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实际储蓄的崩溃导致了大萧条

人气 89

【大纪元2024年07月12日讯】(英文大纪元专栏作家Frank Shostak撰文/原泉编译)美国著名的货币主义者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指责,是美联储的政策导致了1930年代的大萧条。弗里德曼认为,美联储未能向银行系统注入足够的储备金,来防止货币存量的崩溃。弗里德曼认定,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彼时的M1,在1930年3月为263.4亿美元,到1933年4月下降到190亿美元,降幅达27.9%。

1930—1933年美国M1货币供应量。(数据来源:美联储经济数据/FRED)

弗里德曼认为,由于货币存量崩溃,经济增长也随之崩溃。到1932年7月,工业生产同比下降了31%以上(见下图)。此外,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也同比大幅下降。到1932年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下降了10.7%。

1929—1932年工业产值变化(同比百分比)。(数据来源:美联储经济数据/FRED)

是否有可能是美联储未能提高货币供应量导致了经济增长的崩溃呢?如果是这样的话,货币应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动因,经济增长需要货币扩张的整个概念给人的印象是,货币以某种方式维持着经济活动。

美国经济学家穆雷‧罗斯巴德(Murray Rothbard)写道:“货币本身不能被消费,也不能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作为生产者的商品使用,因此,货币本身是没有生产力的;它是僵尸股(Dead Stock),什么也不生产。”货币的主要功能只是充当交换媒介的角色,并不维持或资助经济活动。

通过发挥交换媒介的作用,货币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流动。此外,在自由市场的框架内,不存在钱“太少”或“太多”的问题。只要市场能够出清,就不会出现货币短缺的情况。

因此,一旦市场选择了一种特定商品作为货币,该商品的既定存量将始终足以保证货币所提供的服务。

美国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认为:

“由于市场运作趋向于确定货币购买力的最终状态,使货币供求达到一致,因此货币永远不会过剩或不足。……货币提供的服务既不能通过改变货币供应来改善,也不能修复。……整个经济中可用的货币数量,总是足以保证为每个人提供货币所能够提供的一切。”

实际储蓄池与大萧条

我们认为,正是实际储蓄池的下降导致了1930年代的经济萧条。这一下降是由于美联储之前的货币宽松政策造成的,仔细研究历史数据就会发现,美联储实际上是在推行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重振经济。

美联储持有的美国国债说明了货币注入的程度,1929年10月,美国政府公债持有量为1.65亿美元,到1932年12月,持有量跃升至24.32亿美元,增幅达1,374%(见图)。

1929—1932年美联储持有的美国国债。(数据来源:美联储经济数据/FRED)

此外,三个月期国债收益率从1931年4月的近1.5%,降至1931年7月的0.4%(见下图)。美联储采取货币宽松政策的另一个迹象是,10年期国债与3个月期国债收益率之差扩大。利差从1930年1月的0.04%增加到1931年9月的2.80%。(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表明货币政策宽松)。

1931年美国3个月期国债收益率。(数据来源:美联储经济数据/FRED)

1930年至1933年期间货币存量的急剧下降并不表明美联储没有尝试注入货币。相反,货币存量的下降是由美联储过去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实际储蓄池萎缩的结果。

因此,收益率差从1920年10月的-0.67%扩大到1924年8月的2.00%。同样,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表明货币政策宽松。

美联储的立场发生逆转,收益率差从1924年8月的2.00%下降到1929年5月的-1.45%,导致货币泡沫破裂(见下图)。

1920—29年间10年期国债与3个月期国债收益率之差。(数据来源:美联储经济数据/FRED)

除此之外,在大萧条之前的某些时期,货币注入规模巨大。例如,M1的年增长率从1921年9月的-12.6%上升到1923年1月的11.0%。随后,年增长率从1924年2月的-0.4%加速到1925年2月的9.8%。这种大规模的货币注入相当于以无物换取有物的大规模交换。

大量的注入货币导致实际储蓄从财富创造者转向在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出现的各种非生产性活动,这种实际储蓄的转移导致了储蓄池的枯竭。

只要实际储蓄池不断扩大,并且银行急于扩大信贷,非生产性活动就能继续繁荣。每当“凭空”产生的大量信贷使财富消费的速度超过财富生产的速度时,实际储蓄的流动就会停滞,实际储蓄池就会开始下降。

随之,经济活动的表现开始恶化,银行的不良贷款开始积累。对此的回应是,银行“凭空”减少了贷款,这反过来又推动了货币存量的下降。请注意,实际储蓄池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储蓄维持着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就业的个人的生活)。

银行贷款在1930年1月同比增长2.7%后,到1933年3月大幅下降了29.0%(见图)。

1930—1933年银行贷款的变化(同比百分比)。(数据来源:美联储经济数据/FRED)

现在,当贷款完全由储蓄支持时,在贷款到期日,这些钱将归还给原贷方。假设,鲍伯向银行贷了100美元,他将在到期日向银行偿还借款和利息。

银行将会把100美元连同在收取了手续费之后的利息转交给出借人乔。这笔钱绕了一大圈后又回到最初的出借人手中。相反,当“凭空”产生的信贷在到期日返还给银行时,就会导致货币从经济中撤出,即货币存量下降。其原因是,由于这笔信贷是“凭空”产生的,因此没有原始储蓄者/出借人。(再次强调,储蓄不支持这里的信贷。)

请注意,经济萧条并不是由货币存量的崩溃引起的,而是由于之前的货币注入导致了实际储蓄池的萎缩。货币存量的减少是实际储蓄池减少的结果。请再次注意,实际储蓄池的减少是由于中央银行之前的宽松货币政策引起的,反映了财富创造过程的减弱。

因此,即使中央银行成功地防止了货币存量的下降,但如果实际储蓄池在下降,这也无法防止经济萧条。

那些认为通过货币注入可以防止经济萧条的评论人士认为,这种注入会加强总需求。有人认为,随着总需求的增加,总供给也会随之增加。然而,如果没有不断扩大的实际储蓄池来加强和扩大基础设施,就不可能增加商品和服务的供应。不可能无中生有地增加什么。

结论

与普遍的观点相反,经济萧条并不是由货币存量的大幅下降造成的,而是由实际储蓄池的枯竭所致。这种消耗是由于之前的宽松货币政策造成的。收紧货币政策可以遏制实际储蓄池的枯竭,从而为经济复苏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

弗兰克‧肖斯塔克(Frank Shostak)博士是米塞斯研究所(Mises Institute)的学者。他的咨询公司“实用奥地利学派经济学”(Applied Austrian School Economics)提供对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的深入评估和报告。他曾在比勒陀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Pretoria)和威特瓦特斯兰德大学(Witwatersrand University)商学院(Graduate Business School)任教。

原文:The Collapse of Real Savings Caused the Great Depression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立场。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名家专栏】国家和家庭都需要有储蓄意识
通胀对谁冲击大?专家评估美国家庭生活现状
【名家专栏】停止资助21世纪的“纳粹”
美国人因高物价不开心 经济学家却担心通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