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闻

房地产触地方集团利益 温总发最后通牒

【大纪元4月6日讯】(亚洲时报记者邱鑫4月6日撰文)香港-虽然中国总理温家宝把冷却房地产市场作为来年中国政府一大重任,但在房地产市场十分活跃的上海,情况依然是热火朝天。针对这个问题,中央政府近日表示地方政府若未能提高执政能力处理有关问题,将要向地方领导追究责任。有分析指出,有关的动作等于是温家宝对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的“最后通牒”。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今年政府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国务院及各部门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会议强调,当前要把报告提出的工作任务分解到有关部门和单位,“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因为温家宝在今年的工作报告把“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列为重点之一,所以外界立即感到中国中央政府一定会有后续措施出台。

果然,中国人民银行3月16日宣布,从即日起上调房贷利率,把现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另外,中国央行又在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城市或地区批准“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外界普遍认为,中央政府是企图以金融手段冷却非常活跃的房地产市场。

虽然中国中央政府已表明打击房地产泡抹的决心,但各地方诸侯在此阶段仍是按兵未动,而中国各房地产的热点也未有明显的降温迹象,地方的金融负责人在传达中央意见的同时,更有“话中有话”的情况。

3月18日,在央行出台住房贷款利率调整政策后两天,央行上海分行召集在沪各中资商业银行负责人召开专题座谈会,会上主要负责人竟然仍坚持:房地产需求明显增加“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巧合的是,4月初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引述上海银行同业公会秘书长朱德林指出,在上海,银行已陷骑虎之境,“现在收紧信贷可以预防泡沫进一步放大,但这有可能会把前面埋藏的风险引爆。地产商只有把房子卖了,才能偿还银行贷款,但是房贷收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使一部分房子卖不出去,造成地产商的呆坏账。”

在这种背景下,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仍似十分活跃。2005年3月21日《中华工商时报》表示:截至2005年2月末,上海全市中资金融机构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3715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9.3%,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599亿元,同比增长43.5%。《中国新闻周刊》文章也指出,上海地产正呈现出“闷烧”的局面──市场开始出现观望气氛,持币待购者的人数在逐渐增加,而二手房挂牌者虽然口风仍硬。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地方官员的角色就甚受关注。中国《中国新闻周刊》认为,针对今后上海地产的走势,仍有政府官员继续看多,被称为“春天派”,他们大多认为,上海的房价在今年还有约15%~20%的涨幅;报道指“看多者多为相关政府官员”,另外还包括房地产开发商、部分地产中介、房地产投资或投机者。

有意见指出,地方的金融领导虽已实施垂直管理,但地方诸侯对地方金融系统的影响力仍在,加上地方集团利益已出现跟全国利益对立的态势,在保住集团和地方诸侯政绩的大前提下,很难完全排除一些地方金融单位出现阳奉阴违的情况。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官方新华社于4月3日发表高规格的“评论员文章”,该文题为《加强宏观调控,稳定住房价格》,表明如果房价失控,“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几乎与此同时,中国国务院已于3月26日下发房地产危机的最新警告,要求各级政府采取措施,稳定房价。

在中央一声令下,包括上海在内的主要城市纷纷提出新政策。其中,上海市政府4月3日宣布,将严打十四种房地产违规的不法行为。

有分析指出,上述措施可否真的冷却房地产热,仍属未知之数。不过,外界有一种印象,认为地方利益和官员政绩,可能形成中央政策在地方执行时的阻力。去年7月,新加坡英文《海峡时报》报道说,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曾在政治局会议上,当着其他政治局委员指温家宝推行的宏观调控“严重伤害长江三角,在未来几年更将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

巧合的是,外界曾传出中央有意把陈良宇平调到另一直辖市天津当市委书记,在这个敏感时刻,地方官员会否正视中央政府打击房地产泡沫的决心,已经成为焦点。不过,《中国新闻周刊》引述一名不具名的“上海市某区房地产交易中心人士”指出:“现在上海的房价是不能降的,哪怕是持平都很危险。因为一旦悲观情绪开始蔓延,市场的非理性将带来难以承受的结果。”

现时温家宝虽得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力挺,而中央也已祭出“追究责任”的尚方宝剑,但地方官员的“心结”是否可以就此解开,实在是一个值得继续观察的亮点。

有分析认为,1997年香港房地产泡沫爆破前,每月房贷成本跟每月租金的比例约为2.2:1,现时全国四份三大城市的同类比例约为1.3:1 ,但上海已到2:1的水平;换言之,上海房地产已到达危险边缘。香港房地产泡沫爆破后特区经历了六年的衰退期,中央政府要避免上海房地产泡沫不断形成,其实是十分负责的行为,但在现行的政绩考核制度下,一般官员对经济长远的危机不需负责,这次中央要向打击房地产泡沫不力的领导开刀,也属逼不得已的举措。(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