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好评

何清涟:中国吸引外资面临转折点

【大纪元6月22日讯】有关中国吸引外资的报导总是那么金光灿烂,不仅中国自弹自赞,不少外资也唱着相同的曲调。唱归唱,但有关到中国投资是否盈利却始终是个问题。

   5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财富论坛》上,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的讲话列举了外商在中国盈利的成绩,正在运营的28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中,三分之二以上盈利。薄还列举中国美国商会2004年的调查证明其言不虚:被调查的四分之三美国公司在华盈利,42%的公司在华利润超过其全球的利润率。这位中国商务部长还特别提到,德国大众在华合资公司的运营利润相当其全球运营利润的四分之一。

   《财富》(中文版)发布“2005年度外商投资调查”,再次强调“在中国做生意并不像外面传说的那么无利可图。……我们调查的另一个结果是: 如果在中国扩展或者建立新的业务,超过 56% 的外商认为三年内可以盈利,超过 90% 的外商认为五年内可以盈利。”

   但事实并没有他们所说的那样美好。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中国的外资进入高潮正面临回落的转折点。

  一半外资已撤走,留守者只有一半多盈利

   这些报告极力强调在华外资正在盈利,这正好说明在华外资的盈利与否,是一个颇值争议的问题。薄熙来引用的数据显然回避了两个事实:一是投资失败而黯然撤资者占来华外资的一半,二是留在中国的外资企业50多万家当中,还有22万家未运营。

   这些本是中国绝密数据,为什么又泄漏出来?这完全是出于偶然机缘。去年中国为“两税并轨”(即中外企业税收并轨)一事发生争执,国家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目前引进的外资过多,已经对中国的经济安全形成威胁,主张取消对外资的税收优惠。主管外资的商务部官员情急之下于去年12月中旬公布了一组数据:中国累计使用外资的金额是5,590.23亿美元,其中有近一半的资金已经撤回,在中国目前注册的外资企业共有504,568家,但实际运行的不到2/3。透露这一数据的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的公开发言称,由于中国没有进行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统计,而被普遍使用的“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这一指标,并没有反映出外商投资企业终止运营及撤资等情况。到去年底,中国利用外资存量约2,500亿美元,仅为5,014亿美元同期实际利用外资累积金额的一半。

   这些运行的企业盈利状况如何?有数据为证:去年7月,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反避税官员苏晓鲁宣布,55%的外资企业均报亏损,但他认为其中不少是借亏损之名,行避税之实。局部地区的统计资料也证明外资在中国的盈利状况并不好,近日,广东省统计局对广东696家重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外资亏损面逾半。

   为便于读者记忆,将上述资料梳理后简述如下:

   2004年底,中国引进外资5,014亿美元,一半左右撤走,外资存量仅为2,500亿美元。

   在中国目前注册的外资企业共有50.45万家,但实际运行的仅28万家。而28万家中仅三分之二盈利。

   如此成绩,中国能算得上是“投资福地”吗?

   要说外商完全不明白这些,那也并非事实。今年2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Geoff Dyer的文章“中国:外企的福地还是坟墓”,列举的事实正好与薄熙来的结论相反:2003年,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为美国企业提供了44亿美元利润,而人口仅为1,900万的澳大利亚为美国公司创造利润49亿美元;而墨西哥这个人口只9,500万的国家为美国企业提供了57.5亿美元利润。

  中国正面临第二次外资撤资浪潮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市场上既有外资进入,也有外资撤出。今年4月,美国电力、赛德能源、阿尔斯通和西门子等一批国际电力巨头纷纷撤离中国市场。如果将2000年到2001年部分外国电力投资商撤出中国市场称为“第一次退潮”,那么如今这是“第二次退潮”。

    太平洋顶峰是在中国排名前五位的一家外资电力公司,出资方为世界500强美国联合能源公司和世界银行等。到2004年底,该公司一共在中国投资了七个热电联供企业,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总投资额达到了20亿元人民币。但好景不常,到2004年,太平洋顶峰的七家电厂就已出现了四家亏损、三家电厂微利的状况,总体上核算,今年该公司将出现亏损。西门子公司年初承认,去年年末,该公司与瑞典Vattenfall公司的子公司德国汉堡电力公司(HAW)一起出售了在河北邯峰电厂共达40%的股份。  对于在华外资电厂来说,2004年几乎全部陷入亏损,或接近亏损状态,目前,外资电力在中国的投资存量大约还有1,200亿人民币,它们能否在中国存活下来,尚是疑问。 目前的撤资,只是想保住最后一点血本而已。

   从中国市场上败北的还有汽车行业。据高盛公司预测,2005年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前景不妙,有可能产生历史上最大的亏损,数额高达四亿欧元。大众汽车目前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都不景气,而已经成为大众重要海外市场的中国,这几年来也因为大众的产品策略欠妥,持续走下坡路。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售在2003年达到创记录的69万辆后,去年滑落到了64万辆,而其盈利更是一落千丈。据英国《金融时报》报导,今年第一季度,大众在中国的业务陷入运营亏损,公司正努力在今年实现盈亏平衡。 大众汽车财务总监说,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产量和价格两方面仍然存在风险。大众在中国的两家合资企业盈利状况,已从一年前的1.06亿欧元利润,恶化至1,700万欧元的亏损。 大众汽车公司不得不调整了中国业务的高级管理层。根据这些消息,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5月份在全球财富论坛上的发言有很大的水分,或者他将德国大众公司2003年业绩当作最新业绩。

   中国还有多大的“成本优势”?

