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人才〈第一章6〉天才遗恨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

但,天才好吗?

才华洋溢一词被过度上纲,每人都想替孩子埋下卓越种子,深怕输在起跑点上,也不管孩子是否是真的天才了,便胡乱添了许多佐料,造就了许多痛苦的假天才,我们甚至误以为天才是那些成绩优异者,便疯狂的带着孩子补习所有才艺,十八般武艺样样都成,便不成了;真正的天才其实是某一个领域的佼佼,比方说米开兰基罗、苏格拉底、贝多芬、柏拉图、爱因斯坦……这些公认的天才,表现的才华便各不相同。

即使真的是天才,也未必好,小说家乔治.桑(George Sand)便说:“天才与疯狂,相隔如纸薄。”像卢梭、拜伦、歌德等等人都有狂躁的特质,海涅(Heine)甚至相信:“伟人的历史常常是一部殉难史。”,哲学家叔本华也说:“天才人物的生活的生活,我看他们与精神病患根本没有两样,不断处在荡情绪中……。”听来也真是悲凄。

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证实这一点,他们发现天才都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活得很苦,他们:

.与疯子只有一尺之遥。

.知音少。

.认同少。

.活动少。

.想法。

.缺乏生活品味。

.忧郁与精神分裂症如影随形。

如果天才是翩翩飞舞的蝴蝶,人才则是悠游自在的毛毛虫,两者择其一,我宁可后者。追求卓越如果如此之苦,我想还是平凡一点好些。

更河况人生不是一蹴可及的,单靠聪明才智是不成的,更要的是处世的智慧;学家德谟克里特:“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虑周到;二是语言得体;三是行为正直。”

作家石塞罗更是说过:“了解生命真谛的人,可使短的生命延长。”

生命的真谛到底是什么?

钱?名?权吗?或者还有其他东西?值得父母想一想。@、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