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台博馆的历史痕迹纪录片近日首映

【大纪元6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谢震南台北二十八日电)台湾地区第一座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自然史博物馆─国立台湾博物馆,为留下即将届满一世纪的历史纪录,由台北市永乐扶轮社出资拍摄的首支纪录片“消失中的轴线─国立台湾博物馆的历史痕迹”,七月二日下午七时三十分在台博馆馆前广场举行首映典礼。

台博馆前身为一九零八年十月二十四日设置的“台湾总督府博物馆”。初开馆时就有典藏品万余件,成为日本殖民政府在台湾地区兴筑公共建筑的代表性杰作之一,也是日治时期台湾唯一度过战火、经历政权更佚,至今仍于原址开放营运的博物馆。

如果从一九零六年起算,台博馆至今已届满一世纪。台博馆馆长萧宗煌特别感谢台北永乐扶轮社的热心和义举。

他表示,出资拍摄台博馆即将建馆百周年的纪录片之外,两年前永乐扶轮社就与台博馆合办“腾云号荣退八十年活力再现活动”,出资整修腾云号展示场外观及照明设备,这次再将台北市民对台博馆的共同记忆与情感转换成影像纪录片,让民众得以了解台博馆历史,深具教育意义。

扶轮社长刘信雄提到,这部纪录片将回顾自台北火车站沿着馆前路到新公园内的天后宫遗址,这条曾经熙来攘往的重要轴线,蕴藏台人抗日事件的历史伤痛,以及台湾迈入现代化及资本主义道路的进程;也挖掘出博物馆设立的一个偶然的政治动机,是肇源于纪念台湾纵贯线铁路通车,以及今日博物馆的前身,作为“故儿玉总督暨后藤民政长官纪念馆”的历史缘由。

负责纪录片脚本撰拟的的扶轮社社员黄雍昇和台博馆人类学组长李子宁,除翻遍史籍寻找史料外,还透过日本友人搜集建馆当时相关人员的背景资料与照片,从泛黄照片追溯这栋古迹建筑的沧桑与风华。

此外,导演郑恒隆为还原历史真相,特别把封箱六十年的儿玉源太郎总督与民政长官后藤新平铜像,从台博馆典藏库搬回台博馆大厅,安放在原本属于他们的位置,珍贵镜头难得一见。这部纪录片除了介绍台博馆丰富的典藏,也挖掘出不少轶事。

例如首任馆长川上泷弥是日本知名的植物学家,一八九七年他在北海道阿寒湖中首度发现球藻,但川上泷弥在博物馆筹备期间积劳过度,开馆次日不幸病逝,所幸目前已被日本指定为特别天然纪念物。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要属馆前广场上的两只铜牛,是一九三五年“满州国”送给当时台湾总督府的礼物,原本放置于“圆山神社”,继而转赠博物馆。

据说铜牛极有灵性,原本两头牛一致面向馆舍陈列,几年间馆内人员不甚平安,认为铜牛的方向不妥,疑冲煞馆员所致,经过几番研究后,终将铜牛转换位置,变成现在两牛相对的情形。

“消失中的轴线─国立台湾博物馆的历史痕迹”片长三十五分钟,预订七月二日下午七时三十分在台博馆馆前广场举行首映典礼。

国台博表示,为能让民众也能永久珍藏这份记忆,馆方将于该馆合作社内出售这张纪录片DVD,有兴趣的民众可电洽:(02)2371-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