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能说汉语 天竺僧人中土弘佛法

文/刘晓
求那跋陀罗从天竺来到中国传法。图为明 文徵明 仇英 合摹李公麟《莲社图》。(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078
【字号】    
   标签: tags: , ,

南北朝刘宋元嘉年间,一个名叫求那跋陀罗的僧人从天竺,也就是古印度来到中国传法。他有着怎样神奇的经历呢?

《梁高僧传》上说,求那跋陀罗的意译是“功德贤”,他出身于印度最高种姓婆罗门。然而,求那跋陀罗却走上了与家族相反的道路。

他从小学习五门学问,即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声明指的是学习语言表达及书写、著述能力。因明指的是学习逻辑学、论辩术。内明是指学习经典。医方明指的是学习医学、药学等。工巧明指学习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技艺。

通过上述学习,求那跋陀罗在语言、天文、书算、医方等方面都非常精通。后来,他开始尊崇并修习佛法,还离家到远方求师访友。他为人慈和恭谨,对师父非常尊敬。

在求那跋陀罗受戒时,他已经精通经、律、论三藏。受戒后,他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劝说他们皈依佛法。他的父亲为他的言辞所感动,遂改信了佛法。

此后,求那跋陀罗前往狮子等国游历,沿途都受到人们的尊崇。因为知道自己与东方很有缘分,他就跟随船舶渡海前往东土,就是今天的中国。

谁料到,船行至中途,忽然风停,船也停了下来,船上能饮用的淡水即将枯竭。全船的人都很惊恐。求那跋陀罗让大家一起诵念佛号。与此同时,求那跋陀罗还密诵咒经,虔诚礼拜。

一会儿起了风,天空乌云密集,降下了大雨,船又可以前行了。一船的人因此都得救了,人们由此都信服佛法的威力。

刘宋元嘉十二年(公元435年),求那跋陀罗来到了广州。宋文帝刘义隆派人前来迎接他到京城建康(今南京)。刘义隆信仰佛法,既尊崇佛教,又对佛教对社会人心的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即信佛可以让百姓去恶行善,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到了京城后,求那跋陀罗开始在东安寺等地方宣扬佛法,翻译佛经。大将军(后封彭城王)刘义康。丞相(后封南谯王)刘义宣等都尊他为师。宋文帝也常常向他求教。

宋文帝曾想专门吃斋,永不杀生,但是没有做到。于是他向求那跋陀罗求教。求那跋陀罗告诉他:“匹夫人微言轻,如果不克己苦修,何以造福于人?帝王统驭万民,一句话一条仁政足以使天下受益,不必非要废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来显仁济之心。”也就是说,做善事不拘泥于形式,身为帝王,其施行仁政就是最大的行善。

后来,谯王刘义宣要出镇荆州,请求那跋陀罗一同前往,为自己讲经说法。求那跋陀罗暗中想自己并不擅长汉语,怎么才能说法呢?于是他早晚在佛前礼拜,请求观世音菩萨给予帮助。

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穿着白衣、手持利剑的人,拿着一颗人头来到他面前,问他:“为什么忧虑?”求那跋陀罗以实相告。来人说,不用担忧,并用剑砍掉他的头,换上了新头。然后让他来回转动,看是否疼痛。求那跋陀罗说不痛,白衣人便悄然消失了。

等到求那跋陀罗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心神悦怿,可以流利地说汉语了。从此他开始用汉语讲法。

元嘉末年,谯王常常做怪梦。求那跋陀罗告诉他,这是因为京都将有祸乱。果然不到一年,京都发生了叛乱。宋文帝的儿子刘劭弑父自立,改元太初,不久后刘劭兵败被杀,他的弟弟刘骏即位,是为宋孝武帝。

宋孝武帝建立政权之初,谯王打算阴谋叛乱。求那跋陀罗已然预见到了即将发生的事情,所以见到谯王时满脸忧愁。谯王问他是什么原因,求那跋陀罗就劝说他不要图谋不轨。谯王不听,后来果然兵败。

