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小爬虫的真实生活(三)

海水群飞

标签:

【大纪元12月20日讯】21、女人从政

女人可以在机关干小公务员,但最好不要有从政野心,尤其是漂亮女人。盖从政之精髓,在多接近领导,贴上去,让领导经常记起、提起,待时而拔,这就是所谓提拔。女人多接近领导,贴上去,那算什么呢?漂亮女人,即使不贴上去,人家已经浮想联翩了,如与领导走得近,口水就足以淹死你,即使升了,名声也会糟糕之极。我已经看到两个优秀的女人,皆因从政,与领导走得太近,被口水淹“死”了。一个原是优秀的中学教师,气质不俗,业务顶瓜瓜,老公也是高级教师,孩子上了重本,可谓和和美美,幸何如之。老大来了以后,一眼看中,立即调她去任县委办主任,在老大的扶持下,这个女人一路高升,现已任政协主席了。可是她老公实在受不了人言,已离她而去,儿子也不理解,好好的一个家就这样散了。她现在整天生活在指指戳戳的阴影中,失去了快乐。另一个就更不好说,有才有貌,又年轻,老大看了档案,大呼人才啊人才,当即决定从学校调过来,用在身边,如今官是当了个小官,但那又怎么样呢?一提起她的名字,当地人都知道,摇头不已。

22、异化

权力可使人异化。前节提及,被老大提为县委办主任的孙女士,原本心地善良、性情温和,一朝为官,渐失本性,浑没了先前温文尔雅、行为世范的教师形象,端的是骄横狰狞、冷酷无情、架子十足。我曾陪单位副职到她办公室呈递材料、汇报工作,进了门,她就冷冷的从鼻孙里发出声音来,“什么事?”既不握手,也不请坐,更不要指望喝水,搞得王副站在那里汇报,我浑身不自在,惟有掀起眼角,看天花板而已。有一回孙主任到一个乡搞调研秀,途中下起雨来,车行至乡政府大院,乡政府的大小官员纷纷迎上来,一个女办事员为孙女士打开车门,并撑起雨伞,恭请娘娘起驾。谁知孙女士不知发什么神经,下得车来,不顾撑伞人,快步向前走去,撑伞女办事员叫道:“孙主任,我给你撑伞!”追了上来,孙女士不耐烦起来,说:“要你撑什么伞!”伸手一推,把伞推向一边,女办事员一时尴尬不已,措手不及,一慌张,竟倒在泥水地上,年轻女孩子哪里受得如此侮辱和惊吓?当场就哭了起来。这还不算什么。不久以后,发生的一桩奇事,更是加深了人们对于孙女士骄横性情的印象。某一年上,交警队奉上级之命,开展了集中整治车辆占道行动。一时间雷厉风行,收效甚好,道路清爽了许多。一天交警队员黄某上街执勤,该黄同志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也是活该他倒霉,正好在主干道旁发现了一辆小车违规乱停,他上前执法,另一个警员告诉黄同志,这是县委办孙主任的车,黄同志说,管他,照扣!就扣了起来。这是太岁头上动土,如何了得?果然孙女士闻知,大发雷霆,要交警队把车交出来,这倒好办,交警队抗不过,立即赔礼道歉,交出车来,可孙女士更下了一道荒谬命令,要求立即将执法干警黄某人调离交警队──交警队是个好部门,地球人都知道,这个要求被抵制住了,孙女士更加恼火,谓此仇不共戴天,百般施压,最后硬是把黄同志调走。这件事情在老百姓心中造成的影响很坏,干部也因此多受了一次教育,知道了权与法究竟谁大。

