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好评

梁京:2006中国–走向理性政治对话的开端?

【大纪元12月20日讯】年终将近,写了一年批评大陆世道的文章,我不禁问自己,2006年的大陆,有什么给人以希望的进步吗?

应该说,一年来大陆的思想和言论自由的空间有了扩展,意义重大。支持这一判断的事实很多,但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例证,就是冰点事件不仅没有达到打压以袁伟时为代表的正直学者的目的,反而提升了他们在思想和舆论界的话语权。袁伟时先生正引导新一代知识人,对中国历史作更加深入的反思,锋芒所向,直指大一统的弊端。

学力深厚而又从不趋炎附势的秦晖,取代了海归的主流经济学家,成为最能提高点击率的媒体明星,这不能不说是另外一个令人鼓舞的现象。对为现行体制和政策辩护的各种似是而非的理论,秦晖的剖析和批判无人能出其右,读来令人痛快淋漓,十分过瘾。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秦晖是一个当代英雄,面对种种诱惑和打击,他坚持不懈地探求真理,为弱势者权利的辩护。

问题是,大陆当局为什么要给袁伟时秦晖这样的学者说话的机会呢?难道他们不懂得这样的学者所揭示的真理的力量吗?事实上,冰点事件之外,清华大学也用各种手段打压秦晖多年了。但是,大陆当局终归不能阻止像袁伟时秦晖这样的有正义感的优秀学者在舆论空间脱颖而出,这又是为什么呢?

国门开放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网路时代的来临,更是中国具有独立思想的学者之福音。这两个因素,前一个使大陆当局对迫害秦晖这样的学者有所忌惮,后一个则使当局很难封锁言路。

2006年的一个动向,就是大陆当局在加强了对自己不利的直接政治言论进行封锁的同时,不得不对没有直接政治性的不利言论和文字放松管制。这里面不仅有一个政府资源不足的问题,更有人心所向的因素。这个因素使那些有品质的言论和文字越来越难以被封锁。

我现在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为什么说中国现代化的挫折和失败,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文化的失败,其中包括中国政治文化的失败。中国的政治论争,道德指责多而理性对话少,结果只能是各说各话,没有沟通。这就很难提高整体的认知水准,导致整个民族一再失去机会。

网路技术对于克服中国人政治上难以理性对话的弱点,正在产生极为积极的作用。它以极低的成本把政治和思想对手的批评,置于网路这个巨大的公共空间之中,使当权者难以自欺,狡辩者难以逃遁。我们从胡锦涛对龙应台关于冰点事件公开信的回应中,就看到了网路时代政治批评的力量。

网路时代迫使中国大陆的当权者不得不对政治批评做出更为理性的反应,网路时代也敦促中国的政治和知识精英更理性地面对不同的声音。2006年,我们看到了网路时代的公共舆论压力正在对理性的政治对话产生积极影响。这不仅表现在当局不得不容忍更大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也表现在胡温开始流露对御用学者的不满,并有意直接接触一些政治立场比较独立的学者。

不过,比起大陆快速发展的社会危机来说,大陆理性的政治对话的进步还是太慢太慢了。如果大陆的当权者认识不到这一点,中国社会各种非理性力量的发展,完全可能再一次主宰政治的走向。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