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良勇:报刊中立漫谈

费良勇

标签:

【大纪元1月17日讯】“我们要保持中立,所以不能刊登民运消息。”“作为媒体要保持中立才能维持生存,所以我们不能刊登批评政府的文章。”

如今,海外华人越来越多,海外华文报刊也相应越来越多,可是,敢于“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华文报刊却越来越少。这是中国的悲哀,中国人的悲哀,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在中共专制日益腐朽没落,行将就木的时代,竟然有报刊说出上面的话来,以“中立”为幌子攀附专制势力,抵制人权民主的声音。可悲可叹,可笑可恼。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本文不逐一分析,只就所谓中立问题粗析一下。

完全不涉及政治和实事新闻的报刊,如科研杂志,医学画报等,是非政治性的报刊,也就谈不上政治上的中立与否。可是,只要涉及政治和实事新闻报道的报刊,是否中立就难说了。在自由民主的国家中,有众多媒体实事求是进行新闻报道,力求在各种政治势力之间保持中立。从读者的角度看,可以认为它们是中立的。

可是,在专制国度里,在受专制控制和影响的地方,我们就不能轻易论证报刊的中立了。凡是自称中立的报刊,通常都不是中立的。他们所说的中立,只是想在专制统治者面前显示自己是“中性”的,因而是“忠心”的,并非在读者面前显示自己的中立性。

举例来说,中共召开十六大,他们可以“中性地”甚至美化地报道若干遍,但是,民主中国阵线召开七大,他们知而不报,这能说是中立的吗?又如,专制统治者所赞助和支持的活动,他们就大幅报道,而对于反专制,争人权的活动,他们就不报道,或者一笔带过,矮化报道。这谈得上中立吗?

有一个杂志,自始自终贯穿一个主线:亲共反美。该杂志闭口不谈中共侵犯人权,却站在中共立场上嘲笑美国人没有人权民主。该杂志却反复强调自己是中立的,无稽至极。

报刊有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大部分功能和内容同政治无关。但就政治性而言,涉及政治和实事新闻报道的海外华文报刊,基本上只能分为三类:亲共刊物,畏共刊物和反共刊物。

亲共刊物包括中共自己办的刊物,被中共收买的刊物,以及附焉权贵的马屁刊物。对中共有利的事,它们就报道,否则,就不报道。追随专制统治者造谣惑众,欺骗人民,是它们的拿手好戏。为了迷惑人民,它们有时也假惺惺批评中共,但实际上是小骂大帮忙。对民运势力,它们总是万般诋毁。

自称为中立刊物者,实际上大都是畏共刊物。它们因为个人利益所在,怕得罪中共,不敢批判专制,揭露黑暗,更不敢报道人权民运消息。它们也深知中共专制来日无多,又怕过分得罪民运势力,所以总用中立的说法来搪塞民运。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所谓反共刊物,是中共的定义。中共总是把反专制,争人权,追求自由民主的刊物,称为反共刊物或反动刊物。站在读者立场上,这些刊物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民运刊物,其宗旨就是反对专制,维护人权,揭露黑暗,宣扬民主,如‘北京之春’,‘争鸣’等。另一类就是真正的中立刊物。它们坚持媒体的中立性和道德性,客观报道各种新闻,既报道专制消息,也报道民运新闻,既鞭笞专制罪恶,也揭露民运问题。中共干了好事,它们就鼓励,干了坏事,它们就批判。对民运,同样如此。如‘德国导报’就是最典型的中立刊物。各种消息都有报道,各种思想都可以交锋。

真正的中立刊物通过新闻报道服务于读者,要尽到媒体的职守和功能,不畏权贵,不恋金钱。真像”无冕之王”,为社会公正而独立行使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之外的第四权—新闻监督权。批评政府和官员是任何时代媒体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做不到这一点,就是偏袒和附庸权势,哪里还谈得上中立?

“民主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国的民运势力虽然目前还不成气候,但毕竟代表了中国和人类的前进方向。希望华文媒体工作者不要惧怕专制淫威,不要自缚大脑,不要缩手缩脚。要拿出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勇气来,突破中共专制对海外华文媒体的围追堵截和威逼利诱,为中国的民主化和长久治安鸣锣开道。

2004年元月十六日写于纽伦堡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名家专栏】你的口罩为什么是中国制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