23、考察

有两种考察值得一提,即干部考察和工作考察。

先讲干部考察。这是组织部的工作,桌面上的意思大概是指对党员干部的工作进行了解,将真实情况反映给领导,以供领导选贤与能。实际上这是鬼话。领导从来就不需要通过组织部来选贤与能,他要用人,早就在麻将桌上、暗室之中就有盘子了。那又为什么要搞那么干部考察呢?不搞不行啊,领导用干部必须通过组织决定的形式,所以,组织部门开展的干部考察,其实就是实现贯彻领导干部路线、实现组织用人意图的一个环节,俗称摆门子是也。打个比方,某公李某紧跟党走,把地方老大拍得舒舒服服,老大看李某人劳苦功高,于是用期许的眼光看着李,说你这样的同志要去经受一下更大的考验,是该动一动了。组织部门心领神会,就来李某人的单位考察干部,形式上,所有人都要被走场子的组织部工作人员找去谈话,谈一谈对单位同志的工作情况,还要问一下有什么好同志推荐,笔记记得认真,眼神格外真诚,使人感觉组织真是信任我啊!连这种事情都要来征求我们的意见。然后,还要找单位领导交换意见什么的,关起门来,神秘兮兮。考察干部的要命之处就要于神秘兮兮。考察完了就完了,莫名其妙的结束。普通干部通常是嚓嚓,不明所以。然后,就会听到李某要荣调或荣升的小道消息,再后来,小道消息就会变成一纸文件,人民群众这才恍然大悟,难怪那天考察的同志会提一个奇怪的问题:李某表现怎么样?

第二种考察是工作考察。就是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的意思。这种考察,一般是师出有名的,比如当地工业上不去,主管工业的领导就会到工作先进的发达地区考察,当地教育不行,主管教育的领导就会到教育强区去考察。真正出去学习先进经验的考察,还是有的,但是相当多的考察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借考察之名,行旅游之实。早前一任当地老二(行政首长),外出回来,报账格外好笑,写张白条,谓压死水牛一头,赔钱若干,同意报销,其实是嫖了。近年来,财务越来越规范,白头报账的事是越来越少了,外出花的冤枉钱,报账方式也与时俱进,都是有名有姓的正规公司开具的发票,不再那么小儿科。每个部门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外出考察,有些是学习为主,旅游为副,有些是旅游为主,学习为副,有些旅游其内,学习其外,种种情况,不一而足,但都有个共同点,哪里风景好就往哪里走。财政部门肩负财务检查之责,对此岂有不知,但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当然他们自己就是学习名目最多的部门之一。

24、报账

报账的名堂可谓多矣。一是老老实实报,即开销实有其事,不多开一分发票,老实人做老实事,小公务员一般是这样做的。二是夸大数字报账,即实有其事,但将开销的数额搞大一点,蒙老板,这个东东不光是机关,凡有中国人的地方都差不多。某办公室主任(不是偶哦),安排单位打字复印定点于某处,一年下来,开支10万有零,实际上至少有30─40%的水分,这是“行业规矩”,打字店老板会给这个回扣的。三是一事多报。有个乡长讲个真事给我听,说他的一个下属,买一件办公用品,隔一阵子来报一次账,接连报了四次,乡长涵养甚好,难得糊涂,从不吭声,笑眯眯的把发票签了;谁知第五次,这个下属也太不光棍了,又拿一张发票来报账,由头还是这个办公用品,乡长终于忍不住了,笑道:“某某,你能不能搞点新的名堂罗?都是第五次了。”搞得那个下属当场干笑不已。四是凭空虚报,即花了上不得台面的钱,不好就事报账,只能捏造个理由,虚开发票,公家买单。前文所述“压死水牛一头”即是典型的例子,TNND,这个理由也太牵强和弱智了,止增笑耳。领导一般花了这种冤枉钱,是不会亲自出面去报账的,出面的人是司机,司机都是精乖人,他打电话给某个部门领导,说是我们老板这张发票,你处理一下,部门领导心领神会,眼睛一闭,签字同意开支,再找个心腹签上经手人,找个糊涂虫签上证明人,OK,发票就是人民币了。

25、审计

中央审计还有点儿用,李金华大名鼎鼎,登高一呼,诸侯震恐,其实不是李金华厉害,是温总理厉害。到地方,审计卵用也没有,因为审计毕竟是政府部门之一,要在政府的锅里吃饭里,乱揭盖子,想不想吃饭了?所有部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政府的问题,审计到哪个部门,地方一把手都得掂量掂量,会不会伤筋动骨,揭点小伤疤是不要紧,敲一下部门头头未为不可,但认真审下去,哪个部门经得起审啊?比如劳动保障部门,社保、医保等一大堆资金,审计部门若认真审,不出问题才怪,农业、林业、教育、交通、计划、城建、扶贫等等,哪一项专用资金经得起严格审计?同级审计部门哪会那么认真的把在同一个锅里吃饭的哥们审得那么难堪?没有地方老大的强力支持,审计哪会那么顺利的进行?地方老大若不吃错药,又怎么会自己揭自己的盖子?所以,对审计部门,各路诸侯怕是有点怕的,但也并不怕得要死,还不是一方面招待好来审计的神仙,若真有问题,就叫领导出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规范整改”就完了。当然,若真出了大问题,捅到上一级政府去了,媒体又曝了光,捂不住了,那就活该倒霉,上级审计部门主办其事,就由不得事主了。

