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万人齐聚台北

【大纪元10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张羽良综合报导) 由世界客属总会所主办的“世界客属第21届恳亲大会”在睽违7年之后,本月28至30日重回台北举行,将有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地区的客家乡亲1万5千多人参与。特别的是,此次有高达7百多位大陆客家人士出席盛会,打破了有史以来,大陆人士申请来台单次获准最多人数的纪录。

恳亲会由总会长吴伯雄、理事长刘盛良及大会辅导会召集人立法院副院长钟荣吉共同主持。已通过客语检定的台北市市长马英九以主办城市首长的身份,在开幕典礼上,用客语向来自全球各地的客家乡亲致欢迎词。值此客家盛会,也让我们一起关心与了解客家的起源和在台分布现况。

客家,是南宋至明朝中叶在中国闽、粤、赣山区出现的新兴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在汉族各大民系中,唯独客家民系不以所在地域命名。从宋朝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中国全境乃至世界各地。

主办城市台北市马市长全程以客家话来发音,并指出全世界有二千多种语言,其中讲客语的有3千多万人,以语言人口而言,排名前30大,足见客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大纪元记者宋碧龙摄影)

世界客属总会“台北客家嘉年华”活动,于28日晚上在台北小巨蛋正式开幕,图为客家组曲交响乐团大演奏。(大纪元记者宋碧龙摄影)

晚会来宾有世界客属总会长吴伯雄、立法院副院长钟荣吉、台北市长马英九、行政院客家委员会主委李永得和来自中国大陆各省代表的客家乡亲,和国内、外三十八个国家地区的代表。(大纪元记者宋碧龙摄影)

据南齐书州郡志:“南兖州,镇广陵。时百姓遭难,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元帝大兴四年,诏以流民失籍,使条民上有司,为给客制度。”可推敲客家的“客”字,是沿袭晋元帝诏书所定。唐宋之际,政府簿籍,乃有“客户”的专称,而客家一词,则为民间通称;宋朝制作户籍时,将居住该地的土著称为“主”,自外地迁入的称作“客”,客家一词于焉诞生。

晚会节目以各种传统客家山歌演唱外,再加上天真活泼的客家小朋友表演民俗舞蹈等,让活动热闹缤纷。(大纪元记者宋碧龙摄影)



客家起源

客家作为汉族的一个民系,其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以客家土着说和中原说最受重视。客家土着说认为,客家是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汉化以后产生,其主体是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客家中原说则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

但从客家人有编修族谱的特性去追查,在客家人的姓氏族谱中,可以发现客家人源于汉族,是住在中国北方的居民,活动范围约在今山西、河南、湖北间。语言学家考证,客家方言最接近中原古音韵,其社会宗法制度、文化生活习俗、服饰衣着、信仰崇拜、风水迷信等方面类于旧中原。

根据历史学者罗香林的《客家起源论》指出,客家人是因避北方的动乱,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历经5次大迁移南迁的汉人,这5次南迁的起因与经过如下:

第一次大迁徙,在东晋永嘉年间,五胡乱华,国都由洛阳迁往南京,中原一带兵荒马乱,大批贵族名流及平民百姓纷纷往江南迁移。为了避难,客家祖先也纷纷南迁,渡过黄河,到达湖北安徽、河南南部,及江西一带。

巨大的圆楼群是客家文化的象征,福建、广东等客家人居住地都有圆楼、四角楼等土楼。(新竹县客家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徐茂淦提供)

第二次大迁徙在唐末至宋,主要是受到黄巢之乱的影响,客家先民迁移到安徽南部、江西东南部、福建西部与南部、广东东部东北边界等地区。

第三次大迁移发生在南宋末到明代初年,蒙古人入主中原,宋室南渡,当时居住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的客家人也随着迁移到广东东部和北部,并拥护南宋和蒙古军队对抗,牺牲壮烈。

第四次大迁移在明末清初到乾嘉之际,受满人南下入主及内部人口膨胀等因素,由广东东部、北部及江西南部迁往广东中部与滨海地区,及四川、广西、湖南、台湾,且有一小部分迁到贵州南部。

第五次大迁移,在清乾嘉以后,受土客械斗及太平天国事件的影响,由广东中部的新兴、台山等地迁到广东西部的高、雷、钦、廉各州,远至海南岛。

台湾客家人分布现况

世界客家人口总数倒底有多少?答案从4千万到1亿2千万都有,很难有一个较明确而且具公信力的估计值,但四海之内都有客家人,则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在户籍制度相当完备的台湾,由于受到族群同化的影响,在台客家人数究竟是多少,数字也莫衷一是,但一般看法是在300万到400万之间。

新竹县立文化中心仿客家传统圆楼式建筑(大纪元记者张羽良摄影)

客语在台湾又可分为海陆腔、四县腔、大埔腔和诏安腔。海陆腔主要分布在桃园县的观音乡、新屋乡、杨梅镇富冈地区及新竹县(关西除外)与花莲县的花东纵谷平原;四县腔则分布在桃园县的中坜市、龙潭乡、平镇市、杨梅镇及新竹县关西镇和苗栗县靠山地区,还有高雄县及屏东县的六堆地区(六堆指右堆:美浓镇、六龟乡、杉林乡、甲仙乡部分、旗山镇部分、高树乡、里港乡部分,左堆:新埤乡、佳冬乡,前堆:长治乡、麟洛乡、屏东市部分、九如乡部分、盐埔乡部分,后堆:内埔乡,中堆:竹田乡,先锋堆:万峦乡。)

此外,大埔腔分布在台中县的丰原市、东势镇、石冈乡与新社乡;诏安腔分布在云林县的崙背乡、二崙乡、西螺镇及桃园县的八德市部分地区、大溪镇的黄兴村和台北县的新店市安坑庄,还有南投县的中寮乡部分地区与宜兰县部分地区。(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