兵败后,求那跋陀罗被夹裹在败军中逃跑,他们乘坐的船只狭窄,离岸又远,求那跋陀罗断定众人无法保全,于是心称念观世音,手持邛竹杖投身江中。不料,水深刚到膝盖,他便用竹杖划水,向岸边游去。这时,一名童子来到他的身边,用手牵着他,只行了十余步就上了岸。求那跋陀罗脱下纳衣想要感谢童子,却发现童子已经不见了,这才知道是神明在帮助自己。

此后,宋孝武帝派人找到了求那跋陀罗,孝武帝继续将他奉为高僧,让他讲法。

公元462年,天下大旱,众人在山川祈祷,好几个月也没有效果。孝武帝就让求那跋陀罗祈雨,并说如果不成功,就不要再见面了。求那跋陀罗随即前往北湖钓台烧香,不吃不喝地祈祷。第二天下午西北方上空突然乌云密布,即刻大雨从天而降。众人无不敬服。

公元468年,求那跋陀罗圆寂,终年75岁。

(据《高僧传》卷三)@*#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当时北宋与辽国的边境长达千里,除了这三关之地以外几乎是平原无险可守,所以必须以有限的兵力守住重要的据点,才能力保中原文明免于外族的侵犯,据今人统计在这些地方与杨六郎有关的地名多达数十个,杨延昭在这些地方也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英雄故事。
  • “药王”孙思邈淡泊名利,仙风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学识和道行高深,“精识高道,深达摄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摄生之道,相传他活到141岁,外貌非常年轻,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闳、安期先生之类的神仙。孙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传》中有同样的记载,说秋天时,龙在绛地的郊外出现。史载中第一位“豢龙氏”是董父,是黄帝的后裔。在《九州要纪》中有提到:“董父喜欢龙,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龙,于是他成了豢龙氏祖先。”那么豢龙氏职掌什么工作呢?董父豢龙成功后,据传他与龙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馆,珍藏着一座神异的木质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从中间裂开,里边显现的是观音菩萨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两人说话间来到了一处巍峨雄伟的宫殿前,祖师说:“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会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会汇聚此地,你与我屏息远离瞻仰,我会把他们在历史上的名号告诉你,虽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归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诉你,好让你知道容易对照。”
  • 炼丹 中国画
    刘商感叹光阴实在太急促短暂,在世劳累辛苦,求得虚浮的荣耀和世间的官位,又有什么好处呢?刘商心想,古代的贤人都弃官去寻求道术,大多都能超脱尘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儿女都已经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诉自己实在不应再被世俗所累了。
  • 明万历年间,江南有书生翩翩少年,品高学博,其妻以端庄秀丽闻名于家乡,见者无不惊为“天人”。有位女尼曾说其妻为天上仙女下凡,成婚八年后,当返回天上。八年后果然离世,书生思念不已,就立志寻仙访道。
  • 杜子春,隋文帝年间人,从小落魄,家境贫寒,然心气高傲,欲利益天下贫寒之士,爱好嗜酒游玩,未几家财散尽,投亲友故知每每被拒。刚入冬,衣寒腹空,在长安城游街窜巷,彷徨不知自己何去何从,面带饥寒之色,长吁短叹于东市西门,有一老者问他:“君子何故叹息?” 杜子春表白心志,叹世态炎凉,老者明其志,赠钱三百万,不告姓名而去。
  •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讲述一位渔夫误闯桃花源,眼见世外乐土,人们悠然自得。而在《逸史》里也有这么一段故事:两名怀抱遁世隐居愿望之士也误入了世外之地……
  • 唐寅 高士图
    李司仓回家后,买了牛只,依约定来到山下的葛藤前,但却怎么也找不着之前上山的路径了。李司仓知道这是因为自己尘缘未断,于是就返回长安去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