26、制衡

政府权力部门化是中国特色。照道理说,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部门的权力是政府委托行使的,则部门的权力就是来自于人民,应该为人民服务。可是哪个部门是这么想、这么做的?漏!一个也没有。管钱的财政局认为,钱是他们家的,特别是那些科室负责人,牛逼得以为钱就是他的了,对我好,多划点钱,对我不好,不妨少划一点,可划可不划的不划给你又怎么样?他根本就没有想过,使行使这个权力,要站在一个替人民群众管钱的角度,而是立足于“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龌龊念头,能卡就卡,能压就压,搞一把算一把。同样的,教育部门认为学校就是他们的,所以分数线定得高高的,上不了线就拿钱来,少一分200块,读不读,不读拉倒。税务部门也把收税的职权私有化,哥俩好,少收点,不收也是那么回事,若不识相的,少一个子儿不行,多收少收,得看具体情况。其他如计划、交通、农业、城建、市政等各路诸侯,无不贯彻执行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私有化的大政方针。

在这种情况之下,可以看到一种很有意思的制衡现象。组织部门管人,考察干部、任用干部都要由他们来走程序,权力是蛮大的,所以财政局从来就不卡组织部的钱,只要打个报告,照准就是。组织部门对财政的干部也会照顾一点,哥们嘛。学校再牛逼,也不敢得罪财政、税务这些部门,不然的话,有你好看的干活。三年前,一所县属中学校长牛逼得很,财政局一个科室负责人的儿子想坐个好座位,学校不予理睬,到了年底,学校的财务人员去财政局办事,该拨的钱就是拨不下,卡死。另外,财政局的大小科室吃香喝辣,种种灰色收入名目繁多,若认真审计一下,或者检察院来搞搞阵,肯定要出事,但是这种事情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为什么?你有你的权,我有我的权,咱们玩制衡,嘿嘿。

27、威胁

亲眼看见政治小爬虫进行威胁。某年,单位的陈副还没升上副职,处处受挫,时时倒霉,脸上长满豆豆。怎么个倒霉法呢?陈副这个鸟,能力是挺强的,但是为人自私,好强,但凡涉及自身利益之事,轻易不肯退让。有一年,他因为搞了点小贪污(也就万把块),本来做得隐蔽,偏生单位出了点事,结果这点小事给带出来了,虽然赶紧销毁证据,还是没有瞒过纪委那此人的火眼真睛,承认错误,吐出钱来,还受了个小小的处分;这事影响他好几年不得出头,好容易打通关节,准备提了,却又因和老同志争政府福利房,老头上告,于是又被记录在案,受了个处分,提拔再次搁浅,就在这一年考核定等时,领导借此说事,根据文件要定他不称职,这个不称职是很严重的,影响提拔不说,先得影响工资,这下他可就不干了,就上演了一出威胁头儿的好戏。

该同志听说头儿拟严格执行政府文件,定他不称职,大为光火,他是个聪明人,也不和头儿正面交锋,选择将近下班,单位同事聚在一堆商量到哪里米西米西的时候,忽然抛出惊人之语:“他妈的,狗娘养的,要搞老子不称职,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如果我都是不称职,那我敢讲单位领导没得一个称职的,具体什么事,就不消我讲了,自己清楚。哼!”李登辉当年突然抛出两国论,举世震惊,这位同志突出此语,与此相类,同事尽皆为之错愕,很快传到头儿耳朵里,头儿作出判断,这是赤裸裸的威胁,言下之意,如定他为不称职,他搞过财务,知道内幕,若硬起头皮,鱼死网破,作困兽之斗,大家都没好果子吃,权衡利弊,还是不搞大为好。于是将政府文件作了变通,向领导作了解释,已定下的不称职,翻过盘来,重新定等,改报基本称职,这事总算作罢。

