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法拉盛区的温州生意人

人气 13
标签:

【大纪元2月10日讯】(美国之音记者方冰纽约法拉盛2月9日报导) 纽约皇后区的法拉盛是美国华裔聚居的地方。在法拉盛众多的华裔创业者中,来自中国大陆温州的移民表现得格外突出。那么,温州人为什么能够在异国他乡脱颖而出,打开自己的天地呢?美国之音特约记者方冰在纽约专程走访了一些温州生意人,看看他们是如何创业的。

*温州人从小就会作生意*

来自温州的张利1992年来到纽约,他做过路边卖小商品的摊头生意,也帮助过车衣厂送衣服。最后他于1995年在法拉盛闹区开了一家门面不大的中国食品店,叫中国城超市。这家店开出以后,每天顾客盈门,生意做的十分红火。从那以后在这个华人人口7万左右的地区,相继开出了大约6、7家类似的中国食品超市。仅911事件以后,就新开张了至少四家。其中大部分老板都是温州人。张利说,温州人从小就会做生意。他说:“我们一小就知道赚钱、做生意,是一种传统。在国内,没有开放之前,我们温州人就跑内地,到处跑。确实是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在世界各地做生意做得都不错。”

*用钱赚钱*

温州人做生意不同于来自其他地方人。他们的特点是相互帮助集资,使得刚刚到来的新移民也能很快上手。[法拉盛工商促进会]会长傅鹤鸣说,温州人跟上海人一样,比较喜欢用钱来赚钱。每个人的钱是有限的,如果集资的话,就很快可以把生意做起来。同福州人用劳力来赚钱相比,这是温州人的独特方式。

傅鹤鸣说:“比如说有十个温州人,他们每人出一万块就有十万块,那么拿这个十万块来开超市。如果没有集资,一万块连外卖店都开不了。”

*低价位高品质*

张利说,温州人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是集资做生意这种方式能够在他们中行得通、而别的地方的人比不了的特点。另外,张利说,温州人开超市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能吃苦。他说,现代人无论来自什么地方、是什么人,都要吃新鲜的东西。为了使蔬菜水果新鲜,他们每天一早五点钟就去市场看货。

张利:“每天都去看鱼市场啊、哪些新鲜的水果市场啊、菜市场啊,都是一到货了马上就到里面去挑好的。挑好的挑回来我们自己店里卖。他们一般的超市都没有去看的,都是我们挑下来,他们去卖。”

张利说,其次就是价格。一定要保持低价格以吸引顾客。但是这样做有时候也会亏本,可为了抓住顾客,也为了使货源在市场上顺畅流通,又必须这样做。

张利:“有时候这样做几次会刺激一下。哇!这个地方真的便宜,便宜得太离谱了。很多顾客在我们店里买了东西说,啊呀,怎么这么便宜啊,他们简直不相信,怎么这么便宜。 他们脑海里永远会有个这个地方便宜的感觉。”

张利现在同他的合伙人在纽约的皇后区、布鲁克林区、曼哈顿区总共拥有三家超市。

*华人移民迅速增加*

中国著名作家王蒙说过一句话,中国人无论到什么地方,有两样东西不会丢,一是说中国话,一是吃中国菜。[法拉盛工商促进会]会长傅鹤鸣说,华人移民不断增加,使法拉盛的繁荣呈现了两个特点,中国餐馆和中国食品超市快速增加。傅鹤鸣说,1980年时法拉盛的中国移民人数大概只有1、2千人,到90年代初已经达到了4、5万。

傅鹤鸣说:“法拉盛的成长大概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2到85年,法拉盛的商业从那三年从没有到一个基本的标准。所以82到85年法拉盛的华人居民人数从几千发展到三万。”

傅鹤鸣说,那一阶段的移民主要来自台湾。而第二阶段的发展则主要是中国大陆的移民大量涌入。

傅鹤鸣:“90年之后因为中国大陆移民大量来了之后,现在的移民人数大概是7万到8万左右。”

*法拉盛今后将更繁荣*

[法拉盛华人工商促进会]会长傅鹤鸣说,同曼哈顿的中国城相比,虽然法拉盛不在大都市里,但是由于这里地处市郊居民住宅区,有比较多的空地可以发展,未来在美国经济的复苏过程中,随着土地重划、工业区改商业区等城市改造计划的推出,法拉盛的进一步繁荣是可以期待的。

每到周末,法拉盛街道上可以听到上海话、四川话、东北话、台湾话,可以看到不仅来自纽约市各区、而且来自纽约上州、康奈迪克州等邻近各州的华人都开着车到法拉盛中国食品超市来购物。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各种年货和贺年商品把法拉盛打扮得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亲临当地看到这种车水马龙的景象会让人惊叹中国人对吃无论何时何地永远不会马虎。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温州净光塔发现舍利子 为唐代禅宗玄觉大师真身
美众院拟提案 重启对中共公安部鉴定中心制裁
菲总统称需加强抗共 白宫重申对菲铁杆承诺
关心加州选举诚信 EIPCa总裁谈诉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