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

【民间信仰】中元普渡祭亡魂

黄历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一个节日,这一天叫做“中元”,也叫“七月半”,又叫“盂兰会”。

开鬼门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阎罗王于每年黄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即“好兄弟”或“无缘精灵”前来阳间讨斋。七月的最后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孟兰盆法会

佛教界人士,每年的中元节,就举办“孟兰盆法会”,以水果、粽子、粿类、白米等做为祭物。《孟兰盆经》载曰:“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孟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之恩。”

梵语的“孟兰”原意是“救倒悬”,一般人以食器装着食物去供养众僧,以救先人倒悬之苦,相传这种风俗,起源于“目莲救母”。 目莲救母 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思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恶鬼道,过着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于是目莲遵命去做,终使他的母亲脱离了倒悬之苦。

中元习俗 普渡拜拜 七月十五日下午,大家便开始准备黄昏的大拜拜。祭坛上各种牲醴及水果摆上几百盘,杀猪几十条甚或百多条,米谷整卡车,鱼山、内山耸立着,极尽铺张能事。

以前各地各庙之普渡,皆很隆重、铺张,浪费之财力、物力,不计其数,而且普渡日期往往并不一致,近年来政府为改良风俗,例行统一拜拜,各地纷纷奉行,于七月十五日全国统一举行“普渡”,各地节省许多财物,并将普渡完之白米,赠济给贫户,此亦一善举也。

慎终追远 乐善好施

中元普渡可说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认为孤魂野鬼无人祭祀,统一在每年中元节祭拜,很有人情味。所以我们宜利用此一节日宣扬“博爱”、阐扬“追远”、发扬“好施”的情怀,如此才具有实质的教育意义。@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