28、走访

每到年关,走访是必不可少的。组织人事部门走访住院或困难干部职工,县里管组织的副书记、管人事的副县长、组织部长、人事局长及办事人员一行人开进医院,到病床前与住院干部握手,发个五十至一百块的红包,问个平安,总之是走走秀啦,也蛮像那么回事。走访完毕,以上领导自己也会得到主事部门的红包,此红包非彼红包也,怎么也得四百,至于走账,全部算到看望住院干部的账上去。除组织人事部门,民政、卫生、教育也各有走访,操作大同小异。

除了此类走访,还有类似走亲戚的另一类走访,就是到兄弟县市相同业务部门“加强联系”,其实就是去一车人去吃吃喝喝,晚上住下来,唱歌跳舞,泡脚按摩,什么好玩玩什么,其乐无穷。还互相送土特产,大家有份,皆大欢喜,反正公家的钱,不花白不花,花了也白花,有由头就扯,直到把单位的钱花光,来年再向财政哭穷,向物价局要收费政策。

29、补助

政治小爬虫的工资不高,特别是底层小爬虫们,薪水低得可怜,实不相瞒,我最后离开这支队伍时工资就有陆佰多大洋。本地老大的工资也不高,就一千多,也就深圳一个工人的水平。工资之低,不足以傲人,但为什么这么多人想混进来呢?原因不外乎是:一、好歹是个公务员,稳定、体面,牛啊!二、即使是小爬虫,办事也比普通百姓方便多了。三、如果混成中爬虫、大爬虫,政治前途无量,人民币、港币、美金自会有人送上来,吆五喝六、斜眼看人、鼻孔发声、恨报一箭之仇,多威风啊!四、灰色米米,种类繁多。五、其他。

提到灰色收入,先来讲一讲补助。工资太低了,不要紧,发补助。单位领导胆子大的,只要叫得出名的节日,例如三八妇女节,普天同庆,不管男女,发;丁点大的事,上班不干活,晚上加个班,同志们辛苦了,发!下乡补助,人人有分,管你是否到乡下点过卯,发!特殊津贴,政策挂得上否?发!成立领导小组,上至组长副组长,下至成员,发!。。。。。。发点补助不要紧,关键是不要把领导的名字给漏了!否则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就是没有人挑担子啦!当然,和纪检、财政、审计这些神仙要搞好关系,最好尽可能的把领导小组和成员的名字挂上这些部门的人,照发不就是了。通常规则是,只要做账规范,领导有份,即使查账的人嘟嘟哝哝,也无济于事,难道他想要领导的好看吗?补助这个东东,其实是不能乱发的,各类规章制度对此多有限制,但是大可不必睬它,只要掌握要诀,只管发就是了。当然,如果和有关各方比如财政审计的协调存在问题,或者小里小气,不想与领导同乐,千万不要乱发,迟早会出事。

讲几个活生生的例子。话说某一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偶提着一个公文包,内装人民币若干,补助发放表一份,来到某兄弟单位。偶执行的任务是将这些人民币换成名册上所有人员的签名。发补助的由头,乃是几个部门合作的一项工作,大家为此瘦了一二两肉,岂可不发点营养费,以为补偿?特别是日领万机的县里分管领导,运筹帷幄,决胜十里,厥功甚伟,岂可不发补助乎?我先来到兄弟单位头儿的办公室,该头儿是我恩师益友,招呼我坐下,我顺手带上门,笑道:“领导辛苦了!些些小钱,相烦留个墨宝,敬请笑纳。”头儿笑而挥笔,收下米米,“谢谢了!你老表的事,我打过招呼了,应该没问题。”我伸出手来,握手称谢,说改天要我老表请客,这个书呆子也该来认识认识领导了,就此别过。之后来到该兄弟单位的副职王八蛋的办公室,如法炮制,将米米换成了一个狗爪印。王八蛋划爪完毕,拿起册子左看右看,阴阳怪气的说出一句无耻话来:“小某啊,辛苦了,亲自来发补助!只是我怎么觉得好像还少发了一次,你给我查查,啊?”我心里涌起一阵强烈的厌恶,狗娘养的,屁事没做,就记得发补助!我答应回去查一下,走出办公室,可巧见到县里分管领导钱书记钱大人,正好有补助要发给他,就找个机会将他请到一边,四顾无人,便对他说有点小意思给他,不是个人的,是单位造册的,钱大人一听,条件反射似的连称“我不要,我不要!”然后义无反顾的离开了。当时我还感动了一阵,后来单位领导把补助给送去,钱大人客气一番,就收下了。TNND,发补助都还轮不上我,摆明了做个样子给年轻人看,若真不要,谁来发也别收嘛!

