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故事

宽恕不是埋藏怨恨 而是不生怨恨

广博的心胸满溢深邃的慈悲,能不让自己活在福地吗,能不受上天的赞许祐护吗?!(Shutterstock)

在十七世纪的一次战役中,丹麦与瑞典两国交战激烈,丹麦得了胜利。战争方息,一位丹麦士兵坐下来,打开他的水壶准备解渴。就在这时,一声哀嚎打破了寂静,他转头望去,发现不远处有一名重伤的瑞典士兵正睁大眼睛注视着他手中的水壶。

丹麦士兵心生怜悯,他站起身来,走向那名瑞典士兵,轻柔地说道:“你更需要这个。”他将水壶递到对方的嘴边。岂料,就在这一刻,瑞典士兵竟突然挥舞长矛试图刺伤他,攻击偏了方向,只轻微擦伤了丹麦士兵的手臂。

丹麦士兵震惊于这突如其来的偷袭,他叹息说道:“嗨!你竟然如此回报我。本来我想把整壶水都给你,现在只能给你一半了。”即使在被背叛之后,丹麦士兵仍然选择了分享他仅有的水。

最终这件事传到了国王的耳朵里。国王对这位士兵的宽恕和仁慈感触深刻,便特别召见了他,问他为何没有在对方攻击他之后取其性命。丹麦士兵悠然回答:“我不想杀害一个受伤的人。”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宽恕和高尚的品德。

在瑞典士兵的忘恩负义之后,丹麦士兵仍然不改宽宏大度,他不仅一次,而是两次选择了宽恕。这样的情操,在残酷的战争上和敌我的厮杀中,尤为珍贵和感人。他的行为在残酷无情的战场上点燃了人性光辉。

我们的日常中,虽然不似战场的残酷无情,但是与人的频繁互动中,随时随地也都遗留下许多摩擦的“毛球”。例如:你损我一句,我酸你二句;你给我穿小鞋,那我就给你造个路障。古人说人与人相交“投桃报李”,现代人则不少见“口蜜腹剑”,但是,结果又如何呢?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的感受,人际关系恶劣,自在舒畅的内心世界也蒙上阴影。

故事中的丹麦士兵在面对忘恩负义之举仍旧能够无私地给予宽恕,具有这种美德的人具有超凡的慈悲心和深厚的内在智慧。他们流露宽大的理解和怜悯,来自别人的怨恨与袭击,伤害不了他;在自己心中,遭受背叛的怨恨,也没有滋生的余地。这不仅有助于修复破裂的关系,也给予自己个人内心无边的平和的天地,乐活无碍无忧 !

真正的宽恕不是埋藏怨恨,而是不生怨恨!广博的心胸满溢深邃的慈悲,能不让自己活在福地吗,能不受上天的赞许祐护吗?!

彼此互勉:世间这样的人诚属难得,但给予我们向上成长很大的鼓舞!) @

责任编辑:方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