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 去风险是趋势

人气 1287

【大纪元2024年06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程静、骆亚采访报导)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征临时反补贴关税,最高达38.1%,中共商务部抨击欧盟“一意孤行”。分析认为,中共并不希望打贸易战,这既影响中欧贸易,也使中国经济雪上加霜,但北京若不遵守贸易规则,欧盟去风险是个趋势。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欧车企股价下跌

周三(12日)欧盟宣布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加征暂时性反补贴关税,在受调查的中国3大汽车集团中,比亚迪将被加征17.4%,吉利汽车被加征20%,上汽集团因配合调查度低,将被加征最高额38.1%关税。

欧盟说,如果与北京当局的讨论未能达成有效解决方案,这些暂时反补贴关税将从7月4日起征收。

欧盟对各国进口车的一般关税税率为10%,加征这批反补贴税将使中国电动车出口到欧盟的关税成本增达27.4%至48.1%。

根据路透社基于2023年欧盟贸易数据的计算,这相当于汽车制造商在国内需求放缓和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增加了数十亿欧元的额外成本。

不过,只有在按照世贸组织规则须进行的欧中对话到7月4日无果的情况下,才将临时征收这一关税。

周三,受加征关税消息的影响,欧洲一些最大汽车制造商的股价下跌。STOXX汽车制造商指数最后下跌0.4%,此前曾一度下跌1.6%。

按德国蓝筹指数,大众和BMW下跌约1%~1.8%。德国豪华制造商保时捷控股由于除息交易,股价下跌超过7%。

杰富瑞(Jefferies)分析师菲利普‧霍乔斯(Philippe Houchois)表示,德国汽车制造商正受到“报复恐惧”的打击。

去年10月,欧盟针对中国输入欧盟市场的电池电动车(BEV)展开反补贴(anti-subsidy)调查,依规定须于13个月内调查完毕,启动调查9个月后并可对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电动车施加暂时性的反补贴关税。

此前欧盟主席冯德莱恩警告过多次,如果北京未能对欧企提供公平的市场准入,欧盟准备好动用一切可用的贸易工具来保卫其经济,“世界无法吸收中国的过剩生产”。

北京会还手吗?分析:不希望打贸易战

中共商务部当晚抨击称欧方“一意孤行”,扬言将密切关注后续进展,并将采取一切措施,捍卫中企权益。

对于北京的反应,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教授孙国祥12日对大纪元表示,如果只是对一些既有欧盟产品做出象征性的关税提升,可能还不足以开启所谓中欧贸易的关税战。

“原因在于,北京不希望跟美欧两线作战,拜登总统已经对中国电动车提至百分之百的关税,那如果它又在欧盟进行同样的拉高情形,可能会导致自己更受伤害。”

孙国祥说,但是如果要变成所谓的贸易战或者中欧贸易战情形,第一枪一定是北京做出非常强烈的反应。“但是我个人认为它会拿捏,原因还是在于中国的‘一带一路’或是中欧班列等等,它大致上还希望进行中欧贸易。”

“换言之,如果这个厮杀很惨重,可能所谓的‘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的意义全部都不在了,因为根本没有什么货物要运了。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还是会做出全盘的思考跟因应。”

近期中共商务部相继在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地召开中资企业座谈会。中共官喉新华社发文呼吁中欧双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避免贸易摩擦失控升级,倡导合作共赢。

报复一阵子?影响中欧贸易 中国经济也雪上加霜

孙国祥表示,目前看来应该非常明确,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升高,那当然就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一个雪上加霜的情况。

“原因就是中国整体的经济,特别是所谓的出口部分,就目前而言很大的一部分都是依赖所谓的新能源汽车或电动车,还有像是光伏电板、电池等等都有倾销的情况。”

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已经在下降。据中国乘用车协会(CPCA)数据显示,5月中国新能源车(包括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出口年减4%,季减18.8%。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汽车出口比重为24.8%,较去年同期罕见下降6.8个百分点。

整体而言,5月乘用车出口量较4月的历史新高下降9%至37.8万辆。而中国国内汽车销量继4月下降5.8%后,又下降了2.2%。

此时欧盟加征关税,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助研王绣雯12日对大纪元表示,这将降低中国电动车在欧盟市场的竞争优势,但是加征关税后的电动车售价,应该还是比欧盟生产的电动车或燃油车便宜。

其次,“中国车企原本寄望以扩大外国市场,来舒缓其国内市场过度竞争之压力,如果欧盟加征关税造成中国车企无法扩大海外市占率,不仅可能引发中国车企倒闭潮,也可能让恶化中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

因此,王绣雯认为,北京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极可能严加报复。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战将越演越烈。

他说,另外一个影响是,“如果因为加征关税、中国车企倒闭而引发大量失业潮,北京政府可能会加强社会维稳,但这也会给中南海有借口批判习近平,最后大概是李强背锅下台。”

不过,王绣雯也说,“中欧贸易战可能不会持续太久,欧盟不会全面封杀中国电动车在欧洲销售,中国(中共)则基于科技、外交等需求,对欧盟经济报复一阵子之后就会恢复欧洲商品的输入。”

“所以这些都会导致中国整体目前的经济,可能今年的出口部分都会产生一些衰落,或者数据降低的情况。”

中国对欧投资持续下降 欧盟将继续去风险化

欧盟从2023年开始积极推动“去风险”,欧中贸易已产生变化,欧盟在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而中国仍需要欧盟提供先进科技等资源。

王绣雯认为,欧盟“去风险化”还是会积极推进,毕竟这是攸关经济安全的问题。

中国对欧洲的投资也在下降。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及荣鼎集团上周四(6日)发报告指,中国去年对欧洲直接投资仅68亿欧元,比前一年减少3亿欧元,再次刷新2010年以来的最低。

而对电动车及其供应链的投资比重最大,2022年占了中国对欧洲投资金额的41%,去年更提高至69%。

但是,报告说,在中国企业财务转弱、欧洲国家对中资管控增加,以及中欧贸易关系紧张,迫使中国企业重新权衡在欧洲市场的发展机会等因素影响下,预计中国对欧洲的投资持续在低迷状态。

至于欧盟加征关税对中共政治方面的影响,孙国祥认为,“现在影响不是太大,原因就是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内部的地方债务问题,消化所谓的过剩房地产可能是更火烧的问题。”

“反而我个人认为(电动车部分)是可以凝聚北京政权的某种合法性跟正当性的来源。所以房地产部分就是发自中国内部的供需问题,可能才是对北京政权更大的伤害或更大侵蚀的来源所在。”

上周日(9日)欧洲议会为期四天的选举结束,中右翼和极右翼政党获胜。孙国祥认为,这代表欧洲整体对于经济上的民族主义升高,对于欧中之间经济关系,未来摩擦可能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房夏焥#

相关新闻
欧盟对哪些中国商品展开调查 一文看懂
欧盟对中国进口“赖氨酸”展开反倾销调查
欧盟本周将披露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欧盟将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在华车企受影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