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五)

石刻之乡——规模庞大的大足石刻

林妍 整理

人气 7
标签:

初唐时期,“侨户辐凑”(今大足县濑溪河沿岸)物阜粮丰,有“大足川”之美誉,因此取其“大丰大足”之义,大足县因而得名。使大足县驰名中外的不是其“大丰大足”,而是那里辉映古今的石刻文化,从而使大足县又享有“石刻之乡”的盛名。
  
大足石刻是境内整个摩崖造像群(也有少量圆雕、塔雕、壁雕)的总称,最初开凿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公元960~1278年),明清时期亦有所增刻,前后绵延1200多年,最终成为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的石刻群。其间唐末五代和北宋后期至南宋时期是造像的高潮。造像题材以佛教为主,兼有道教。有石窟70多处,共有造像5万余尊,石刻铭文10万余字,尤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山摩崖石刻最集中。
  
北山,即古龙岗山,距县城两公里。唐朝靖南军节度使韦君靖于唐昭宗景福元年在北山修建“永昌寨”积粮屯兵,开始凿造佛像。经五代至南宋绍兴年间,历经250年建成。北山石刻共有摩崖造像近万尊,以雕刻精细、技艺高超、俊美典雅而著称于世。
  
北山摩崖石刻晚唐造像端庄丰满,雍容大度,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其代表作品有千手观音龛,释迦牟尼佛龛,阿弥陀佛龛等。五代造像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造像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纹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宋代造像题材广泛,多达21种,尤以观音最为突出,造像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建于公元1142~1146年间的“转轮经藏窟”,是北山最完整的大型石窟,该窟造像宁静中透着高贵,璎珞蔽体,飘带满身,花簇珠串,玲珑剔透,被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北山石刻中,现存碑碣7道。刻于公元895年的韦君靖碑,具有补唐史的重要价值;刻于公元1163-1189年间的赵懿简公神道碑,系宋代蔡京所书,为书法艺术之珍品;二十二章古文孝经碑,则被史家称之为“寰宇间仅此一刻”。
  
宝顶山摩崖石刻距大足石刻县城东北15公里,始刻于南宋淳熙六年,至南宋淳佑九年结束。为宋代名僧赵智凤主建,以大佛湾为中心,在长约500米深幽的马蹄形山湾中,或石窟中,或岩壁上,一幅幅大型雕像十分精美,有摩崖造像 15000多尊,蔚为壮观。全部造像经精心设计,无一雷同,系由19组佛经故事组成的大型群雕。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释迦涅圣迹图”、“地狱变像”等,其构思奇妙,造像精湛,堪称绝作,展现了宋代(公元960~1278年)石刻艺术的精华。
  
“释迦涅圣迹图”位于大佛湾中部,大佛长31米,为释迦牟尼佛半身侧卧像,造像慈祥宁静;“千手观音”也是一幅雕像精彩之作,在88平方米的石壁上雕出身高约3米,有1000多支手臂,从上、左、右三个方向伸展,每只手中各拿着各种不同的器物,千姿百态,错落有致;高大的华严三圣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倾;“地狱变相”反映阴森恐怖的十八层地狱,令人触目惊心。此外,石刻中还有反映生活的雕塑,人物或仰酣睡、或悠然吹笛自乐,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宝顶圆觉洞,为整石开凿,宽敞如室。正壁刻佛像三尊,壁间刻楼台亭阁,花草树木,幽泉怪石,是大佛湾雕刻的精华。
  
大足石刻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技艺精湛而著称于世,而大足的南宋造像,在宋代石窟艺术中尤为突出,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因此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说,同时也反映中国古代人们弘扬佛法,敬神礼佛之心意。@(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布拉格跨年游 看古老建筑、逛圣诞集市
见证百年风华 东京原宿木造车站走入历史
【传统文化】刘将军欺侮神灵 遭暴亡
【传统文化】说“腊八”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