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SARS系列报导─心理篇

民众注重卫生保健 但害怕上医院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6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吴素柔台北七日电)令人闻之色变的SARS疫情趋缓,后SARS时代的台湾民众,明显更加注重卫生保健,例如勤量体温、勤洗手、重视营养摄取等,人人变得像养生专家,时时注意身体警讯。然而不少民众也被SARS吓到,因为怕感染而不敢上医院,政府相关单位应予导正观念并研拟配套措施。

如果票选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最具代表性的物品,相信大半民众会选口罩。为防范病毒飞沫传染,大家在疫情高峰期纷纷戴上口罩,不论上医院、逛百货公司、搭乘大众运输、看电影、搭电梯等,人人口罩不离口;打喷嚏、咳嗽时,则不忘以手捂住口鼻。

许多职场也加强戴口罩规定,例如餐饮业从业人员配戴口罩作业,自助餐业者配膳台加设防尘设施,以往口沫横飞的现象改善许多,让饮食卫生多了一层保障。

为使疫情早日远离,“社区防疫行动联盟”在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带领下,推动全民量体温十天运动,获得陈水扁总统和行政院SARS防治及纾困委员会积极回应。

卫生署长陈建仁表示,全民量体温运动希望民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健康自律的生活;行政院SARS防治及纾困委员会防治作战中心总指挥李明亮也说,全民量体温运动的目的,是要建立新的观念和新的社区动员。

勤洗手也是因为疫情产生的另一个全民运动,政府教导民众应依“湿搓冲捧擦”步骤,确实做好手部清洁,以免沾染病毒。这项宣导虽然使得用水量大增,但也让民众养成清洁习惯。

卫生署疾病管制局局长苏益仁就认为,今年的肠病毒疫情较以往缓和,这与民众养成勤洗手习惯也有一些关系。

除个人卫生清洁习惯,SARS疫情让大家更注重环境清洁,譬如懂得使用含有杀菌认证的漂白水进行环境消毒、勤于擦拭桌椅等,这都是因SARS培养的好习惯。

此外,免疫力也是焦点议题,民众除更注重营养摄取、正常作息,中药、草药养生疗法 (如板蓝根、金银花) 让大家趋之若鹜,各种偏方纷纷出炉,凤梨、绿豆、梅子等食品,被认为有杀菌抗SARS功效,造成抢购热潮。

在医院方面,因应SARS疫情,政府积极推动分级照护方案,希望发烧、但无接触史的民众,先到一般诊所就医,不要小病就往大医院跑,改掉“逛医院”陋习,让医疗资源获得更好运用。

除“逛医院”习性外,民众对住院的认知也被要求改进。李明亮表示,SARS病人可能是怕家人、邻居会恐惧,不好意思出院回家,如果要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旅游警示区除名,上述情况会让台湾比较吃亏。

SARS疫情因为医院院内感染达到高峰,让民众变得讳疾忌医,视上医院为畏途。据调查,因为害怕感染SARS,四成六民众不敢上医院看病、拿药或做检查,有些慢性病患或必须开刀者甚至硬撑,差点延误救治时机。

此外,疫苗接种时程也受影响,例如原本三月至五月是日本脑炎疫苗接种集中时期,但这段期间受SARS疫情影响,接种完成率下滑,北部地区甚至减少六至八成。面对秋冬流行的流行性感冒,由于症状和SARS很像,政府因此提早呼吁六十五岁以上的民众,届时一定要配合接种。

面对后SARS时代,有关民众对SARS的知识、态度以及身心症状,“SARS心理健康行动联盟”建议政府应加强宣导SARS的身心卫教,研拟相关配套措施,化解顾虑和恐慌,导正民众观念,避免负面影响,让民众真正重拾正常的生活。

相关新闻
电视专辑: 席卷全球的SARS风暴(上集)
16层普通材料口罩不能有效过滤SARS病毒
自台返德疑似病例证实并未感染SARS
疑患SARS台籍男子违规遭旧金山隔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