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豆粒子”到“碎石堆”

——也论太石村村民“罢”村官

冯崇义 丘岳首

标签:

【大纪元9月20日讯】在太石村村民罢免村官的事件中,以一堆碎石堆为中心的村口荒地成了一个典型的公共领域。在这个碎石堆上,有个叫冯秋胜的村民上普法课,向其他自行集中在这里的村民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广东省村务公开条例》,他每念一条都能得到村民的热烈回应。

也是在这个碎石堆上,村民在接受普法教育后积极自由讨论发言,细数对村委会主任工作的不满,讨论为何要罢免现在的村委会主任,以及如何依法罢免。

还是在这个碎石堆上,村民们很快达成了一致行动的意向,几名见过世面的组织者起草了《罢免动议》,随后400多名村民在动议上签名或按下手印,随后将复印件送到番禺区民政局┅┅

读贺林平《碎石堆上的民主——论太石村村民“罢”村官 》(人民日报 《华南新闻》 2005年09月14日 第二版),我们不由记起一篇60年前《新华日报》的 社论《人民文化水平低,就不能实行民选吗 ?》(1944年2月2日)。恕我们全文照抄如下:
  
  这是一个老问题︰中国广大人民文化水准太低,致使有些人怀疑他们是否有运用选举权的能力﹔反对实行民主的人,更以此为借口,企图拖延民主的实行,并从而诬蔑解放区的民主选举。如象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的《和平日报》社论就可作为代表,那社论里面说︰“┅┅共产党拿‘普选’和‘不记名投票’来欺骗人民。 谁不知道,中国人民有百分之八十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他们既不能记自己的名,更不会记共产党所指派(?)那一群大小官吏的名了。这种政府只能叫做‘魔术’政府,不能叫做‘民主政府’,共产党人却掩耳盗铃,硬说‘魔术’就是‘民主’,简直是对全国人民的一种侮辱”。这种说法,不仅是诬蔑解放区的人民,而且推论下去就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人民还无法运用民主选举,还应当由他们继续“训政”下去。居心何在,不问可知。

  假若将来中国人民个个都能识字了,实行选举时一定便利得多,这是很明白的。现在中国人民文盲太多,进行选举时非常麻烦,这也是事实。但是,无论如何,选举的能否进行和能否进行得好,主要关键在于人民有没有发表意见和反对他人意见的权利,在于人民能不能真正无拘束的拥护某个人和反对某个人,至于选举的技术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的。解放区实行民主选举的经验便是明证。我们略举几个例子,看看解放区是怎样选举的吧︰

  首先要说明,候选人决不是指派的,而是由人民提出的,在乡选中每一个选民都可以单独提出一个候选人。在县选中每十个选民可以连合提出一个候选人。选举的方法是分成两种︰一种是识字的人,写选票﹔一种是不识字的人,则以投豆子代替写选票。这是很久以来就采用了的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又曾有过不断的改进和新的创造。过去的办法是由候选人坐在晒场上,每人背后摆一个罐或碗,因事不能到会的候选人仍然给他们空出位子,位子后摆上碗,每只碗上都贴着候选人的名字,选民每人按应选出的人数发豆子数粒,于是各人便把豆子投入自己所要选的那个人碗中,在投豆子之前,先由监选人向大家说明每一只碗所代表的候选人,一般说起来,不识字的老百姓总是特别留意于记忆的,在这件他们看来很郑重的事情上,更是不致于弄错。这种方法还有缺点,那就是当每个选民投豆子时,到会的人都可以看得见,实际上成了记名投票。后来就改变方法,把碗统统放到另外一个房子里,除监选人在选民万一记不清楚时从旁帮助说明外,其余的一概不准在场。但这种方法仍有缺点,因为碗是仰着放的,那个碗里已有的豆子多,那个碗里已有的豆子少,都看得清楚,这样就可能使后来的投票受到先前投票者的影响,因而不自觉的失去了自主性。补救这个缺点的方法,就是用纸把每一个碗都盖起来,而让投票者从碗边上把豆子投进去。最近陕甘宁边区的选举中又创造了一种新的方法,在候选人数不多(乡的选举中候选人一般是不会太多的)的时候,依候选人的多少,发给选民几 颗,颜色不同的豆子,比如︰黑豆一颗代表张××﹔黄豆一颗,代表李××﹔玉米一颗,代表赵××等,另外每个选民再发给小纸一张,如果想选谁,就把代表谁的豆子用纸包上,放在碗里,同时包几颗者作废。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农村文盲的无记名投票,在某些地方实行结果很好。

