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随珠和璧

史然
font print 人气: 66
【字号】    
   标签: tags:

随珠和璧是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

关于随侯珠有一段感恩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随国的一位诸侯一次出游,看见一条大蛇被人打伤,躺在路边挣扎,顿生怜悯之心,就让随从给它敷药,蛇很快就痊愈了。不久蛇从江中衔来明月珠,以此报随侯的救命之恩。这只明月珠因此被称为“随侯珠”,又称“灵蛇珠”。《搜神记》中描述随侯珠“径盈寸,纯白而夜光,可以烛室”,张衡在《西京赋》中写道“流悬黎之夜光,缀随珠以为烛”。

“和氏璧”说的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事。楚人卞和在荆山之下得一璞玉,就把它献给了楚庄王。庄王将它交给玉匠,玉匠认为这只是一块石头。卞和被庄王以欺君罪砍断左脚。等到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石,又被看作石头,并将其右脚又给砍断了。不久,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荆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到泪尽而继之以血。

文王听说后,就派人去问其原因,说:“天下被砍去脚的不只你一人,为何唯独你哭得那么悲恸?”卞和答道:“我并非为失去双脚而悲伤,而是为宝玉被错认为石头,贞洁之士却被诬为诈骗之人而悲泣。”于是文王让人把这块玉石琢磨成了一块宝玉,并将之命名为“和氏之璧”

这两个典故分别出自《淮南子﹒览冥训》和《韩非子﹒和氏》。后人以“随珠和璧”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僧一行西天取经路上,遇见一座高山,峰插碧空,唐僧让猪八戒前去问路。八戒遇见一位老者,老者说:“此山叫做八百里狮驼岭,中间有座狮驼洞,洞里有三个魔头,吃尽这世上人。”劝说他们不要西去。
  • 梁鸿因不小心,使得房子着火,延及周围的人家。梁鸿就一家家的去查问每家所遭受的损失,并以猪来作为赔偿。有一家人嫌赔得太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物,愿意为你做一段时间的工来补偿。
  • 向子平是西汉末年河内朝歌人,穷得没钱买食物,好事者送给他,他只取够用的,而把多余的还给人家。大司空王邑想推荐他,被他坚决推辞。向子平读《易经》,读到《损》和《益》卦时,常常叹息说:“我已经知道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不知道生和死到底是什么关系?”
  •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
  • 世人休说路行难,
    鸟道羊肠咫尺间。
    珍重苎溪溪畔水,
    汝归沧海我归山。
  • 颖川荀淑和黄宪偶然相遇,当时黄宪才十四岁。荀淑和他说话,不想说了一整天也不愿离去,最后对黄宪说:“你可以做我的师表。”同郡的戴良才高气傲,然而见了黄宪未尝不正容,回到家里,惘然若有失。
  • 一天,冲元从窗外走来,东坡问:“何为?”冲元答:“绥来。”东坡说:“可谓奉大福以来绥。” 原来这是冲元登科时所作的赋句。冲元道:“敲门瓦砾,先生您还记着!”
  • 古人说:‘畏首畏尾,身余其几?’郑国现在的处境便是这样,既怕楚国攻打,又怕晋国袭击。而晋国的命令又好像没完没了似的,这使得我们郑国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将全国力量集合起来,等候你们晋国大军的到来……”
  • 伍子胥的老朋友申包胥给伍子胥写信,责备他报仇的手段太过狠毒。伍子胥回信说:“我活在人世间的日子也不长了,就像是一个行路的人,天色已经很晚了,而路途却还很遥远,心急之下,就做出了违背常事的事情来。
  • 司马徽是东汉名士。庞统十几岁的时候,听说他的大名,驾车走了二千里路到颖川来拜访他。到了,见司马徽正在采桑,庞统从车中探出头来说:“大丈夫处世,应当带金印佩紫绶,怎么能做妇人采桑的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