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闻

美国政治网站及部落格影响力扩大且深入基层

【大纪元10月2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兆平纽约特稿)美国期中选举剩下不到两周时间,各种竞选花招及广告手法推陈出新,相较于前几次选举,政治网站或部落格现在已经成为候选人寻求奥援或攻击敌对阵营主要工具之一,这股风潮已从全国性公职选举蔓延到地方型选举,而且未来影响力会愈来愈大且深入基层。

寻求四连霸的美国康乃狄克州元老参议员李柏曼,八月在民主党初选败给以反战为主要诉求的企业家赖蒙特后,决定以独立候选人身份继续拼战,吸引众人焦点。  

不过,李柏曼执意参选也引发反战团体人士强烈抨击。实际从事政治部落格的康乃狄克学院学生JackieLightfield指出,李柏曼在网站上遭受的攻击是前所未有的,这对使用电脑次数频繁的年轻选票的杀伤力是显着的。

事实上,随着美国期中选举逼近,中东局势未见缓和,部分地区的国会议员选举主轴与战争扯上关系。支持布希出兵的李柏曼与赖蒙特之役更被外界视为主战与反战对决,一场攻打伊拉克的另类公投选举。

部落格专家毕格罗直言,随着网际网路兴起,使用电脑阅读新闻的人口数急速成长,政治网站及部落格的效果将无法抵挡,而且冲击会愈来愈大。

他以康州从二零零零年、二零零四年总统大选,以及这次期中选举加以分析,才不到六年光景,候选人运用网站或部落格频率,已从全国性向下蔓延到地方型选举,被使用的范围也愈来愈广。   毕格罗指出,运用政治网站及部落格做为竞选主要手法之一,已从全国性总统大选向下发展到市议员及州议员等地方型民代选举,几乎所有参选人都不能忽视电脑族群对选票的影响。  

实际上,连一向以交友为主、目前拥有九百五十万名网友的Facebook,也已投入政治网站行列,罗列一千四百名候选人的基本资料及竞选政见,并依据会员投票结果加以排名,很难说不会影响选民的投票意向。

Jackie Lightfield更直言,随着媒体新闻网路化,聊天室应运而生,主流媒体包括电视及报纸早已网路化,彼此竞争更加激烈及直接,反应时间愈来愈短,也促使政治网站及部落格有如雨后春笋般成立。   他预测,随着网路阅读人口不断成长,使用网路的选民年龄层逐步下降,政治网站及部落格的攻击力绝不能轻忽,而且会更加多样化、互动性更强,电脑即电视的景况很快就会发生,可以想见未来各种选举议题有关的网站及部落格将成为候选人不可缺席的竞选地盘。 

不过,尽管政治网站多如牛毛,也能发挥一定影响力,但网站立即、互动且容易使用等特性,也让候选人之间的攻讦更加激烈。好比李柏曼在网站上即遭受大量言论攻击。

事实上,深获全球许多人使用于交友、约会及交换工作讯息的主要集中站–MSN“分享空间”(MySpace.com),也被慢慢运用到政治选举。    

而且有别于以往非关政治的“电脑一族”聊天室,愈来愈多政治人物直接投身政治部落格。根据华尔街日报报导,十月起正式运作的HotSoup.com网站,就是前总统柯林顿的白宫新闻秘书洛克哈特 (Joe Lockhart)、布希总统前媒体公关大将马金农 (Mark Mckinnon)共同发起。

今夏正式运作的Campaigns Wikia,则由网路百科全书权威Wikipedia策划执行;MorePerfect.org则由曾在华盛顿州发动地方公投的季理安 (Tim Killian)主导;由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凯瑞阵营工作人员、一名年仅二十三岁哈佛毕业生创立的Essembly.com,都是十足政治味的网站。

尽管如此,华尔街日报引述市调公司TNSMediaIntelligence调查发现,从七月美国期中选战开打以来,广告商花在网路的预算相较于候选人投入电视广告金额,简直不成比例。

不过,专家认为,随着网路使用范围扩大及更加普遍化,广告商可能会较之前更有意愿投入网际网路事业,达到鱼帮水、水帮鱼效果。选举政治部落格时代已经悄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