到了政府大楼,在走廊上见到了分管副县长,我将信封给了他,这个哥们性情豁达,客气了两句,就收下了,笑着说“下不为例,下不为例!”嗯,这样的领导,不装,偶稀饭!

楼下的若要学习,偶补充两个细节:第一,给领导发补助是另外造册的,因为领导的名字最好不要让别人看见了;第二,给领导发补助千万不可讨他的墨宝,你自己当一回领导代为留爪印就可以了,难得当一回领导,权当珍惜这次机会。

30、上访

上访是中国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年头,老百姓上访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具规模了,搞得主事官员头大如斗。老百姓为什么如此热衷上访?照说,老百姓受的教育越多,法律意识越强,就会更多的想到通过法庭上见分晓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什么并非如此呢?鄙人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年来,老百姓确实权益意识是增强了,动不动就喜欢搞搞阵,但是他们发现最有效的办法,并非到法庭搞搞阵,而是到组织那里搞搞阵。法院屁用不顶,判决下来执行不了,不如拿诉讼费买猫尿喝,找组织吧,组织才是咱们的亲人哪!老百姓个个懂政治,不找政府,直接找党委;不找副的,直接找正的;不找县长,直接找书记;规模唯恐不大,声音唯恐不高。人民群众的智商真是高啊!知道爱吵的孩子有奶吃,听话的孩子靠边站,知道大吵大解决,小吵小解决,不吵不解决。为什么非得等到搞大了,才去解决问题?原因无他,正是因为政治小爬虫个个眼睛往上看不往下看,领导办公室没有空调,这是大事,精乖的下属,会拿出方案,迅速解决,领导的舒服就是我的舒服啊!老百姓住烂房子,这是小事,他们多年都这样了,没事,而且又关我屁事乎?我的工资财政局每月按时会打到卡上,我管那么多做什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叫制度性睁眼瞎。

所以,老百姓上访,其实是来治病的,治谁的病?就治大大小小睁眼瞎政治小爬虫的病。老百姓不找法院找党委,是因为不把党委的眼睛治好,法院的眼睛是断断好不了的,党领导一切啊!

或一日也,路过县委,只见大院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俨然一个闹市,我就知道,肯定又是眼科医生们集体来找党委领导服务了。老大向来目光如炬,听到风声,知所避趋,早就逃难去也,老二老三这些人也不是吃素的,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官场行话,叫冷处理),没一个出面。众医生找不着主事人员,生意不好,叫嚷不已,干脆把个中南海团团围住,坐等病人上门,来一个治一个,或云:此守株待兔也。等了半天,终于等来了一路生意,原来一个猪头副书记金某人凑巧下乡回来,可能是没有听到消息,车刚开到县委门口就被逮个正着,一众医生一拥而前,围住金书记的车,打开车门,毫不客气的把金书记从车上拖将下来,其中一个彪形大汉抓住金书记的领带,粗声大气的宣读他们带来的症断书,众医生纷纷帮腔,杀声震天,金书记顿时吓得面色惨白,汗流浃背,平日的威风凛凛,当场一扫而尽,口中吐出的是一个个的词,完全组不成句,似乎在说“冷静!冷静!好说!好说!”我心里非常解气,他奶奶的,狗儿子金某人素常冷面对人,假公济私,也有今天,活该。众医生们,给我好好的治治这个牛人的病!
(待续)

本文转自互联网,仅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发现有版权疑问,请及时与我们联络。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苏信文:永远不能放弃的天赋人权——自由
郑涛:世界人民的呼声——END CCP
【网海拾贝】谁是导致台湾兵凶战危的最大祸源?
一个体制内人员自述中共内部乱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