   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闪光点是“比较优势”,亦即中国能够为来华投资的企业提供低廉的劳动力与土地租金,而且又由于从90年代后期开始,人民币币值又被低估,从而使得中国的廉价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但一这比较优势从去年开始日益受到质疑。部分外商抱怨,过去十年来,三类成本即经营成本、监管成本和外部成本过高,一直制约着中国的商务发展,连众多提供减税政策的经济特区也受到影响,盈利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

   经营成本上涨与全球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同步,这两类生产要素的进口成本远远高于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而中国对进口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程度还在不断加大。在注入成本上升的同时,产能过剩、准入壁垒下调、以及对低投资回报率的高容忍度,会继续压低利润率。在华制造商已经估算过成本:中国制造企业在能源和原材料上的支出往往高于国外同类企业,因为其产品通常需要加上海运成本,进口关税和17%的增值税。

   令外商最头痛还有中国政府行为导致的监管成本过高。政府政策在企业眼里不具有确定性,一些业务的获准往往需要不断游说政府,这种游说所需要的耗费加大了商务成本,更兼税收与其他许多杂费的征收永远处于不透明状态,让企业无所适从。而所谓“外部成本”可以用知识产权一项来作代表,美国是近年来在知识产权方面与中国发生纠纷最多,也花费最大力气打官司的国家,但即使如此,也无法解决中国企业不断的侵权问题。

   上述种种,已经使得投资中国的“比较优势”不再。就在中国宣称每年吸引外资多少时,外资投往中国的数量其实已经有所减少。

  外资已经开始观望

   正当中国以骄人的引进外资成绩自豪时,进入中国的外资却相应有所减少。6月13日,商务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外资投资企业数量与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均出现下降。1-5月份,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437家,同比下降4.75%;合同外资金额649.71亿美元,同比增长14.8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23.66亿美元,同比下降0.79%。

   另外一条资料亦可作为佐证:今年年初,位居引进外资第一的江苏省已经发现去年引进外资的成绩较之前年有所下降。  2004年1—11月,江苏省协议注册外资345.91亿美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31.17%;但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只有101.72亿美元,比2003年同期仅增长1.65%。

  虽然引进外资还是位居全国第一,但实到外资的增幅大大下降。而更让江苏省政府担忧的在于:2003年的实际利用外资是158亿美元,2004年1—11月实到外资101.72亿美元,如果要与2003年持平,那么2004年最后一个月实到外资需要56亿多美元。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换句话说,2004年江苏省实到外资的绝对数大幅下滑。尽管江苏省作了许多解释,比如统计口径的改变,等等,但无法改变外资进入数量下滑这一事实。

   而中国引进的外资当中,风险投资所占的比例不低,但最近中国与美国相继生效的三个法规(或政府文件)都对中国的风险投资流向发生了很大影响,中国的两个政府文件是:

   外汇管理局1月24日颁布的《关于完善外资并购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被简称为“11号文件”),此文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范资本外逃;

   由于11号文规定不够细化,不具有可操作性,中国政府紧接着于4月8日颁布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登记及外资并购外汇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29号文”)。这个文件在国际风险投资者看来,是一种趋严、收紧的资本政策导向。

   两个文件的目标一致:增加风险投资退出的难度。

   而2003年10月份美国出炉的《本土投资法》已于2004年5月1日生效,这一法规将美国公司海外收益的所得税税率由35%下调为5.25%,期限为一年,条件是将这些收益投资于美国。据摩根大通测算,这将为美国带来超过4,000亿美元的回流。

   据说,中国的风险投资每一个项目都受到了11号文件与29号文件的冲击,处于停滞状态。业界人士认为,拥有海外资本通道、以寻找资金安全退出机制“套现”为目的的风险投资,其操作惯例为投资和退出都在境外——即“两头在外”,最终实现被投资企业的海外上市或境外并购。

   据了解,国际风险投资惯用的资本运作模式为:资本注资境内母公司后,以其子公司名义在BVI (British Virgin Islands)等地离岸注册控股公司,再由控股公司收购境内营运公司,然后由拥有优良资产的控股公司实现在境外上市。这类投资如果看不见出口便不会进入,而通常情况下的主要退出路径为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与收购兼并。

  

《2004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查分析报告》显示,123个风险投资的退出项目中,有49个项目以国内企业收购方式退出,其比例约为40%;以上市方式退出的项目数为4个,仅占3%;去年中国风险投资机构管理资本总规模为439亿元,比2003年增加了34.93%。

   而现在风险资本的两条出路都已经被全完堵死,迫使风险资本裹足不前。这当然不是中国政府出台那两个文件的初衷,但引起的结果却如此,进而影响到中国企业海外上市。

   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堵死风险资本的进出管道?只有一个解释:为人民币升值做准备,不希望进出快捷的风险资本旋进旋出,趁人民币升值之机捞一笔就走。

   但结合所有情况分析,可以看出一个趋势,即中国狂热正在过去。许多投资银行的经理人已经无可奈何地承认,全球范围内对中国上市的兴趣下降,投资基金已经转向其它市场。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下降,投资于实业的外商们正在撤资只是刚开了一个头而已。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