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人物

中华“商圣”──范蠡

范蠡,字少伯,又名鸱夷子皮、陶朱公,约生于楚平王十二年(公元前517年),春秋楚国宛地(今河南南阳)人,为越国大夫(宰相),《计然篇》为其代表作。

  

范蠡出身“衰贱”,但素有大志,见识高卓,他曾拜奇人计然为师,研习治国治军方略。年轻时就学富五车,博学多才,而且聪敏睿智,胸藏韬略,有“圣贤之明”,然而不为世人所识。他因见楚国贵族专权,暮气深重,难以图强,便外出游历,寻找机会,施展才干。后在其莫逆之交越国大夫文种的推荐下,离楚入越,受到越王允常重用,拜为大夫。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亡,其子勾践即位。即位后,勾践用范蠡主持军事,文种主持政务,携手振兴越国。当时,吴王阖闾闻允常新丧,想趁越国人心不稳之际灭掉越国,便发兵攻打越国。但越军利用吴军的疏忽,采用偷袭战术把强大的吴国军队打得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吴王阖闾也受了重伤,回到都城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后,便因伤重而死。阖闾的儿子夫差继位,立志复仇。从此,吴国和越国便成了不可化解的杀父世仇。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想趁吴国尚未准备妥当时,先发制人,出兵伐吴,范蠡极力劝谏,仍无法说服勾践。越王勾践调动全国精兵3万人,北上攻吴,与吴兵战于夫椒(太湖中山名)。结果,勾践大败,仅剩5000残兵,退守会稽山(今浙江中部,主峰在嵊县西北),且被吴军团团围住,身陷绝境,形势危急。

  

范蠡审时度势,向勾践提出暂时忍辱求和,再做长远打算的策略。勾践以为然,依计用卑辞厚礼向吴求和,并允诺亲自到吴国做人质。吴王遂休战撤兵,允许越王到吴国做人质。于是,范蠡随越王入吴,为臣仆3年,备尝屈辱。公元前490年,勾践、范蠡终于被放回国。

  

越王勾践返国之后,仍由范蠡执掌越国军事,由文种主政。勾践自己也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内亲群臣,下义百姓”,尊贤厚士,广揽人才,“不乱民工,不逆天时”,扩充军队,修筑城郭。同时,范蠡与文种又挑选了绝代美人西施和郑旦,连同大批财宝献给夫差,以麻痹夫差。经过多年努力,越国大治。

  

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践乘夫差北上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与晋、鲁会盟之机,率军攻下吴国都城姑苏(今苏州),活捉太子友,迫吴王求和。公元前 475年,越军进攻吴国,重创吴军,围困吴都姑苏两年后城破,夫差自杀。越国君臣终于实现了灭吴兴越的大业。后来,勾践又北上会诸侯于徐州,继吴之后号称霸主。越国国势,达到鼎盛。范蠡被勾践封为上将军,恩荣无比,功成名就。

  

但范蠡辅佐勾践多年,深知他可与共患难而难以共安乐,日久必然骄横多忌,疏远忠臣。因此,他决心激流勇退,便悄然离开越营,乘小舟泛波而去。他离开之前写信给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但文种对范蠡的话半信半疑。范蠡走后不久,文种果遭越王猜忌而伏剑自杀。

  

范蠡“乘舟浮以行”,来到齐国,改姓名鸱夷子皮,开荒种田,“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知其贤,任为相。范蠡则弃官,尽散其家财,隐居陶地 (今山东定陶西北) ”,自号陶朱公,他看中陶地“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遂运用他善于理财的才智,从事经商贸易,“居无何,则致资累巨万。”他还曾著有《养鱼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文献。

  

范蠡除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外,还具有深邃的经济思想。在经济上他主张“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平粜齐物,关市不乏”,“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等观点,强调人们不仅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且要运用和把握客观规律,应用于经济现象的变化。范蠡运用这一经济思想治理越国,达到了民富国强,雪了国耻。在功成身退之后又用他的经济思想从事经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商业巨富,史称陶朱公,“陶朱”便成为巨富的代名词。范蠡成为后世商人供奉的偶像,谓之“商圣”。@(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