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银波:让我们直面不和谐的劳资矛盾

——《民工的钱与命》主讲系列

杨银波

标签:

【大纪元7月3日讯】节目:《民工的钱与命》第一集(周六早八点、晚八点)——台北中央广播电台《展望中国》。主讲、策划:杨银波;主持、制作:黄绢。我们的节目口号是:从中国走向世界,从世界展望中国,我们给您在大陆听不到的声音,我们给您跟官方不一样的观点。

黄:从今天的节目开始,我们特别向大家推出一个新的系列,就是《民工的钱与命》。承担这个系列主讲人的,是去年曾经在我们节目当中为我们主讲过《中国农民工调查》系列的大陆青年作家杨银波先生。在经过一年之后,大陆民工的劳动条件,还有他们的生存状况是改善了呢,还是更加的恶化?在接下来的许多周末,杨银波先生都会为我们来主讲这个新的系列——《民工的钱与命》。

背景声音:“我们一定要把工钱要回来!这钱什么时候给?啥时候给我们?你这钱什么时候给我们?我哪儿有工钱呢?找他们去!走!走!”

黄:听众朋友,欢迎您收听今天我们首次推出的《民工的钱与命》。主讲人杨银波今年只有22岁,不过他却是一个活动力非常旺盛的社会活动者,他出生在非常贫困的重庆边缘山区,由于贫困的生活,包括他的父母亲,以及家族中的很多人都离开了家庭外出打工谋生,也因为这样一个家庭背景,让杨银波对民工的处境有特别深刻的感受。从2003年开始,杨银波开始利用互联网发表了许多调查、报导和采访文章,为中国大陆底层的农民和工人说话。杨银波的敢言和活跃,很快让他得到社会各界的注意。最近,杨银波又接办了一份中国公民维权电子杂志——《维权通讯》,在几乎每日发送的《维权通讯》中,特别报导了关于民工处境和民工维权的种种事例。在今天这个单元里,我们就特别邀请到了杨银波先生,来跟大家主讲这个系列,相信通过他的丰富社会活动经验以及他的深入观察,可以看到在媒体大量报导之后的有关民工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把节目时间交给杨银波先生。

杨:节目开始之前,我想说一段话。我记得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和黄绢一起,一共做了12集的《中国农民工调查》系列节目,那么现在已经是2005年了,又过了一年。那么在这一年里面,民工的生存状况究竟有没有改变?改变了多少?想如今,已有“和谐社会”一说,按中国大陆的标准和尺度,通过我们的舆论,通过我们的嘴巴,通过我们强大的台北中央广播电台,做出这个系列,实在是想实实在在地为和谐社会而努力。但问题在于,如今民工这个群体在如今这个社会当中所出现的问题、矛盾、冲突,已经非常明显地显示了中国大陆的不和谐。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直面这个矛盾。

我专门选取的是“钱”与“命”这两个实在感很强烈的线索。钱,是一种资本、价格、工资、报酬,或者说就是一种经济权益,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基本的资源;命,是生命权,它跟“钱”构成的是生存权的两个起码前提,实为重要啊。我们做这个节目,要求颇高,既要系统,又要细化,把它系统而又细化地做出来,这目的就在于传播这种巨大的声音,让社会感受到“民工”已经不是一个辞汇,不是一个称谓,不是这么简单,而是非常非常具体的个人。因此,在这些节目当中,我选择的材料,我搜集、思索的东西,都是出自惊心选取的惊心动魄之材。我希望大家能够对这个节目非常喜欢。作为作家,作为长期从事实际维权的社会活动者,我希望这个节目能够带给大家思考的动力,激励大家对民工实际处境和实际权益的实际关心。

今天是第一集,我准备把我以后准备怎么做告诉大家。这样笼统地讲一下,为的就是希望大家今后在每周星期六都能锁定每期《展望中国》后面的那么二三十、三四十分钟,在节目里面,我同大家一起,感同身受。这个“大家”,有的是我的读者,有的可能还是第一次听到我的名字,我希望我带给大家的一种感受、一种感觉,就是杨银波这个人,他的心灵是和许许多多的底层民众站在一起的,他做这个节目完全没有个人目的,全是为了表达对民工群体的强烈关注。就拿媒体来讲啊,今年已经有两部非常著名的电视剧搬上全国的电视荧屏了,其中一部是管虎导演的《生存之民工》,一部是张纪中导演的《民工》。《民工》已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那么《生存之民工》在广东电视台也已经播出,而且在江苏、浙江等很多地方电视台,在社会公众之中形成了强烈反响。

通过这部非常接近于纪录片的电视剧《生存之民工》的各种场景,大家都能非常强烈地感受到民工这种处境的艰难和坎坷,看的时候真的是握紧了拳头、皱紧了眉头,非常的惊心动魄!在这个群体里面,真的,这种电视剧,将来的电影,它们反映的状况可能还只是一个层面、一个角落、一个部分、一个片段,而我们现实社会中发生的问题,比媒体所反映的状况还要残酷得多。但是我们做这个节目的意义,不是在于展示它的残酷,做得跟恐怖片式的,似乎一面对民工这个问题,心里就有一种恐惧,觉得如今这个社会有这样一个群体,知道这样一个真相,竟是如此的惨不忍睹,感到中国社会无比的黑暗,我不希望是这种效果。我希望我们去尽量直面这个矛盾,然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际言语去改变它。

