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联军军事和宣传攻势两面受阻

【大纪元4月2日讯】(中央社记者陈正杰卡达首都杜哈特稿)美英等国联军在对伊拉克开战三天之内,便一举攻到巴格达城外,但此后攻势就少有明显进展,速战速决的预言并未实现,另外,在胜负具有更大潜在意义的宣传战方面,联军的攻势也遇到障碍。

十二天交火的情况,让人不禁想到,如果伊拉克政权的发言人不是火气十足的新闻部长沙哈夫,而是一位貌美而英语流利的阿拉伯女子,联军如何能够招架?

在伊拉克新闻部的简报中,沙哈夫不论是用英语答复问题,或透过传译解说,都时常让人听得一头雾水。

  尽管如此,他在记者会中提出的各项指控,特别是伊拉克平民死伤的情形,经过获准留在巴格达的媒体报导后,往往成为波湾地区媒体的头条新闻。

较显着的例子,包括三月二十六日巴格达住宅区一起造成十几人死亡的疑似飞弹攻击,和几天之后一起发生在巴格达一座市场的类似事件。

  另一起广受注意的事件,是有七名伊拉克妇孺三十一日在伊南城镇那加福附近的一个检查哨遭美军射杀。这起事件有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记者目睹。

  这些事件广受波湾媒体甚至西方主流媒体的报导,但在杜哈中央指挥部的每日新闻简报上,美国的将领多次以“仍在调查中”轻描淡写带过。对照每次简报开始时突显联军精准打击能力的照片和录影,这样的回应显得格外讽刺。

  联军无法明确交代这些事件发生的情况,让伊拉克政权先声夺人,加深阿拉伯世界对联军未能防范无辜伤亡的印象,结果是使联军赢得伊拉克民心和化解阿拉伯世界反战和反美情绪的努力大打折扣。

  在杜哈采访的纽约杂志记者伍尔夫说,采访这次战争的记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目前伊拉克境内随军采访的记者,每天传回他们所能窥见的局限角度,另一类是在杜哈或科威特等战场周围的记者,每天被喂食不是新闻的新闻。

  确实,随军采访记者所能真正见到的,只是他所配属单位的战况。一旦这个单位遭到攻击,对当时在场的记者来说,可能仿佛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到来。

战争爆发十二天以来,从前线不时传来事后必须更正的讯息,时常就是因为随军采访记者所见的并非对伊战事的全局,甚至不是他邻近的战况的全局。

在伊拉克境内的随军记者不过数百人,而在联军每天采取的军事行动当中,在镜头和记者目光以外进行的部分,很可能远远超过有媒体报导的比例。

因此,诚如中央军区指挥官佛兰克斯所说,地面部队在开到巴格达城外约一百公里处之后未再前进,不代表攻势就停顿下来。

 开战十二天之后,除了伊拉克境内有美军部队这个主要不同点之外,二次波湾战争似乎回归前一次战争的模式。跟十二年前一样,联军目前主要在靠空中火力打击伊拉克目标,为地面攻势预做铺路的工作。

 联军是在两个阶段的行动失效之后,做成这样的调整。第一阶段是在二十日凌晨企图藉巡弋飞弹和空袭一举消灭海珊,第二阶段是所谓的“震撼与摄服”攻势。

几天的猛烈炸射加上地面部队快速进军均未达到使伊拉克屈服的目的,战局便出现目前的相对低潮。

 如果布希政府不因外界的批评而自乱阵脚,联军推翻伊拉克政权的目标,仍然完全有达成的可能,而在增兵之后的下一波地面攻势,很可能是这次战争的关键,只是在战略调整的同时,在宣传战方面,联军也需要拿出更有效的策略,才能扭转目前的劣势。(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