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煞停实施垃圾征费 被批“一抓就灵”方法失败

人气 290

【大纪元2024年05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张瑛瑜香港综合报导)香港酝酿近20年的垃圾征费政策,在2021年立法后的实施日期两度延后,到周一(27日)终宣布暂缓于8月1日实施垃圾征费。政府称现时大部分市民对垃圾征费仍有很大保留,并指市民在垃圾征费的认识、认同,回收的文化“各方面仍然有不足”,“暂缓是务实正确”的做法。不过有评论分析,垃圾征费、回收成功与否涉及移风易俗,并非如过往国安问题在立法后“一抓就灵”,政府用错方法,主事官员不用问责,甚至有上司护航,立法议员也形同虚设。

垃圾征费暂缓后,政府更新垃圾征费网站。(政府垃圾征费网站)

2021年立法后扰攘市民的垃圾征费,政府打算以不同大小及售价的指定袋或标签(每公升垃圾收费0.11元),或于堆填区或废物转运站征收“入闸费”实施。虽然政府一再强调政策重点并非收费,而是推动减废回收,但是一直有声音认为政府回收配套不足。环保署在本月24日向立法会提交垃圾收费先行先试报告,仍然指公营房屋及私人住宅平均指定袋使用率只有二至五成,其中“三无”大厦只有两成。

另外仍然有住户表示政府指引和指示不够清晰,不理解立法原意是要推动减废回收。清洁工和前线员工则认为垃圾征费令他们的工作量及时间增加、改变工作流程带来不便;物业管理持份者表示要增加额外人手、营运成本增加,并难以监控违规掉垃圾。

20年酝酿 一再延期

回顾垃圾征费,最初是2005年政府在“都市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大纲”提出的政策目标。政府2012年起经过多轮公众咨询,预计2016年实施。不过政府到2018年方向立法会提交草案,当时目标在2020年底实施,但是到会期完结前未审议完成。到2021年8月,才在当时民主派总辞后的立法会,在建制派主导下三读通过。

2021年8月通过法例时,原定有18个月适应期,后来政府定下在2023年年底实施,有超过24个月时间。但到2023年7月,业界反映年底员工休假,加上是市民掉垃圾的高峰期,难以应付,谢展寰当月14日称,“年底执行是一个不是几好的时间,最终我们决定明年4月1日(实施),是一定不会延期”。

但是到今年1月,谢展寰再宣布延期至8月,称是予市民和各界可以清楚了解计划的操作和细节,并称会安排政府部门先行先试,又说对如期在8月推行“十分有信心”。

土共诿过民主派促搁置

但是期间民间纷纷反映操作复杂,未能适应。民建联成员、第十届中国侨联副主席卢文端更在4月8日于《明报》撰文,指垃圾征费是“当年由激进反对派提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政府重点工作是谋经济发展,认为应搁置垃圾征费计划。

原本的民生议题,骤然变成了政治议题。在异见声音消失了的香港,即使政府通过的立法,也因被上升到政治问题,突然刹车。

2012至2017年担任环境局副局长、现任香港科技大学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首席发展顾问陆恭蕙回应,称在前特首董建华年代已提出垃圾征费的概念,现在走到实施阶段,实在没有“有人出来搞乱香港”,或“有人提(这政策)出来想搞我们的政治”这回事。

3年花1.77亿元

从法例通过到近期,政府共用1.77亿元推行计划,3,000万元用作宣传推广。今年的《财政预算案》预计,垃圾征费在本年度可为政府带来收入17.9亿元,但是计划最终暂缓,即整个计划到现时只有开支,没有收入。

预算案还预算征费原定今年落实,在2024/25年度的开支约5.8亿元,涉及的政府人手编制,会进一步增至72人。

另外,政府早前共发出9份生产指定垃圾袋的合约,涉及11.4亿元。环保署回复传媒称,现时仓存指定袋约有1.7亿个,生产成本约为7,400万元。政府并决定6月起,每月向公屋户免费派20个指定袋,为期6个月。

李慧玲:官员无能 议员不问责

27日谢展寰与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在见记者时,被问到他或其他人有无需要问责、有无需要向协助政府的机构道歉;就用大量公帑推动,是否要向纳税人、市民交代,由卓永兴代答,指谢在不同阶段“都系尽心尽力”,两次的押后理由充份,这次“暂缓”是一个“务实正确”的做法,体现政府“施政为民”,支持谢的做法。

资深传媒人李慧玲在其网上节目分析,政府并无交代暂缓实施的期限,跟“丢了去堆填区有什么分别?”质疑政府“搞了一场大龙凤(演了一场戏)”,导致满城风雨,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是主事官员在目前几乎撤回法案的情况下,“什么事都没有,一句责备都没有”,认为卓永兴反而赞谢展寰“尽心尽力”,“情何以堪?怎样向市民交代?”,“配套不足不是现在的事,难道在2024年1月底(宣布押后时)你觉得配套足?难道在上一次在去年宣布押后,你又觉得配套足?”

她更表示“佩服”立法会议员们,没有在会议上问谢展寰问责的问题,而是由记者提问。她又称,政府在宣布如此重大决定时,没有开记者会,而是到立法会的委员会会议交代后,在立法会见记者。谢展寰被记者问到会否问责、下台,三度由其上司卓永兴护航,李慧玲质疑谢展寰作为月薪36万元的高官,无能力招架,批评他是“缩头龟”。

李慧玲还表示,谢展寰在上届政府任环境局副局长,并非“空降”,应该比任何人有能力、责任做此事,但是现在(政府官员)已经“不需要问责”。

吴志森:政府以为立法“一抓就灵”

另一资深传媒人吴志森就狠批谢展寰、港府无能,“低处未算低”,质疑垃圾征费相关问题并非第一天出现,港人回收垃圾的习惯要用年以至10年的时间建立起来,但是月薪几十万的官员连“常识都没有”,以为垃圾征费法例下,可以改变港人多年来的习惯。

吴分析,官员从《港区国安法》、23条立法后,觉得事情透过立法“一抓就灵”,动辄拘捕、震慑,但如今“踢着铁板”,因为没有办法监察不使用指定袋弃置垃圾,“你用多少执法人员拘捕不用‘指定袋’”的人?根本做不到。”事情涉及“移风易俗”,市民不改就无法推行,“这是常识”。@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香港环团接力跑讽政府拖延垃圾征费
香港立法会终止审议垃圾征费
港调查:四成家务助理不了解垃圾征费
垃圾征费|绿色和平促港政府落实生产者责任制从源头减废(有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