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国际时事分析:伊战打不打美国陷两难

标签:

【大纪元1月20日讯】(中央社记者刘坤原华盛顿特稿)美国在击垮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将目标锁定伊拉克海珊政权,美国国会并于去年十月十一日授权布希总统对伊用武。目前美国在波斯湾地区已集结重兵,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不过布希却在最近一次谈话中表示“必要时将与人民沟通”,显然他已注意到国内反对攻打伊拉克的“杂音”。

最近逐渐浮现且有蔓延之势的主要“杂音”是:美国在国际上,特别是在联合国,已做了充分及有效的沟通,在战地前线也已做了强力部署,但在后方,也就是在自己的家里,是否已做了万全的准备?譬如说,如果海珊派人在美国本土施放大规模毁灭性生化毒气或病菌,美国可有应变之道?

反对攻打伊拉克人士目前正在美国全国进行串连,全国已有三十多个市议会通过决议,反对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其中包括费城、巴尔的摩、西雅图等知名城市。上网支持“SAYNOTOWARINIRAQ”活动的人数直线上升。

约三万名反战人士(警方数字),利用黑人人权斗士马丁路德诞辰纪念假日的前夕,于十七日齐集华府国会前示威抗议,要求布希总统学习马丁路德的反暴力精神,停止对伊拉克用兵准备。十七日也正是九一年波斯湾战争开战十二周年纪念日,许多当年参战老兵扶老携幼,冒着大风雪,在华府市区游行,然后到国会前静坐示威。主办单位说,大风雪让许多人无法前来,原先登记参加游行的人数超过十万人。在各类示威标语中,最显着的是“流氓国家不是伊拉克,而是美国”、“该解除武装的不是海珊,而是布希”。

美国一名战略及反恐学者贝兹最近在著名“外交事务”双月刊撰文指陈,把海珊逼到死角,他不会像南斯拉夫前强人米洛塞维奇一样束手就擒,甘心被送到国际法庭受尽屈辱,他会尽全力反扑,同归于尽。

他引述国防部科技评估办公室一九九三年所做的一项研究结论指出,一架飞机在良好天气的条件下,在华府地区上空绕一圈,施放炭疽病菌烟雾,可杀死一百万至三百万人。就算十年后的今天医学已较发达,打个大折扣,算一成就好,也要死上十几万人,是九一一恐怖攻击死亡人数的三倍以上。

贝兹说,炭疽热已是大家较熟悉的病菌,谁知道海珊这个流氓头子现在又发明出什么“新产品”,而这些东西要带进美国更是轻而易举,美国政府可曾教过老百姓,万一白粉从空中飘下来,要怎么办?往那里跑?如何应付?政府是否准备有足够的防毒面具?有无足够疫苗或抗生素?医护人员本身是否已先注射疫苗?

贝兹是哥伦比亚大学战争与和平研究所所长,也是美国对外关系会议资深副研究员,曾任恐怖主义研究国家委员会成员,其著作等身,所言应非危言耸听。

美国当初未能一鼓作气,顾虑太多,给了海珊足够的时间发展生化武器。布希一再强调,凭海珊的“流氓作风”,大规模毁灭性化学或生物武器应已制造一堆,只是联合国检查人员还没查到或查不到而已。的确,生物武器是眼睛看不到的细菌,不像核子武器从高空就可以照相侦测。不过布希越确信,老百姓听得就越毛,反战情绪就越普遍。

目前派驻波湾的军人家属,已联合一九九一年参加波斯湾战争的退役军人,展开反战宣传。他们要求布希总统保证他们的孩子不做无谓的牺牲,他们宁愿在炮火下壮烈成仁,也不愿当海珊的白老鼠。

除了担心海珊在美国本土发动同归于尽式的生化攻击外,反战人士的诉求还包括美国经济景气一直起不来,失业率持续上扬,一旦开战,油价飙涨,股市崩盘,对低迷的经济不啻雪上加霜。而即使战事顺利,速战速决,伊拉克战后重建对美国而言也将是一个无底洞。若不幸战事陷入胶着,或如反战人士预料,海珊在以色列、科威特、沙乌地阿拉伯等邻近国家,乃至于在美国本土使用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则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打完这个“流氓”,另外两个“流氓”打不打?其实美国民众对趁火打劫、借机勒索的北韩印象更恶劣。海珊起码还接受联合国节制,金正日则摆明“谁怕谁”。如果称攻打伊拉克是“为正义而战”,那对我行我素、不理国际游戏规则的北韩,更应是师出有名。但是,这样一个一个打下去,美国经济受得了吗?

反战人士的另一诉求是,至目前为止,美国对伊拉克的指控还停留在“恶名昭彰但查无实据”的阶段,美国若遽尔出兵,将落人师出无名之口实。

“九一一”已过了一年多,当初全国同仇敌忾的气氛已渐淡,何况元凶宾拉登及其组织已被摧毁,塔利班政权也被推翻,美国人觉得已讨回公道。海珊政权虽然“流氓”,但它毕竟与打代跑的盖达恐怖组织不同。盖达躲得起来,让美国人找不到,海珊政权就办不到。正如贝兹所说,流氓国家与恐怖组织最大的不同是,恐怖组织无所不在,但你却无法与它联络;流氓国家虽然无赖,但却有回邮地址。这正是让布希头痛而犹豫的痛点。(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朝威胁上升 美在亚洲加强安全伙伴关系
印尼拟对中国商品征收最高200%进口关税
世界最大规模海军演习登场 剑指中共
英国对华销售军备相关物品 专家示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