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议会改革连线”推民主改革

指地方行政架构过时须改变

人气 3

【大纪元10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导/香港政府即将在19日公布“政制发展第5号报告书”,传闻会建议将全体区议员加入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及在立法会增加5个区议会功能组别议席。有区议员指责港府借此误导市民,以为政府真的有意推动民主进程。

4位现任区议员何秀兰、黄英琦、金佩玮、陈耀辉,和浸会大学教授陈家洛、文化评论人梁文道等人共同发起成立“区议会改革连线”,他们昨日指出,政改方案并不足以提升区议会质素,同时不希望区议会被政府用来“过桥”,误导市民以为港府真的有意推行民主。

湾仔区议会主席黄英琦表示,这次政改方案提到区议会的问题,是一个给社会人士讨论地方行政架构的契机,因为过往区议会给人的印象是很低微的,而且只是一个咨询的架构,没有人关心它的问题。“今时今日,这个地方行政架构这么多的不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20几年都没有检讨过。1982年政府成立区议会直到现在,是一个大家都有少少饼仔分,但却没有实权的架构,已经不合时宜!”她希望藉由成立“区议会改革连线”,提供一个平台给不同界别的议员参与推动区议会改革。

责政府拟借区会“过桥”

另外,黄英琦强调,不能把改革区议会当成政改,就算施政报告中提到明年的第一季民政事务局会检讨区议会的职能,也只是一种敷衍的手法。她说:“我认为要检讨区议会的职能,是要检讨整个地方的行政架构,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如果在明年展开,我觉得规模和权责并不多。这应该是一个由下至上的改动。”

中西区区议员何秀兰说,“区议会改革连线”成立的目的是回应政府。“我们必须讲出来,它在立法会那里给多少人,在选举委员会那里吸纳多少区议员都好,你取不取消委任都好,其实我不希望政府借区议会来‘过桥’,说它推动民主进程。因为将区议员纳入那个现在的政改建议里,实际对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的民主成分,是无补于事的,对区议会那个地区的民主直接参与,更加没有关系,所以我们见到这个情况就很愤怒。”她说,时事评论员蔡子强在文章中提到,这些选举方法,就算取消委任也好,或者保留也好,“魔鬼就在其后的细节,如果它在选举的方法、数票的方法上用一个很差的制度将区议会全部吸纳进去,仍然是不能代表民主进程向前一步”。

“区议会改革连线”公布的8点立场中,包括加强立法会与区议会的联系,建议在立法会成立“区议会事务委员会”,探讨跨局关系的指导原则和具体落实措施,让立会与区会的关系建制化、定期化。同时要改变现时的区议会“街坊政治文化”即“分肥政治”,就是政府透过给予区议会和地区组织一些小恩小惠,让区议会和地方人士甘愿成为“啦啦队”。应该让区议会成为“与民同行,以人为本”,向市民问责的民主地方行政架构。

对有消息指政制发展报告书会建议将2007年推选行政长官的选举委员会增加至1600人,包括加入全数区议员,民建联及自由党都表示支持,认为可以扩大选民基础,达到均衡参与。民主党就表示反对,认为是民主倒退,并要求剔除委任区议员。◇(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涉台铁计轴器案? 王拓:告不实报导媒体
李登辉吁台侨 2008要全力支持民主本土政权
为太石村刑拘村民筹集法律援助款项半月通告
徐文立﹕中共专制及核武是最大威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