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时水的妙用

标签:

在运动中,骨骼肌收缩表现出的机械能都来源于体内的化学能,而在化学能向机械能转化的过程中,其效率仅为1/3左右,其余2/3都成了热能。如果仅从产热角度考虑,中等强度的活动所产生的热量可使人的体温在5~8分钟内升高1摄氏度,以此推算,在15~30分钟内体温即可达到致死水平。之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会碰到这种情况,是因为人体内有一个体温调节机制。热量产生后首先遇到的是机体内无处不在的水,水可以充分吸收热量,通过皮肤蒸发及汗液带走热量,使产热与散热保持平衡。

凡事有利就有弊。水分蒸发带走了热量,同时也导致了水分的丧失,并引起细胞内外水分的转移,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有资料显示:

长跑运动员在训练比赛时,水分的丢失可达到2~2.8升/小时;一名足球运动员每次比赛中的失水量可达4~6升,相当于体重的6%~8%。

这些水分的丧失,都可以从比赛前后的体重变化得以反映。由于体内水分的调节作用,我们每失去1%体重的水,即可使血浆容积下降2.5%,肌肉失水1%。当失水量占体重的2%时,心血管系统负担就开始加重,并影响散热速度;达到体重的4%时,肌肉收缩强度下降30%,明显影响运动能力。另外,大量出汗还可造成电解质丢失、血液浓缩、运氧能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为避免脱水带来的损害,在运动中适当补充水分很有必要。专家推荐补充饮水的一般方案为:

①补充低渗液体(糖浓度≦26克/升,盐浓度≦20克/升)。补充这样的液体不影响胃排空,可防止运动时水分在胃内积聚而引起不适。

②补充温度在6~12摄氏度的液体在胃内排空比较快,既可降低体温,又不至于对胃有太大的刺激。另外,补充液体的总量应视运动者的失水量而定。饮水的时间安排在运动前10~15分钟为宜,如果提前太多,运动尚未开始,水分已进入循环会引起尿量增多;如果太晚,或一次性饮用过多(>600毫升),则可能在运动时引起胃部不适。

其余的水量应根据是否可能,在运动中每10~15分钟饮水150~250毫升,以防止血容量下降。另外,“口渴前喝水”也非常重要。因为口渴一旦出现,意味着脱水已经出现,机体纠正起来需要较长的时间。

而运动后大量喝水,则大多成为尿液排出体外,不利于水的利用。

──转自《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亚洲肥胖儿童增加
加拿大最大宗谋杀案开始新一轮聆讯
中秋有吃有玩 饭店烤肉宴
中秋烤肉  要营养、要美味准备食材有秘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