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中国“未富先老”

胡少江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月21日讯】昨天,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中国老龄工作会议上警告说,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加速,具体表现为老龄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地区不平衡,社会负担重。回良玉的讲话实际上宣告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一亿四千三百万,相当于欧洲老龄人口的总和,占中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一。在去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中国老年学会会长李本公曾经作出预测,中国的老年人口到2010年将达到一亿六千万,约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二,并将于2015年突破两亿,而到2040年前后甚至将高达四亿。到那时,虽然印度的人口总数会超过中国,但是中国仍将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在世界上是一个共同的趋势。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口逐渐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出现下降。通常,人口的死亡率下降在先,因此世界各国普遍出现过人口急剧增长的时期。随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变化,出生率也随之下降,从而出现社会老龄化的现象。

中国年龄结构的变化既有与世界发展趋势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又有与大多数国家不同的地方,那就是老龄化的速度非常迅速。这种不同主要是由于中国在八十年代开始由国家强力推行“只准生一个孩子”的政策所造成的。现在看来,这个政策虽然能够一时地遏制总人口的增长,相应地减轻当时的社会负担,但是却给未来的中国人口问题留下了无穷的后患。

人口的老龄化无疑会引发许多社会矛盾。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会降低。无论社会采用什么方式瞻仰老人,老龄化社会都会面临一个财富的创造过程减速和纯消费过程加快的矛盾。这对矛盾,不仅使得老龄人口的医疗保障、养老、和其他社会福利遭遇资金的匮乏,也会由于赡养老人需要的过高的税赋而挫伤劳动年龄人口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社会的积累和发展过程也会因此受到阻碍。

一个国家如果“先富后老”,那末它将可以运用自己已有的经济实力来缓和社会矛盾。而一个国家如果“未富先老”,它则将不具备缓和社会矛盾的实力,激烈的矛盾完全有可能导致社会的崩溃。

就中国而言,未富先老的状况会使得绝大部分的老龄人口的社会福利得不到合理的保障。在中国现有劳动人口中,只有不到百分之十二的人有各种形式的养老保险。绝大部分的农村人口和相当一部分的城市人口都不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之下。当这部分人不如没有劳动能力的老龄阶段时,他们将不得不依靠未来的年轻人来赡养,或者生活在贫困之中。

同时,未富先老还将使中国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之前就丧失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中国现有的竞争力主要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市场。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主要是由于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供给。随着中国老龄社会的到来,这种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将不复存在,中国的劳动成本将迅速提高。这样一来,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

为了回避社会矛盾,谋求一些特殊的利益集团所需要的社会稳定,中国的各项经济和社会政策都存在严重的短期行为。这对于应对老龄社会的到来极为不利。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为严重的是,中国政府完全没有诚意真正地建立一个严格保障私有产权的法治社会和鼓励创造性的自由社会。这样一来,从依赖廉价劳动力的生产车间向具有发明创造实力的国家的过渡也面临巨大的障碍。这些将严重加剧中国老龄社会到来时的矛盾和危机。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胡少江:信用缺失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毒瘤
胡少江:中国必须跳出重商主义的陷阱
胡少江:胡耀邦和中国经济改革
胡少江:冰城变毒城,只是一夜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