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璀灿

蜕变中的印度

【大纪元11月20日报导】(中央社印度采访小组新德里20日电)

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大,面积是世界第七大,在奉行社会主义闭关自守多年后,改弦易辙实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

在印度首府新德里西南Haryana省的小村庄Gurgaon,最近一直在大兴土木,旧有的民宅被高耸的大楼取代,簇新的玻璃帷幕建筑在阳光下闪烁,有二十六座新兴购物商城正在同时兴建。

新德里附近在三年之中预计成立一百五十座商城,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整个印度预计在2009年以前会有六百座商城。

据中央社报导,这股兴建购物商场的热潮,是印度自1990年代经济开放以来的一项成果。今天在各大城市的公路上,手机、电脑与可口可乐的巨幅广告随处可见,麦当劳与披萨店遍及全国,过去出国寻找机会的印度人纷纷回来,不是探亲,而是留在国内发展。

最显着的变化是中产阶级兴起,包括富裕的农民,白领阶级,企业家,军人等,这些人数有人说两亿,有人说三亿,特征是工作认真,追求更好的生活。他们有合理的收入,拥有存款、汽车、电视以及其他消费品,通晓英语,注重孩子的教育,积极进取,喜爱消费,不仅是家庭经济支柱,而且创造时尚,引领风骚,政治力量愈来愈大。

中产阶级的出现也带动新的思潮,印度在独立之前,崇尚克己,鄙夷享乐,强调牺牲小我奉献社会。如今情势变迁,政府放宽对电视的管制,商业化节目大行其道,长久以来对酒食的禁忌逐渐消失。一家服饰店的广告,鼓励消费者“穿出个性”,在过去这是不可思议的事。

印度家庭一向尊敬老人,小孩只能顺从长辈的旨意,近来年轻人已经有较大的决定权,而且家庭中青少年与儿童的地位明显提升,足以影响父母消费趋向,以他们为对象的广告愈来愈多。

印度女权运动起初只是城市中妇女反对嫁妆、强暴、家庭暴力等陋俗的社会运动,但是不久这些组织的影响力便扩大到其他层面,成为颇受重视的小众团体。她们最令人称道的一项成就是促使国会通过禁止检验胎儿性别的法律,防止女胎尚未出生便遭流产。

女性意识抬头带动流行服饰与女性杂志,两份国际著名的女性刊物Elle与Cosmopolitan相继在印度发行。

1994年印度在两项国际选美竞赛中拔得头筹,从此之后,女性杂志Femina每年一度的印度小姐选拔,就成众所瞩目的活动,而且促成许多类似的比赛。Lara Dutta在2000年环球小姐选拔中,压倒群芳,夺得后冠时,印度全国的媒体争相报导,一连数天,没有一项消息可以与它抗衡。

电影是印度最流行的娱乐,但是电视已经愈来愈普遍,电视机几乎成为城市中产阶级的表征,贫苦一点的民众只能听收音机。

电视节目以影片、连续剧及新闻为主,最受欢迎的是板球比赛。印度人热中板球,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到权充板球柱的木棍甚至椅子,重要比赛转播的时候,机关行号请假的人特别多。

电视同时发挥同化作用,不同地区收看相同电视节目的结果,产生共同的时尚与观念,减少文化差异,甚至统一语文,虽然印度有十八种官方言语,最普遍的还是电视节目常用的印度语。

印度发展工业的结果,固然促进经济,也付出相当代价,一切工业化初期的弊病都可以在这里看见,包括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农村的森林面积缩减,地下水位下降,野生物岌岌可危。工业法令徒具虚文,环保与安全不受重视。1984年Bhopal联合碳化物公司的毒气外泄,导致三千五百人死亡,是最显着的事例。

印度正在蜕变,但当这个古老的国家,追求经济发展,拥抱世界的时候,它的传统也在涓涓滴滴的流逝,得失难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