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灵:引起世界恐慌的“中国制造”背后

湘灵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3月19日讯】从今年1月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激增。中国政府最新公布的贸易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月,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纺织品激增了75%,不少分析家预测,中国的纺织品将在未来两年内占领美国市场的70%。一些纺织业专家早就预期到配额限制取消后,世界纺织品市场将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纺织业“霸主”,并改写贸易格局。这种状况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华盛顿和北京的贸易关系之紧张程度,无论是在欧洲还是美国,对“中国制造”的恐慌感开始蔓延。

  耐人寻味的是,当全球都在为“中国制造”的洪流惊恐的时候,中国厂商却正在为“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感到忧虑。而令中国厂商忧虑的还不仅是赚钱少(往往只有商品零售价的10%)的问题,而是国际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了制造业这个行列,中国的低成本优势面临新的挑战。无论是劳动力成本、厂商需要支付的制度成本还是“中国制造”的质量都面临新的挑战:

  1、劳动力成本面临上涨趋势。资料显示,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制造产业工人的时薪大约为1美元/小时,而最高时薪为前联邦德国地区的28美元/小时,最低为斯里兰卡的0.5美元/小时。于此可见,中国劳动力成本确实低廉,而如此低廉劳动的代价是不体面的就业机会。所谓“不体面的就业机会”,是指随意延长劳动时间,有毒、有害的恶劣生产环境,低廉的小时工资,缺乏社会保障。可以说,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其实是以中国的劳动者的福利损失补贴出口产品。去年中国通货膨胀,尤其是生活资料费用全面上涨,劳动力成本也相应随着上升。厂商们用过去那种极低的工资已经招不到工人,这就是“民工荒”产生的原由。更让中国头痛的是,越南、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的劳动力工价都比中国低。仅就纺织业而言,越南的工资成本只及中国的一半。在其他条件相接近的情况下,低工价就具有相当强大的杀伤力。

  2、制度成本偏高。据厂商反映,中国土地及能源价格全面上涨,这里有制度因素起作用。房地产近几年持续发烧,土地价格也持续上涨,虽然有虚热之嫌,但价格偏高却是事实。此外,中国民航的燃油成本比日本高60%,比新加坡的高2.5倍。据分析,中国航油的超高价是官商行政垄断的结果,应属制度费用的范畴。还有消息说,印度进出口的平均通关时间比中国的为低。山西煤炭经铁道外运,途中损耗率高达15%,高于国际水准5倍多。这些都是制度费用偏高的例证。

  3、中国产品缺乏技术竞争力。作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中国缺乏技术和品牌等深层次竞争资源。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中国企业只处在中低端,从中国的综合国力、制造业的素质和竞争能力,特别是拥有的自主核心技术看,与世界经济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事实上,由于没有自己独家生产技术,很多关键部件都要用人家的品牌,“中国制造”根本无法与洋品牌相匹敌,只好“贴牌”生产,这样一来,每件产品只给生产商创造了1%-2%的利润。形象地譬喻,中国制造业只是世界制造生产链中的重要“车间”,与“世界工厂”的水准相差甚远。

  此外,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生态已经面临严重问题。多种矿产资源正在遭受疯狂的掠夺性滥采乱掘,所有自然水系几乎全部污染,所有城市的大气也都已经程度不同地遭受污染。中国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由于环境监管的严重滞后,那些污废排放企业造成的外部成本还远远没有内部化,没有算进企业的生产成本,而是由中国各地的居民分别承担了。

  可以说,就在世界对“中国制造”感到恐惧的同时,“中国制造”却因为其“比较成本优势”──即劳工的不体面就业机会和环境生态代价对出口产品的两层补贴──难以为继,正面临新的困境。如果中国不能调整产业结构,调校目前这种病态发展,“中国制造”不是给世界造成噩梦,而是给本国造成噩梦。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湘灵:从四川汉源事件透视中国水利工程之弊
湘灵:中国特色:由政府财政列支的“NGO” 
湘灵:中国政府为何热衷直接操办NGO?
湘灵:中国问题非“人民思想有问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