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反击中共的商业霸权

人气 764

【大纪元2024年06月11日讯】(英文大纪元专栏作家Stu Cvrk撰文/信宇编译)众所周知,共产主义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包括国内房地产市场、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等。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报导,中共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严重危机之中,遭受了重大打击,最为外界关注的就是中国恒大集团(Evergrande Group)于今年1月破产清算,该集团曾在2018年被列为“全球最有价值的房地产公司”。另一家房地产巨头碧桂园(Country Garden)曾是中国最大的住宅建筑商,去年10月拖欠债务,今年2月被债权人提出清算申请,亦陷入财务困境之中。

同样,由于中共政府在2022年实施了严厉的COVID-19病毒清零措施,扰乱了中国经济,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也已枯竭。

极权执政的中共政权还实施了新的《反间谍法》,这让那些开始实施脱钩(decoupling)措施以减少对中国经济依赖的外国投资者感到寒心。外国投资者的这些措施包括将生产和制造企业从中国转移到其它国家。就连欧洲各国也加入到了脱钩的行列。不过,他们更倾向于使用“去风险”(de-risking)这个更柔和的措辞,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于2023年1月创造了这个术语,这意味着欧盟在平衡与中国的贸易方面要采取更加细致入微的方法,包括外交谈判。

然而作为第三条腿的中国出口经济情形又如何呢?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世界各国正在注意到中共政权持续使用重商主义做法,通过政府补贴来压低外国供应商的价格,从而给予中国生产商不公平的贸易优势。

本文就来看一看中国的重商主义和西方最近的一些反击措施。

什么是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欧洲文艺复兴中期至19世纪末兴盛起来的一种贸易经济体系。重商主义的目的是民族主义的,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贸易管制使出口最大化、进口最小化,从而积累财富和权力。贸易顺差是衡量重商主义实践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准,因为在实际层面上,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向其它国家出售的国产商品多于从外国生产商那里购买的商品。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政府往往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关税、操纵有利于国内产业的法规和税法、剥削廉价劳动力(包括通过奴役),以及政府直接补贴国内产业以削弱外国竞争等。后一类措施包括使用军事力量(主要是海军)来确保向海外目的地运输和出口货物的安全。

中国特色的重商主义

美国及其西方盟国误以为,当中国于2001年12月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后,中共政权就会改善其重商主义做法。作为这个进程的一部分,中国获得了美国“最惠国待遇”,这为所有世贸组织成员提供了其贸易伙伴给予的最佳贸易条件,包括最低关税、最少贸易壁垒和最高进口配额(如果有的话)等。

在获得这些世贸组织成员待遇的同时,中共政权却违反了《入世议定书》(Protocol of Accession)的条款,通过政府补贴(包括定向贷款、税收减免和禁止在中国成立独立工会组织等)继续其重商主义做法,同时拒绝提供有关监管经济活动的中国法规和法律的透明度。

自1972年2月中美两国共同签署历史性的《上海公报》、中国向世界“开放”以来,中共欣然接受、改造并延续了西方重商主义的做法。

以下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商主义的几个典型例子。

经济战

中共动辄利用经济作为武器,打击任何威胁其核心利益者。这包括对支持香港民主运动或反对新疆和西藏持续种族灭绝的国家和公司实施歧视性的、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定的制裁和禁运。

联邦调查局(FBI)是这样描述中共对美国和世界持续进行的经济战的:“(中共)利用其法律法规使外国公司处于不利地位,而使本国公司处于有利地位。”

经济间谍活动

中共扩大了其下属机构统战部的任务,将对外影响行动包括在内,其中包括与国家安全部密切协调,以协调间谍行动。其重点是窃取技术诀窍和商业秘密,使中国工业超越外国竞争对手,成为世界上的主导供应商。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023年报导,中共的间谍活动针对10个关键性工业领域,包括航空航天和航空设备、医药开发、纳米技术、生物工程、人工智能、软件技术等。

