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书法史论之魏碑

font print 人气: 1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讯】考察汉字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它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有新的字型体式推出,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这种独特的字体更新机制是汉字历数千年而长葆青春的重要原因之一。

  甲骨文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汉字,锲刻在龟甲、兽骨上。其后由于需要将文字铭诸钟鼎以垂久远,载体的材料变了,书刻的工具、手段变了,字体也就一变而为金文古籀大篆。嬴政统一六国,要求文字[书同文],于是小篆出。但小篆书写速度慢,不便日常应用,因而同时又出现秦隶。进入汉代,秦隶获得飞速发展,进一步演化为汉隶、汉简(汉隶的快捷写法,相当于与楷书配套的行书)、章草(汉隶的草书体)。但这并没有完全满足人们对文字的要求,所以到了汉末,今隶(即楷书)、行书、今草又先后交错着应运而生。

  从上述汉字形体流变的过程来看,汉代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关键时期,篆、隶、楷、行、草各体都在这个朝代使用。从艺术角度讲,汉代是诸体纷呈、五彩缤纷的书法博览会;但从实际应用角度说,这种少见的繁荣景象正意味着激烈的竞争和淘汰。

  楷书,在这场竞争和淘汰中被人们最后选中,虽然它诞生较晚——文献记载说汉末王次仲作楷则,但王的字并没有流传下来,我们能见到的比较可信的早期楷书作品是三国时钟繇的书迹,钟生于后汉,说他是汉人也未尝不可。

  楷书要替代隶书而成为新的规范字体,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一要保持隶书严谨、规范的特点,否则便不能进入社会书面语言交际;二要比隶书简捷,三要比隶书更易于进行美的追求。楷书正是占据后出的优势,得以对照隶书的不足,充分地按照这三个条件塑造自己而取胜的。

  那么,为什么楷书成为标准的汉字通行字体之后,一千多年,没有再产生出什么新的字体来取而代之呢?这种现象说明楷书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完备的高度。

  楷书首先对大篆、小篆、汉隶、汉简、章草等各书体的笔画进行高度的概括,提炼出一套极为精简的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和提、折、弯、钩等几个常用的笔形,做到以简驭繁而又基本不失原造字之旨。进一步,楷书还确立了各种笔画的标准形态,使得汉字的形体空前规范。尤其在笔画的穿插、组合和各类偏旁的结构方面,楷书做得相当精密、合理。如独体字的方、圆、长、扁、斜结构,合体字的左右、左中右、上下、上中下、左右下、上左右、左上下、上下右、全包围、半包围结构的平正、斜倚、均衡、交错、揖让、避就等等关系,都各有其法则,既合乎科学性的要求,也合乎艺术性的要求。应当承认,楷书是长期使用汉字实践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

  汉字形体流变到楷书,确已长期固定。但这种固定只是一种抽象形制的固定,至于落实到书写,则又是另一回事情。譬如人类五官的位置、构造久已不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千人一面。正所谓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

  楷书形成初期,大家都围绕改革隶书进行探索,前提一致,成果也必然相差不远。所以,钟、王的小楷颇相近卜大、小二爨相,去无几,北魏各类刻石的笔画、结字都有明显的共同点——这就是时代的共性。

  然而,每个人的教养、学问、阅历、识见、品格、情趣以至于书写习惯有所不同,写出的字也必然不会一模一样。有人的楷书以平正见长,有人的楷书以雄奇著称,有人的楷书以典雅得誉,有人的楷书以秀丽邀赏。——这又是艺术的个性。

  在北魏前后的这一时期中,楷书的时代共性是强烈的,艺术个性又是千姿百态的。它们构成了中国书法史上楷书的第一个高峰——魏碑。时代经隋至唐,楷书又出现了另一高峰——唐楷。这都足以说明楷书并非一千多年静止不变。

  相对魏碑来说,唐楷是一个进步。但是由于随着唐楷而来的[馆阁]之风愈刮愈烈,由宋元至明清,人们对馆阁体的逆反心理逐渐加强,遂有了清代碑学的反思,有了尊魏卑唐之论,人们开始回头向魏碑去寻求营养。平心而论,魏碑古拙简朴的逸趣确为法度精严的唐楷所缺乏。人们的追求从唐楷转向魏碑,说明魏碑的艺术魅力含蓄深厚,在过去尚未被全部发现和认识,是一座沉睡了几百年的宝藏。降至于今,书界似乎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在写了唐楷之后,如不再加上魏碑的器宇,便不能脱俗,便不够层次。这固然与包世臣、康有为等人的大力倡导有关,但恐怕主要还是因为魏碑本身确有唐楷不可及处。

  北魏楷书墨迹传世绝少,容易得见的是碑碣、墓志、摩崖、造像记等石刻文字,其中尤以墓志为多。由于魏碑书体肃穆端严,非常适合书写碑碣、墓志,所以直到隋唐,还有一些人仍延用魏碑体写碑志。

──转自《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书,心画也。”由此,“君子小人见矣”。书,即书法,字迹,这是从一个人的笔迹可以了解其品性。古人杨雄也许没有想到,他的这一见解到了今天已发展成为一门学问----笔迹心理学。
  • 善化中兴街上有一老字号仁德中药房,自开店迄今已传到第六代,此外,店内还有两本药签本,以俊秀的书法写成,历史约有百年,记载各式中药配方,药方的搜罗相当完整。
  • 暑假里,新竹市港南国小林佾鸿老师与张玉怡老师,负责举办育乐营活动。张玉怡老师还鼓励女儿、儿子来学校当助教。张老师的女儿是大学的篮球校队,小儿子学美工,帮忙带绘画班、书法班,一场热闹滚滚的育乐营就此展开了。
  • 古诗书法欣赏
  • 本卷卷首题:“书谱卷上。吴郡孙过庭撰”,卷尾题:“垂拱三年写记”。内容主要为书学体验、书谱撰写要旨及学习书法的一些基本原则。
  • 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以毛笔并通过字的结构、章法、墨法、书体来表现汉字的艺术。它是中国文字在书法家审美观的长期运用和发展中形成的特有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 壹、基本常识
  • 董其昌是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卒于明毅宗崇祯九(1636)年,他字玄宰,一字元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上海松江)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