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闻透视╱民意要宪改 不应托词卡案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维助╱特稿

尽管这次任务型国代选举的投票率创下全国性选举的新低纪录,但选举结果仍有其效力,参与投票的选民,也以逾八成的民意展现支持修宪案过关的决心,但若朝野政党选后仍未体会这股民意,徒令修宪配套法案的立法工程再生波折,届时,即使标榜是修宪推手的政党,恐也难脱“阻挠宪改”之责。

有关亟待通过的“国民大会职权行使法草案”,朝野各党团选前互有盘算,使得如此重要的修宪配套法案无法在选前完成立法,在立法懈怠的责任追究下,各种可能衍生的宪政争议,难免要由立院“概括承受”。

选举结果出炉,支持修宪的政党囊括逾八成国代席次,一举跨过反修宪阵营所主张的四分之三复决门槛,让原本为修宪复决门槛“高、低标”争执不休的正反修宪阵营,一度出现融合共识的契机,昨日却因执政党团有意坚持二分之一门槛,又再横生枝节。

究竟修宪复决的合理门槛额度为何?学界、政界看法不一,也各有其立论基础,一般采取刚性宪法的国家,修宪程序较为严谨;一派主张复决门槛应比照修宪的高门槛,以确保宪政秩序的稳定,但另一派认为,目前立院修宪程序已是高门槛标准,复决门槛不必采特别多数,就像未来公民复决也是采半数决。

不过,现阶段的宪改工程,除了宪理、法理等层面因素要考量外,政治现实也不能忽略,由于国大职权行使法草案有在国代集会前完成立法程序的必要与急迫性,否则日后将衍生修宪程序瑕疵的违宪危机,加上本案尚受协商四个月时限条款的限制,因此,如何化解朝野歧见,让本案在国代集会前顺利完成立法程序,才是执政党等支持修宪的党团该考量的重要课题。

因此,有关修宪复决门槛的争议,实不该于选后再度成为朝野“卡案”的变数因子,若民进党团选后仍坚持二分之一的复决门槛方案,进而让宪改工程蒙上破局阴影,结果只会“得不偿失”。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