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业务枯竭 美国律师事务所加速撤离中国

人气 695

【大纪元2024年05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燕综合报导)由于并购和资本市场业务枯竭,越来越多的美国律师事务所选择关闭上海办事处,并重新评估中国大陆业务。

近几个月来,美国律师事务所盛德(Sidley Austin)、博钦(Perkins Coie)、瑞生(Latham & Watkins)和奥睿(Orrick)均已关闭或表示将关闭其上海办事处,而威嘉(Weil)和安庆(Akin Gump)已关闭北京办事处。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股市和金融中心,也是对法律行业的影响最为敏感和最受冲击的地区。

“最大的因素是并购和资本市场业务枯竭,紧接着是其它公司交易的减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陆律师告诉《金融时报》说。

“许多公司首先在上海裁员,因为那里的公司业务最先枯竭。”他说。

另一方面,中国顶级“红圈”律师事务所也在加速出海,抢占海外市场——美国律所的大本营,而且中资律所的收费有时甚至仅为西方竞争对手的一半。

《金融时报》之前报导说,过去一年,中国顶级律师事务所在亚洲和美国开设了近十几个新办事处。

Dealogic数据显示,中国总的商业并购活动(包括入境和出境交易)目前正处于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24年迄今为720亿美元,而国内股票市场活动更是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一年。

上海纽约大学分校金融学教授林汉升告诉《金融时报》,在当前的运营环境下,美国律师事务所越来越难以承受在中国的经营成本。

他补充说,如果美国律所为中共国有企业客户工作,可能存在尽职调查或安全问题,而且还有可能遭遇被拖欠律师费的问题,另一方面,现在中国企业出海的在岸交易已变得为数不多。

“如果一家驻上海的美国律师事务所瞄准了走出去的中国本土企业,与最终管理业务的美国同行相比,律所可能只能拿到一小部分推荐费。”他说。

中英商会上周发表的一份立场文件援引中共司法部的数据指出,2017年至2022年间,在华设立代表处的外国律师事务所的数量下降了16%。

而且,有7成提供专业服务的公司表示,感觉2024年的生意比2022年COVID疫情期间还难。

中英商会主席朱利安‧费舍尔(Julian Fisher)表示:“从去年到今年,商业活动都少了很多。”

该商会报告说:“预计未来五年内,监管障碍将会增加而不是减少。”

此外,地缘政治和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风险不断增加,给外国投资者带来沉重压力,进一步制约了外国企业的信心。

阿斯利康、捷豹路虎、渣打银行和劳斯莱斯都是英国商会的成员之一。

“中(共)国显然正在制定与企业关系的新路线,但明确企业的角色至关重要”,费舍尔表示,“目前的模糊性令人沮丧。”

中共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下降了8%。

中共外汇管理局的数据则显示,2023年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约80%,只有330亿美元。这是自1980年开始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

除了英国商会,美国、德国商会也对中国营商环境持悲观态度。

责任编辑:林妍#

相关新闻
中国“红圈”律所集体出海 抢占海外市场
中国“红圈”律所纷纷出海 专家解析困境
旅游攻略出版商“孤独星球”退出中国
台商如何全球布局和行销世界 专家分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