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故事:第十单元(1)

立平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3日讯】
课文 10.1

我 周 公, 作 周 礼,
Wǒzhōu gōng zuò zhōu lǐ
着 六 官, 存 治 体。
Zhù liù guān cún zhì tǐ

(译文)
《周礼》是西周的周公所着,把周朝的官职分成六部,为周朝确定了治国的体制。

(注释)
1. 周礼:古书名
2. 六官:周朝时的六种官职
3. 存:存在
4. 治体:政治体制

(故事) 周文王

周人自远古起,就开始和商人有了来往,成为商的诸侯之一;昌继位后曾被商封为西伯。直到武王灭商后,才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

周文王从小受到良好的教养。据说,他每天必定三次到父母的前面问安。即位西伯后,处处表现出贤君的风范,终日忙于国事。他对待百姓,极为仁慈,同时也能礼贤下士,所以西方有才德的人,都前往投效于他,国家也愈来愈强盛了。

因为文王的政治修明,所以诸侯都很信服他;商王纣听到他的好名声,命他入朝,封他与九候、鄂侯为三公。有一次,九侯的女儿触怒了纣王,纣王一气之下,就把她杀了。九侯大为不服,找纣王理论;纣王二话不手,派人把九侯剁成肉酱。鄂侯听到同僚被杀,十分悲愤,便找纣王争论。纣王大怒,并传令:“把鄂侯也杀了,看谁还敢说话!”文王听到了这件事,私下叹息不已。不料被小人知道后,就跑去告诉纣王;纣王一听,十分生气的说:“把他的长子抓来杀掉,再把文王关到牢里去。”文王眼见长子被杀,自己又被囚禁,虽然很难过,却没有怨天尤人,他说:“父亲纵使有时候不慈祥,作儿子的却不能不孝;君王纵使有时候不明是非,作臣子的却不能不忠心。哪有臣子背叛君王的道理呢?”

后来,在各臣子的帮助下,文王被营救出来。并回到了周国。各国诸侯仰慕文王的贤德,凡是有任何纠纷,都到周国去,请求文王裁决。有一次,东方的虞国和芮国,为了边境交界处的一块土地,争执了很久,互不相让,弄得几乎翻脸;最后,两国国君互相约定,一起到周国去,请求文王判定是非。当他们踏进周国的领土时,看到人民谦虚礼让,随时随地都听到有人说“谢谢”、“对不起”。大家相处和睦,显得一团和气。两国国君看了,觉得十分惭愧,便又互相商议说:“我们所争的,是周人引以为羞辱的事情;我们都是小人,不配来这君子之国啊!”说完,也不再求见文王,悄悄的离去,那块土地也不要了,以后这块土地竟成为闲田。

纣王在位第十三年文王去世享年一百岁。世子发继位,受封位西伯,即后来的周武王。武王继位后,秉承父亲的德政教化,终于灭掉商纣,建立了千古留芳得伟业。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