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双胞胎亲身记事─ ─缺角的爱

诞生的喜悦?!

别人生下双胞胎儿子,也许集众生宠爱于一身,我却集众生的责难于一身…

七年前在家人殷切盼望下生下这对兄弟,而他们的长相决定了当时宠爱的程度。这对辛苦怀胎38周顺产的妈妈而言,是始料未及的意外。而在怀孕过程备受呵护关照,产后却因对双胞胎的照料不如公婆期待而备受苛责,使得新手妈妈之路走得倍尝心酸煎熬,是我另外一个始料未及的意外。长辈对双胞胎差别的疼爱,带来不同的人格成长,甚至造成双胞胎弟弟现在桀傲不驯的个性,则是为人母最大的意外与遗憾。

原以为双胞胎儿子会为这个家带来喜悦和乐,我也与有荣焉的分享这份宠爱,怎知事与愿违….。虽然兄弟俩是个同卵双生,但是哥哥长得十分像爸爸,几乎是同一个模子打造的,弟弟其实也像爸爸,只不过多了几分神似妈妈,就因这样的长相差异,从此有“金孙”、“银孙”之别。

婴儿时期,金孙哥哥只要一哭,公婆马上争着抱起,还即刻递上一瓶牛奶,不管他是否在一小时前才喝过奶,而银孙弟弟若同时哭,就得等公婆抢输哥哥的人再过来抱,或者认份地等妈妈忙完手边的家事再来哄他。连爸爸下班回家也先去看哥哥。

婴幼儿时期

从出生四个月后至两岁半,哥哥始终是跟爷爷奶奶同房睡,有任何的哭求,都是他俩老一马当先地满足他。渐渐地,养成他幼儿时的霸气,与弟弟相处,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总是哥哥先挑选后才轮到弟弟,而弟弟也会很识相地礼让哥哥,即使是弟弟正在使用中的画笔或阅读中的童话书,只要哥哥一靠过来拿走,弟弟就会自动离开再找其他画笔或童书。我虽对弟弟有几分心疼,但看他俩兄弟互动模式如此相安无事,再者爸爸妈妈也宽慰我说“都是你的儿子,公婆对哥哥特别好,你应该觉得满足了”,也就觉得倒也无妨,没有进一步去探索弟弟内心世界的想法,也总认为他还那么小,不懂什么吧?!

婴儿身体抵抗力较弱,又遗传自夫家的过敏体质,只要天气温差一变化,他俩就是医院诊所的常客,而我就得承受“照顾小孩不周”的责骂,尤其是哥哥生病时,我所负载的压力真是不可言喻,婆婆甚至还会怪到弟弟传染给哥哥的。小孩的饮食料理及居家护理得恪遵婆婆指示,不能擅作主张创新变花样,否则会被扣上“搞怪妈妈”的封号,费尽心思符合婆婆要求,却忽略了检视兄弟俩的互动模式是否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虽然是新手妈妈,但我也努力吸收参考不少教养专业新知。唯在检验理念付诸行动时,碰上传统封建的老人家,就处处显得窒碍难行。在内心困顿挣扎之际,竟没多余的心思来审查自己是个不快乐的妈妈,连带也没察觉我有个不快乐的儿子!甚至这个不快乐的儿子快要引爆家庭革命了。

幼稚园生活

小孩三岁上幼稚园,为缩短适应期,让兄弟俩成为同班同学,弟弟排斥新环境,不喜欢上学,经常在教室外兀自闲晃着,反倒是哥哥适应良好,很快的融入团体身活,主导弟弟的人际关系及学习活动,弟弟对哥哥的依赖,俨然形成一个生命共同体,但是回家之后就不是这样的主动模式。

弟弟自从上幼稚园后,仿佛意识觉醒似的,开始绝地大反攻,会与哥哥争权利,处处要求“公平对待”,若有感受不平等待遇时,便据理力争,甚至拳头相向,哥哥会适时退让,有时还默默挨打,这种转变的互动模式,看在疼金孙哥哥奶奶的眼里还得了?即刻喝止弟弟的行为,然弟弟非但不能心服口服,还态度强硬地出言不逊,三番两次惹毛奶奶,再加责骂,有时弟弟甚感委屈时,就当场嚎啕大哭,似乎要把婴儿时期以来所受的不平等待遇给呐喊宣泄出来,如此一来,又再激怒奶奶,最后背负这一切过错的就是“妈妈”,婆婆数落我不知如何教育孩子,教出这么目无尊长的小孩!

弟弟从“乖乖牌”转变为“自省牌”后,改变三年来兄弟相处模式,使得全家经常笼罩着低气压,随时准备演出弟弟向奶奶抗议不公的火爆场面。我除了在弟弟顶撞老人家时,得即时扮演黑脸强加制止,还得于事后安抚开导弟弟向奶奶道歉。这种三天两头就上演的冲突画面,我深感无奈心痛,我心理明白弟弟是在争他以前失去的不公平,但连爸爸也无法理解认同这一点,也同老人家一样责怪弟弟无理取闹,全家人一面倒向支持哥哥,更加深弟弟的怨怼不满。

小孩快四岁时,爷爷奶奶累了,想回南部老家修养身体,终于将教养小孩的主权回归于妈妈。此时,小女儿也快出生了,期待新生命的到来可赶走家庭的乌烟瘴气,注入一股清流及一篇和谐的乐章。我们一家五口可自由自在地和平共处,我终于可扮演心中的妈妈角色,不再被掣肘。怎知事情没预料中的落幕,对弟弟的影响深远...。.

