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探源

百家姓溯源:孔

姓氏由来

孔(kong3)氏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历史传说时期。

1、 远古皇帝时代已经有孔姓,因当时有个史官,叫孔甲,曾经作《盘盂》一书,但是因为孔甲之后没有孔姓世系资料,所以一般认为孔姓源于子姓,而源于子姓之孔又有两种说法:

(1) 根据宋代的《广韵》记载,契是商族的始祖,为子姓,历经十四代,传到成汤,灭下桀,建都于亳。成汤是一个圣明的君主,其子孙中有一支以商族的姓“子”以他字中的“乙”组合起来定为姓氏就是孔氏。

(2) 据唐人林宝《元和姓篡》所说,西周初期,由殷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建立的宋国,为子姓。微子启死后,其弟衍继位。其曾孙的玄孙正考父,是宋国上卿。其子名嘉,字孔父,史称孔父嘉。后为华督所杀,其后人跑到鲁国避难,并且在鲁国定居,遂以孔为氏,就形成了这支孔氏。孔子即为此支孔氏的后代,故是鲁国人。

2、 另据《姓考》等书的记载,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有出自姬姓的孔氏,卫国(今河南滑县东)有出自古佶姓的孔氏,陈国(今河南淮阳)有出自妫姓的孔氏。

3、 以人名为姓。是郑穆公的后代。郑穆公,其后人有孔张,他的支庶子孙亦为孔氏,此为出自姬姓的孔氏别支。见《左传》。

姓氏分布

孔姓最初的发源地之一应该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到孔父嘉的后代因为避祸逃奔到鲁国,并且在鲁国定居了下来,可以是算是孔氏的第一次东迁了。这次东迁意义很大,以至后世鲁地竟成了孔氏繁衍的居住地。

从汉代开始,随着孔子地位的不断提高,孔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显赫的家族。但是,由于官职调遣、战乱等的原因,有许多人从今天的山东、河南向其他省迁徙。

西汉时,孔子襄曾任长沙太守,孔氏还有迁至今陕西的。

东汉时,河北、河南、广东都有孔氏家族的足迹,东汉末孔潜一族在浙江绍兴发展为望族。

北宋末年靖康之变的时候,中原孔氏有一支随宋氏南渡,赐地衢州。

宋、明时期,北方的山西、辽宁等省,南方的江苏、云南、贵州、四川等省都有孔氏之族。

清代以后,孔氏不仅遍布全国各地,而且有不少人移居海外。今天美国、加拿大以及东南亚、西欧一些国家都有孔姓华人。

姓氏名人

孔子:春秋时鲁国陬邑人,名丘,字仲尼。先世为宋贵族。周游各国皆不为所用。晚年返鲁,聚徒讲学,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余人。传曾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定鲁史《春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为儒家学派创始者,其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汉代以后,儒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中国文化的正统。孔子被尊为圣人,历代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等号。今存《论语》,为研究其思想学说之资料。

孔伋:即子思,孔子之孙,战国初哲学家。“中庸”为其学说的核心。孟子曾授业于他的门人,发挥其学说,形成了“思孟学派”。后被尊为“述贤”。有《中庸》。

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学者。孔子二十世孙。勤奋博学,官至北海(今山东昌乐西)相,世称孔北海。有《孔北海集》。

孔巢父:字弱翁,唐代隐士。为孔子之后,少好学。钓珊瑚树,为其隐居徂徕山典故。

孔颖达:字冲远,冀州衡水人,唐代经学家。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到唐代,历任国子博士等职。奉太宗命主编《五经正义》,此书为唐代科举考试的标准。卒谥宪,遗像列凌烟阁。

孔毓圻:孔子后裔,康熙丁未袭衍圣公,清代画家。字钟在,号兰堂。墨兰飞麟,笔秀而劲,深得赵文敏之旨趣。

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曲阜人,清代杰出的戏曲作家。康熙中授国子监博士,迁户部员外郎,后以故罢官。因写《桃花扇》传奇与作《长生殿》的洪昇齐名,称“南洪北孔”。@(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