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压制网路言论自由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3月4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江楠采访报导) 中国网路业发展迅速,经营网路业的公司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市后,股价也大多有很好的表现。不过,一名研究中国网路的海外学者认为,网路高度商业化未必能推动中国的言论自由。

萧强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中国互联网项目主任,并曾任纽约的《中国人权》组织的执行主任。美国的中文网路媒体多维新闻日前发表萧强的一篇文章,讨论“中国网路媒体高度商业化与言论自由间的关系”。

萧强在文章中表示,新浪网等网路公司之所以能在中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和他们重视同中国政府的关系,遵守当局的言论检查制度分不开。萧强认为,这些网路公司需要保全自己的投资和商业利益,这就给了中国政府控制他们的有力杠杆,使得这些网站在内容上自律。

一般认为,网路言论空间越大,网路就越有吸引力。因此,扩展网路的言论空间是符合商业网站利益的。那么,这是否意味这商业网站会为了吸引用户,会在内容上打“擦边球”,进而逐步扩大网路言论空间呢?萧强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萧强:“擦边球”的概念最早是八九年的时候钦本立提出来的,上海的《导报》,钦本立这些人所代表的。今天实际上基本这些人也还在中国的媒体各界有传承,所代表的是这种新闻界比较想尽量在体制内推动新闻改革的这些人。从这些人的角度上来讲,“擦边球”的意思是说不断的在禁区的边缘,主动的来推动一些言论自由的扩大,新闻出版的扩大。

萧强说,所谓“擦边球”的概念用在商业网站上并不十分贴切。

萧强:商业网站的情况是这样,他们有两个大老板,一个大老板是“政治”,就是政府。政府叫他们不做什么的话,他们一定不敢做什么。另外他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老板是“商业利益”,他们有更多的用户感兴趣、有更多的读者,这个对他们本身也是好的。问题在于如果两者有冲突的时候,换句话来说,有一条新闻读者爱看,但是政府不要的时候,他们一定要把政府放在前头,因为这个更重要。所以他们并不是主动的去打擦边球,他们实际上是主动的要去减少这些麻烦。

萧强在文章中指出,要想看到尖锐言论和新鲜思想,人们不应去看大的新闻门户网站,而是去看网上论坛,或者是新兴的“博客”空间。

萧强认为,中国政府对网路言论控制非常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单枪匹马的“博客”,因此比大公司更脆弱。但是,博客在推动网路言论自由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萧强:现在“博客”这种形式的话,讯息传播在博客之间非常之快。所以单看每一个博客没有什么,他可能是谈风花雪月谈、自己的专业兴趣之类的,他偶尔会发一条跟社会有关的消息,但是合起来一个传一个、一个传一个、一个传一个,不像新浪或搜狐是由上往下,一个部门就可以控制住。这种草根性、群体性的讯息传播现象,让讯息控制的管理者非常头痛,因为是要从上往下控制,所以以这种传播形式来说要比门户网站要难的多。

博客空间还是新兴事物,即便对一些大城市的网吧经营者来说,也是个陌生的名词。陕西西安一家网吧的经营者在询问了同事之后表示,他们没有听说过“博客”这种提法,但他们承认,很多网民都有个人网站。她表示,到网吧上网的顾客主要在网上作两件事:一是聊天,二是玩网路游戏。

网吧经营者:因为我们在大学的对面开了一家,大部分都是学生;要不再就是家庭条件好一点的,有经济能力条件和基础可以允许他来上网、打游戏。

中文“博客”两字是从英文“BLOG”音译而来,简单的讲,就是基于个人资讯的发布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路与任何人沟通。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报导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网民在网络上寻找言论自由
15位北大研究生倡议清明节天安门广场公祭赵紫阳
傅国涌:“用真姓名发表负责任的文字”
沈良庆:如何保护脆弱的言论自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