快乐小学生?!

兄弟俩上小一时,因抽签关系,弟弟抽中新竹科学园区实验小学,哥哥没抽中,就得就读学区内的小学,因两所小学皆在住家附近,为了借机训练他们独立学习并交换学校资源,丰富他们的知识领域,我独排众议,坚持兄弟俩分校就读,毅然挑起分头接送上下学的奔波重责。

原想科学园区实小隶属于教育部的国立学校,教育资源丰富,校风民主,教学方式创新开放,可引导弟弟适性的学习。谁知上学期结束时,他的学习态度及友伴关系一直是负面评价,反观哥哥在另一个学区小学的学习成果与人际关系都赢得佳评,哥哥读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而弟弟犹如“沙漠中的鲸鱼”动弹不得!妈妈积极地亲师沟通,寻找答案,老师们的观察分析结论是“对环境适应不良”、“尚未跨越心理障碍”、“能力有余,信心不足”,老师宽慰我耐心等待他想跨越的那一刻;给自己时间,也给孩子时间,别逼他。

回首来时路

  不逼弟弟,只好逼自己回头去探寻他的成长背景。为何资质够的小孩却发挥不出来?为何回到家与兄弟姊妹玩得欢天喜地笑声响彻云霄的男孩,在校却经常一个人独行侠式自我玩耍,还坚称一个朋友也没有?为何在家意见最多,到校分组讨论却一个字儿也吐不出来?为何在家经常涂鸦画画,到校只会画一株草,而美劳课经常只交“半成品”?为何一碰到创作思考的家庭作业就摇头说不会?根本拒绝尝试!找寻他失落多年的信心,找寻他的瓶颈在那儿?我得从他婴儿时期开始寻因。

  是襁褓期被迫延迟满足需求,逐渐衍生对自己的信心减落;对生命意义的态度负面思考,甚而影响他的学习态度不积极,友伴关系的建立几乎等于零,在家又像个刺猬般,跟兄妹争执不断,性情乖张叛逆不听妈妈的劝。反观哥哥自小就拥有较多的关爱,需求随时被满足,倒养成他较有自信,勇于尝试的特质及宽厚仁慈的性格,与弟妹争执时会主动退让,学校功课及人缘也颇获好评,是较少让妈妈操心的孩子。而弟弟却是让妈妈增添了白发,伤心落泪好几回。难道这都归因于幼儿时弟弟缺少几分爱所造成的?记得在孩儿二岁,朋友前来探望双胞胎儿子,曾提醒我:“你们家弟弟看起来有些退却畏缩,你要多给关爱….”犹言在耳,只是当时的情境,只能私底下多关照弟弟,否则婆婆都会眼尖地注意我偏爱弟弟,忽略哥哥,而意有所指的责怪我“大小眼”,在当时还真难为。

  如今事过境牵,成长性格已铸成,妈妈唯一努力的是以爱心陪他走一回,耐心地等待他跨越内心那道障碍,相信他有朝一日一定可以发挥自己的潜力来。同时不断与先生沟通这一切因果循环,别再责骂痛贬小孩了。毕竟爸爸也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

妈妈的期望

  今天以双胞胎妈妈的经验分享,沉痛地呼吁双胞胎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别因为长得像谁就有分别心,他们都是妈妈辛苦怀胎十个月生下的宝贝,理应受到同等的待遇与关爱,尊重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不是谁像谁,或谁附属于谁。

应鼓励他们相互扶持互关怀,而不是在长辈的偏爱中无形助长双胞胎之间的竞争恶斗,铸成另一个悲伤的个体。让双胞胎小孩理解到它比其他小孩多了一份幸运-自他(她)呱呱坠地那刻起,就有个贴心的玩伴始终陪他成长,分享彼此的酸甜苦辣,当别的小孩还找不到玩伴,或还在等待才出世的弟弟妹妹时,双胞胎的小孩已经有个固定的玩伴陪他哭、伴他笑,是多么幸福的啊!

*     *    * 

附注:本文转载自《独一无二双胞胎》一书。该书为台北市双胞胎协会所编著。台北市双胞胎协会成立于民国84年4月22日,以联系双胞胎及其家长的友谊,交流教育经验,为双胞胎成长创造更愉快和谐的社会环境。创会理事长为张珏教授。目前该会于10-12月,每周六下午办有“双胞胎父母成长、支持、互助团体”,报名请洽张亚薇小姐 电话:(02)23974812 E-mail:neighboradd@yahoo.com.tw

原载于: 〈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