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浪漫之城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讯】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当这支歌同其它九支歌一起代表人类语言和感情,随着飞行器一起唱进宇宙的时候,有谁想过这支名歌是怎么编出来的,怎样唱出来的呢?
  
历史的回音
  
一阵滚滚尘沙在草原上腾卷,一群身着裘皮的吐蕃人唱着古老的藏歌,赶着一群良马,风尘仆仆穿越草原,在翻过最后一架大雪山以后,他们来到了雪山脚下一块两江相会的草滩上,这里水草丰盛,是牧马打野的最好地方,他们需要在这里很好休息一下,明天他们将走进古老的峡谷栈道,把一群良马赶往雅洲府、芦山郡,或者碉门、荣经,换取汉区的边茶。他们在这里用三块石头支起锅桩,用白石夹着火草狠狠撞击,瞬间的电光石火点燃了火草,再把火草送到锅桩内的干柴下,在草滩上点燃了人类文明的第一把火。也许正是这些先驱者支起的第一个生火熬茶烧饭的锅桩,确定了这个地方的历史命运,才有了后来这块地方的独特文化。
  
以后的一千多年中,不间断的有马队从藏区出来,在这里打野后进入汉区;不间断的有马队从汉区驮来茶叶、丝绸等在这里打野后进入藏区,这里被人们称作“打折渚”(汉语的意思是两江相会的地方)。
  
藏族用马换取茶叶的交易在古代叫作“茶马互市”,这条横穿横断山脉的道路就是著名的“茶马古道”。抑或是“打折渚”的谐音,这地方不知何时竟有了一个叫“打箭炉”的名字。这便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康定。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达赖喇嘛奏请打箭炉“交市之事”,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准“行打箭炉市,蕃人市茶贸易”。正是这一纸王命,使康定后来成了西陲重镇,成了藏汉物资文化交流中心,成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清雍正八年(1730年)清王朝在康定依山临山修筑城墙三堵,并在三条进出口处修建了东南三座城楼,分别起名紫气门、南极门、拱宸门。民国十一年,川边镇守使陈遐龄修复东关城门时改紫气门为康定门,亲笔书写“康定门”三字匾额挂在东关城门上,这便是康定溜溜的城。
  
茶马古道,一条大西南的丝绸之路。国内的丝绸、茶叶等商品经过康定从这条路流向印度洋,流向欧洲、美洲,南亚、欧洲、美洲的商品也从这条道上流向康定,流向中国。在康定什么东西都能买到,于是康定有了“小北京”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武汉、康定被中华民国定为全国“三大商埠”,上海、武汉、康定商会被定为全国“三大商会”。
  
雪域高原的罗曼蒂克
  
康定是一个藏汉文化,中外文化的交融中心,她有自己多侧面全方位的立体空间。
  
一种文化在康定形成,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历经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一个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把康定推向一个个高峰。清朝咸丰年间,果亲王允礼、福安康都曾来康定,清末民初赵尔丰、尹昌衡先后经营康定,三四十年代康定被定为西康省会。历史上漫长的茶马互市,清末时的移民,使康定形成了以藏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由于茶马古道的向东南亚延伸,使她与世界文化接下了不解之缘,不少康定人血管里流淌着藏汉人民共同的血液。康定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正是这种独特的康定历史文化孕育了《康定情歌》。
  
《康定情歌》的来源,众说纷纭,各执其是,其中不乏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浪漫情调。但多数人认为该歌曲是由民歌发展而来。一位老人说,他们十几岁时在康定听见的康定情歌不是今天这个样唱的,那时是这样:“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端端溜溜的照在朵洛大姐的门,朵洛溜溜的大姐人才溜溜的好哟,会当溜溜的家来会为溜溜的人……”当时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康定城有一卖松光的藏族姑娘名叫朵洛,长得漂亮美丽,举世无双,康定人称“松光西施”。每天早上她都要上街卖松光,康定人只要听见她叫卖松光的声音,都要打开门窗探出头来,有的是为了买松光,更多的是为了一睹“松光西施”的芳容。康定情歌唱的就是朵洛。这可能就是康定情歌最早的雏型了。

康定的人文是多样的,作为茶马古道上的物资集散地,它必然是多民族的多种文化交流和融汇,作为康定的民歌正是这种交融文化的体现。康定情歌是茶马古道这块沃土上生长出来的高原雪莲,可以肯定在情歌的背后还有许多美妙的传奇故事,有许多浪漫的爱情故事,这是雪域高原的罗曼蒂克,这是人们对康定这座文化古城的理想和梦幻。

──转自《世界旅游网》(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四川泥石流意外五十一失踪人员仍下落不明
组图:八声杜鹃的歌声与美丽的身影
不欢不散 吃喝玩乐过一天
上萌下笑的狗明星表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