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漫谈:早期粤剧的行当与喉腔

font print 人气: 53
【字号】    
   标签: tags:

  古老粤剧极重等级观念,衣食住行的好坏优劣均严格按行当高下区分。旧时有规模的戏班演员众多,每人就只负责专属他自己的行当,一般不会“捞过界”,“抢人饭碗”。

  武生注重唱、念、做而不重武打,小武才是以武功为主,他不用挂须,不太讲究唱功,用嗓以高亢嘹亮为主,常用假嗓,这种唱腔称为“左撇”,相反的则称为 “肉喉”或平喉,老生(又称“末脚”、“公脚”)唱的即为肉喉,只是嗓音较为苍凉沉实,不求活跃婉转。武生喉则是这两种喉的混合,或根据剧情的发展来唱 “左撇”或“肉喉”,故传统上也称这种唱法为“肉带左”。

  传统粤剧上的大花脸、二花脸是唱“大喉”,只是二花脸的没那么粗亢,且念白常趋快以显咄咄逼人气势。而旦角则分好几种,花旦与正旦均用假嗓,只是花旦要求清娇婉转,正旦多演的是中年妇人,唱腔上务求庄重。扮演老妇的“夫旦”用的则是自然的嗓音,只是在唱梆黄时的上、下句尾音常提高三、四度,与生角的唱法相似,故俗称“子母喉”。此外还有唱丑角的“杂喉”,不分男女都用自然嗓音,但唱少说多。其它行当还有正生、须生等,此外还有第二花旦、第三小武等,不再赘述。

  还需一提的就是“文武生”的出现,粤剧一向重唱轻打,故同是老倌,小武的戏份常要让与小生。后来到了三十年代,新编剧目越来越多,内容变化也很大,需要的主角不再是一个“扇子小生”所能胜任,于是“文武生”这个新的行当随之应运而生,唱腔上同样是平喉,而有时情节需要,必须像大喉一样把整个调门提高三至五度,取其高亢嘹亮效果。于是“六大台柱”也应运而生,他们是正印文武生、正印花旦、小生、第二花旦、小武、丑生,编剧写剧本通常也是围绕这六大台柱来写。

  后来粤剧的唱腔发展很快,不再是一个行当一种喉腔,到了现在已压缩为平喉、子喉、大喉三种,几年前寻找振兴粤剧的办法,曾有学者提出恢复“六大台柱”制,希望以多种行当来打破目前粤剧粤曲绝大部分以生旦男女爱情为主线的格局,效果如何,当拭目以待。

──转自《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 《汉宫秋》  

    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杂剧剧本。元马致远作。写西汉元帝受匈奴胁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一反传统描写昭君的作品,以元帝和昭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着重谴责了怯懦自私的文臣武将。曲词文采斐然。曾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 这次的表演集合了东西方艺术于一堂,而且特别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晚会中,由国立台湾戏曲专科学校综艺团表演的杂技表演,特别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他们是由复兴剧校综艺科毕业学生、中华民俗技艺训练中心学员及李棠华特技团部分团员所组成。表演的项目有,柔骨双凤、旋转乾坤及金玉满堂。由于团员们个个身手矫健、技艺超群,一位八十四岁的老奶奶说,本来以为会在晚会表演中睡着,没想到随着他们的精湛演出,精神愈来愈好,整场晚会都没有阖过眼。
  • 王又宸(1882~1938),名国梁,原籍徐州。清末曾任官吏,酷爱京剧,谭鑫培每次登台,他都去观摩学习,当时有“谭迷”之称。 戏曲
  •    木偶艺术是有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中国木偶剧源于汉代。唐、宋时已很发达。距今已一千多年历史。根据木偶的形体和操纵技术不同,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四类,各有艺术特色。过去多用傀儡戏之名。现代木偶,多用戏曲调演唱,有的采用对话或歌舞。其中福建的龙溪布袋木偶,泉州提线木偶,广东的海南杖头傀儡戏,以及湖南、陕西、北京等地的木偶剧,剧目丰富,表演灵活,操作自如,音乐优美,久负盛名。
  • 戏曲脸谱的分类,通常采用谱式与谱色两种分类方法。
  • 中国有三百多种地方戏曲,不同剧种使用不同方言呈现出各地艺术风貌。但越来越多上海孩子说不好上海话,使得以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曲和曲艺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   甩发功

      是戏曲表演特技之一,剧中人物在头顶扎束一绺头发,演员通过舞动发束来表现人物的激动心情。甩发功包括甩、扬、带、闪、盘、旋、冲等多种甩法,在刻画人物性格和表达人物感情上有强烈的戏剧效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