民工,是我们这个节目当中真正的主角,我是配角,一个幕后者。听到我们做的这个节目,我希望民工们能够知道自己真实的处境,知道自己究竟是在或者说“应该是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去活在真实中”,然后努力为他们的权益而奋斗,消除奴化,不要自卑自贱。尽管他们所遇到的矛盾是这样的艰难、这样的尖锐、这样的巨大,但是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够重建一股信心,这就是我做这个节目的初衷。我希望和黄绢合作愉快,同时非常感谢台北中央广播电台《展望中国》节目,这个节目非常棒啊,自从我参与这个节目以来,以及我的很多朋友到这个节目里面受访,我都感觉到台湾在关注中国大陆人权方面是做得非常不错的。我希望两岸之间经常加强这种合作。

黄:谢谢银波对我们节目的肯定。

杨:想起去年的时候,我做《中国农民工调查》,当时我正在这个小屋子里面,那会儿的温度最高达到39度,为了把节目做好,我是不能开电扇的。今天的天气也仍然是热的,我还是没有把电扇开起来,就是希望把这个节目的质量做好,回报大家。

黄:银波辛苦了。

杨:没有关系。下面我就来讲,这个节目究竟要怎样做下去?为什么它能够让大家喜欢,并一直听下去?关于“钱”,我提出的是这么几个重要的课题:第一,社会的现状是民工的工资没有增长,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社会公正的缺席。社会公正的原则是什么?是互惠互利。我既然为你提供劳动,那么你就应当尽可能合适地向我提供劳动报酬和相关待遇,这是提倡社会公正的任何国家和地区的通例。可是中国的工资呢?据广东总工会调查,12年只增加了68块钱。江苏的南京,五年以内工资没有变。

黄:啊……

杨:但物价呢,不断上涨,这个大家是很有感触的。物价上涨了,收入没改变,开支却越来越巨大,这就是一个社会发生极端变骤的隐形矛盾呐,这对社会安全已经构成了挑战,也是民工生存权受到极端不尊重的一个证据。我还要指出一点,深圳最高的最低工资标准,每个月只有690块钱。珠江三角洲够发达吧,可是却是这样低的标准,相反,在江苏、浙江,每个月1000块钱左右简直平常得很。所以我感到非常荒谬。第二,在工资没有增长,已经大规模地出现了“民工荒”的情况下,尤其是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企业,有超过60%的企业都不愿意为民工加薪。我即使是一个作家,生活在民工群体之中,连我自己都感到有点艰难了。

第三,我会提出一些专业的调查,比如江苏南京的调查,还有福建集美大学的调查,非常专业啊,我觉得现在确实有很多知识份子已经不是嘴巴上说说而已,他们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关注民工。第四,也是以广东为例,他们在低工资的前提下,提高收入的手段是什么呢?是靠长期的加班。第五,我会举出重庆的一个特殊民工——“棒棒”,他每一个月的开支,让大家看看,民工一个月究竟花多少钱?这些钱和他用血汗赚来的收入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工资方面,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讨薪。讨工资在我们节目当中是一个很是“重点”的问题呀,我指出的其中一种,就是讨薪被暴力袭击。案子太多太多,有的被打伤,有的被打成重伤,有的被杀害,有的被集体性的暴力毁灭掉,群体性的事件非常多。这个尖锐矛盾,就是社会不和谐的信号和证据。民工讨薪被暴力袭击,这也反作用于另一条道路,那就是以暴制暴,即报复。有的是威胁讨薪,比如四川成都有个“雷学安案”,拿炸药包冲进镇政府去了。有的民工,拿汽油把包工头的房屋都给烧了,造成一死三伤。还有的,就是软禁,把包工头和老板软禁起来,逼得这些人跳楼啊。暴力因素的不断回圈,这是非常残酷和痛苦的事情。

还有一种被媒体称之为“跳楼秀”的,这三个如此冷酷的字,实际上是跳楼讨薪、走投无路,跳楼之后这些民工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一,不一定能够得到工资;二,要被以“扰乱公共秩序罪”治罪。在这里,我们就要问了:究竟“谁”应该被治罪?另一个,针对拖欠民工工资的一些领域。比如“广东韶关国道323线案”,很轰动的一个案子啊,很多的上层人物注重的不是民工的生存权,他们先解决的是什么呢?是债权。我们必须考虑,在民工工资被拖欠的情况下,不光是民工有矛盾,实际上有很多种角色都参与进来了,他们都各自面临着不同的选择。我指出这个案子,就是要让大家看到这么一个复杂的“矛盾链”,这个链就是一个债务链。

最高人民法院对这种矛盾曾经通过一个条例,其基本精神就是:必须先解决生存权,再解决债权。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一点,是因为现在很多房地产公司啊,在这个问题上非常可恶,所以我也特别针对房地产这个特殊行业,他们很多时候都是以还债的名义,把民工当作替罪羊。再尖锐一些地说,我将指出有的房地产公司已经走入黑社会化,非常残酷,非常黑暗。针对它,是因为它的工程款承担着民工应付款的六成以上,也就是说,建筑民工被拖欠工资有如此巨大的数字、比例,占六成以上是房地产这个行业所带来的。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这些人是靠什么发的财?出了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以什么样的途径去争取权益?这都是我们的节目所要考虑的。

2005年7月1日夜
整理于广州市番禺区钟村医院住院大楼5楼503房 母亲梁如成病床前

(注:本文系《大纪元》首寄[首发稿])(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杨银波 : 关于近45000元拖欠民工款的联名上书
杨银波:关于弟弟杨丰友工伤赔偿的意见书
退党热潮挡不住  互联网新政策-奖励举报
蔡楚 :从敢言少年到维权作家杨银波(组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