  以上只是略略举几种方法作为例证而已,此外也还有其他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创造证明了只要有实行民主的决心,人民的文化水平低与不识字都不会变成不可克服的障碍。那些信口诬蔑解放区选举,并企图以此来拖延民主选举之施行的谎 言,完全没有事实根据。才真是“对全国人民的一种侮辱”哩。

一样乡选,二篇评论,时间似乎凝固,空间恍惚依然。从“豆粒子”到“碎石堆” ,半个多世纪一前一后,历史的相似又一次使人震惊,让人汗颜。当年罐碗里的民主“豆粒子”至今没有很好的发育成长,而今“碎石堆”上的民主婴儿也还未能脚根站稳。这怎不叫人为之叹息扼腕?

五千年专制土壤上滋生的农民意识,经济上“患不均”,政治上“拜权”。前者一方面导致被“均”者的不满,另一方面又养成“均”他人财富的贪欲,一次次从“求均”始,以“不均”终﹔后者一方面导致自身的被代表被主宰,另一方面又促成主宰者被推倒——树立——再被推到的恶性权力循环,周而复始。

只是到了二十一世纪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贸易全球化的今天,才有了广州市番禺区鱼窝头镇太石村的村民试图摆脱被代表被主宰的命运,在“碎石堆”上要求公民权利、要求“罢”村官。

太石村人率先意识到:政治上,“官权”必须来自于民﹔经济上,每个人的正当利益都必须得到宪法的保护,宪法必须落实于宪政的践行。这是中国农民迟来的宪政民主意识、公民权利意识的可喜觉醒。

构建未来中国新的宪政民主大厦,需要无数太石这样的“碎石堆”来奠基。今天,保护好太石的“碎石堆”,就是保护好宪政民主的建筑材料、保护好宪政民主的建设经验。保护好太石的“碎石堆”,一抹微弱的霞光就可能迎来一次磅礡的日出。

保护好太石的“碎石堆”,首先就要让真相明亮起来。“不明真相”既可以是农民非理性抗争的诱因,也可以是政府非理性镇压的借口。现在如果说真有“不明真相”的,恐怕不只是“部分太石村村民”,也包括部分防暴警察、警察和治安队员。让真相明亮起来,报纸就不能只发出政府的声音,也应刊发出村民的呼声、介入事件维权学者郭飞熊等人所做的记录(拍摄的照片)、中山大学教授艾晓明发出致温家宝总理《请救救太石村的村民!》的公开信┅┅当然,更须及时公告事件的进展变化。

其次是要避免博奕双方在互不妥协中玉石俱焚。这里,政府的妥协克制犹为重要,因为政府手里握有国家暴力机器。“我有武警我怕谁”崇尚暴力的政府显然不是好的政府、人民的政府。

查账,罢官,选代表人,这些早已在文明社会被视为“天经地义”的权利,在中国却还是“卑微的祈求”,是破天荒的“新鲜” 。

正值中秋,树梢上月伢儿已变圆,太石村“碎石堆”上民主的“豆伢儿”呢?

党国政府官员们想必会知道,许多眼睛都在看着盯着,许多人心底都在发问:太石村村民(实际上也是中国大众)今天的“一点对历史的卑微的祈求,会不会像五十年前胡风的《时间开始了》那样,最后归于空幻的梦想呢?”(李慎之《风雨苍黄五十年》)

2005-9-18中秋节

燕南网首发 www.yannan.cn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胡平:危乎哉!中国的民主橱窗--坚决支援太石村民维权抗争
杨天水:如何对待太石村账目
太石村初选  党支部推荐候选人全部落选
番禺太石村举行选举 当选七人全由村民提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