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历史人物:书法家欧阳询

font print 人气: 5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讯】欧阳询(公元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世称欧阳率更。
  
虞世南说他 “不择纸笔,皆能如意 ”。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 》就是其隶书作品。他的书法,以隶书为最。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贴》体势纵长,笔力劲健。墨迹传世,尤为宝贵。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父子均名声着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颖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

欧阳洵以楷书名,其实他的行书也很出色,其中以《梦奠帖》为最佳。
  
《梦奠帖》全称《仲尼梦奠帖》,七十八字,无款,但流传有序。郭天锡在跋中曰:“此本劲险刻历,森森然如武库之戈戟,向背转折深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第一书也。”

(资料来源:国学网络)(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敦煌莫高窟现存洞窟半数以上为隋唐创建,这些洞窟内至今仍保留着大量以“经变”与供养人为主的壁画,或叙述佛经故事,或描绘供养人物,与前代偏重佛本生及说法图有所不同,光彩焕然,驰誉中外。欢快明亮的气氛,代替了阴森悲惨的情调。围绕着经变内容的描绘,穿插了宴饮、阅兵、行医、旅商、农耕等生活场景,简练真实而富有情趣。
  • 唐代的墓室壁画,亦随着帝王厚葬之风的发展,规模和艺术水平均令前代望尘莫及。特别是乾陵内章怀太子李贤墓、永泰公主李仙惠墓、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壁画,篇幅宏大,布局严谨,内容丰富,如驯豹、客使、宫阙、宫女、伎乐、马球等宫廷奢逸生活内容,皆在画面上一一展现,反映了王室贵族至死仍迷恋人世的荣华富贵,希图死后继续穷奢极逸。
  • 此帖无款,传为虞世南书,亦有人认为是旧摹本。纸本,行书18行,共222字。
  •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字,故世称“虞永兴”,享年八十一岁,赐礼部尚书。
  •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凡二石,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 塔下。前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书,21行,行42字。后石为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书,20行,行40字,文右行。
  • 《晋祠铭》全称《晋祠之铭并序》,唐太宗撰文并书。碑高195厘米,宽120厘米。碑额高106厘米,上刻“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飞白书九字。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八月刻,碑现存山西太原晋祠贞观宝翰亭内。此碑行书28行,行44字至50字不等。
  • 十二颗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子目前在山西省阳城县一处唐代古寺--海会寺展出,随同展出的还有用于安放舍利子的中国大陆国家级文物舍利宝帐、金棺银椁,及与舍利子共同出土的三彩护法狮子、三彩南瓜、金莲花、菩提树、石碑等珍贵文物。据中通社报导,佛祖舍利展出时间将持续到十月底,这十二颗舍利子历经一千多年历史沧桑,形状各异、极其细小,并且呈现灰白色色泽,它们全部属于三舍利(骨舍利、指骨舍利、碎身舍利)中的碎身舍利。 
  • 起居注是官名,起居注官记载帝王言行的档册,就叫做起居注册,是一种类似日记体的史料。其体例起源很早,周代已设左史、右史之职,汉武帝有禁中起居注,唐代有创业起居注。
  • 中国书法史上,以行书刻碑的首创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便是行书入碑的代表作。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的鼎盛,而且李世民身体力行地倡导书法,促使唐代书法成为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他亲自为王羲之写传记,不惜重金搜购大王墨迹三千六百纸。
  • 《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徵 撰文,欧阳询书。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此碑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楷书24行,行49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