合资企业知识产权盗窃

根据中共法律,所有在中国的合资企业都要求外国公司与中国合作伙伴组对。合资企业的规定使得外国知识产权被直接窃取成为可能。联邦调查局曾这样描述这个过程:“中国(中共)政府限制某些类型的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要求它们必须与中国公司组建合资企业,才能进入中国市场。然后,中国公司利用其中一些合作机会获取外国专有信息。”

囤积战略物资

多年来,中共政权成功地控制了各种战略商品,同时建立战略储备,作为对冲通胀和操纵市场以影响(胁迫)特定目标国家的手段。

战略商品是指对国家经济至关重要的原材料或农产品,如果该商品的贸易和供应中断,国家经济将遭受重大损失。

产能过剩和对外倾销

多年来,中共利用大量得到补贴的工业领域造成产能过剩,并利用产能过剩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出口产品,从而迅速占领国外市场。今年4月,英国路透社(Reuters)发文指出,“美国、欧洲和其它地区的政策制定者对中国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锂离子电池和其它行业的过度投资感到担忧,因为这可能导致产出水平超出国内需求。”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中国“电动汽车充斥英国”。

中共的重商主义做法旨在以牺牲外国公司的利益为代价抢占全球市场份额。其结果是形成了有利于中共的巨额贸易顺差,例如,2022年这个数字就达到5760亿美元,这为中共军队的惊人发展提供了充足资金。

结束语

令遍及世界各地的全球主义者和“接触中共主义者”们懊恼不已的是,前总统唐纳德‧川普在任期间大力推行关税制度、重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鼓励美中脱钩,以此作为重新平衡中美贸易和削弱中共重商主义的战略。现总统乔‧拜登保留了川普时代的许多关税措施,同时最近又对电动汽车(EV)、先进电池、太阳能电池、钢铁、铝和某些医疗设备提升了关税。

西方七国集团(G7)和澳大利亚正在采取一种更为柔和的“集体韧性”(collective resilience)战略,以应对中共持续不断的重商主义。该战略包括通过集体扣留中国高度依赖的关键商品来实施经济威慑。正如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简称CSIS)所指出的,“G7+A(指澳大利亚)国家在近400种商品中,70%属于中共依赖商品,贸易价值超过370亿美元(2022年);而在近160种商品中,90%属于中共依赖商品,贸易价值为75亿美元。”威胁减少这些物品对中国的出口,可以向中共施压,迫使其减少动辄对外实施的制裁和禁运,真正实现中共党魁习近平经常宣称的“中国正在对外开放”的承诺。

当然,为了反击中共的重商主义,西方社会还采取了许多其它有效措施,如欧盟对中国电动车补贴启动调查、西方媒体对中国近期倾销行为发出警告、欧盟调查揭露中共政府补贴导致一家中国火车制造商撤回对保加利亚铁路车辆合同的竞标、美国贸易代表对中共“不公平、非市场政策和做法(旨在主导)海运、物流和造船行业”展开调查,以及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赖氨酸(一种对人类饮食很重要的氨基酸)展开新的反倾销调查等。

一言以蔽之,世界对中共重商主义的共识似乎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然而还需要更多的集体应对措施。

作者简介:

斯图‧克沃尔克(Stu Cvrk),在美国海军服役30年,担任过各种现役和预备役职务,在中东和西太平洋等地区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退役前是一名上尉。他毕业于位于马里兰州的美国海军学院(U.S. Naval Academy),接受了古典的自由主义教育,具有海洋学家和系统分析员的教育和经验,这些为他此后的政治评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原文: Pushing Back on Communist China’s Mercantilism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立场。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名家专栏】中共发起反美联盟不对称战争
【名家专栏】中美两国贸易战正在升级
【名家专栏】日本企业对中共投“反对”票
【名家专栏】中共构建全球“规避轴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