的茶,产量不多,物以少为奇、以稀为贵之下,价值自然非凡。这么多不同种价格里,各种阶层的民众依据收入、喜好口味、选择适合自己价位的产品。



不过随着时空转移,茶农年龄逐渐老化,收入难抵成本,年轻一代又不愿传承衣钵,再加上WTO对茶农的冲击下,有些茶园逐渐荒芜,任凭杂草丛生弃耕荒废。

笔者在二十几年前,认识内人时,她家中就有近2甲以上的茶园。那时她家里人口单薄,弟妹幼小正需人力,因此剪茶叶,就是女儿利用假日回家帮忙的最佳时刻,而当时年轻壮硕的我是最好帮手,。起初由不会剪茶到成为熟练行家,想来爱情力量可真不小。

1970年代,那时从手摘茶到用铁剪剪茶、发展到机械动力化茶收,可说一路走来非常的辛苦。笔者与内人曾经用铁剪剪到汗流浃背,脸庞红透,全身湿漉漉,湿透又干,干复湿透,双手无力,还好当时年轻力壮,休息几分钟又能恢复体力,继续奋斗。

照片中这位置就在低海拔老湖口旁边的山坡地上。整片都是茶园,隶属十几户人家。左右邻居及亲戚朋友总加起来,差不多有几十甲地,在正农忙时,到后来连孩子都带到茶园树下乘凉、喝奶、玩耍、被斑纹叮得满脸,甚至于发烧。

务农耕茶,要拔草、施肥、浇水、喷药,有时要冒着被蛇咬的危险,工作虽然辛苦,却生活得很快乐。当看到自己茶叶全部剪完,一包包磅秤完毕,被送上车辆时的刹那,全身好似放下重担,不管一斤多少,心里总是那么踏实,满脸微笑又满足地挥手目送车辆扬尘而去,心理呐喊着:这期剪茶任务完成啦!茶价依期产量多寡而定,青涩刚收成的茶叶,好价时每公斤才8-12元,已算相当不错了。有时低迷无技可展,价格5-6元,也得采收、贱卖。

随着老一辈的茶农年迈体衰,年轻一代不愿屈就,最后逐渐凋零,以前的数十甲地几乎无人耕种,全部荒芜,任凭杂草重生比人长的还高。笔者利用新年间空档返回当年曾经参与剪过的茶园,映入眼帘荒芜遍布中,尚可清楚看到那零零落落的茶树高低不平,其原有一轮轮的茶树都被荒草所掩埋着,让人看了不仅感慨万千,脑海不时浮现出当年剪茶叶的景象。

据笔者了解,昔日的茶农,目前有些已踏上天国另辟茶园耕种,有的请外劳看护,健壮者虽不用他人照顾,能手持拐杖慢步于田间,不时左顾右盼若有所思的想拾回昔日的林林总总,感叹着岁月不饶人,虽说儿孙成群,却不知人生为何而来,欲走向何方?这样真实的连续剧,人生无常的代表作,的确值得每个人深深的思索再三!@*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