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有知】孝心感动天 祖父复明 母亲病愈

作者:允嘉徽
孝心能感应天,史有明证。(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1198
【字号】    
   标签: tags: , ,

中华文化非常强调孝道,孝心孝行是人品的核心,家庭和社会和乐的基础,清朝王永彬著作《围炉夜话》中讲:“百善孝为先”。孝心孝行真能感动天,史上有许多明例。

孝亲感应天 祖父双眼复明

张元,字孝始,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北周芮城(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张元的性格谦和谨慎,以孝亲和善行闻名于世。他对佛教有深刻的理解,并精修佛法。

在他年幼时,邻居有两棵杏树,当杏果成熟时,许多果子掉落到张元的院子里。其他的孩子都争着来捡拾,但是年幼的张元明白不应该私自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他将杏果捡起来都送还给邻居——杏树主人。

他曾经看到一只小狗被人遗弃在田野中,受到饥饿和寒冷的折磨。当张元看到这一幕时,内心感到不忍,于是将小狗带回家收养。他的叔父对此感到生气,说道:“为什么要收养这个人家不要的小动物?”并命令张元将小狗遣返。然而,张元却说道:“每一个有生命的动物都值得被爱护和关怀,被遗弃的小狗,如果我们看到却不收养,那就是失去了仁慈的心……”最终,张元成功说服了他的叔父收养小狗。不久之后,有人看到一只大母狗拖着一只兔子前来张元的门前,然后离去,似乎是表达对张元的感激,感谢他收养了小狗。

当张元十六岁时,他的祖父失明已有三年之久。张元日夜读诵佛经,虔诚地祈求佛菩萨让祖父早日重见光明。

有一天,张元在虔诚地读诵经文时,看到了“盲者得视”的经文。于是,他按照经上所说的方法,请来七位僧人,点燃七盏明灯,七日七夜持续读诵经文。他自己也遵从法门行持,每次都真挚地泪流不止地祈求:“尊贵的佛菩萨啊!我弟子张元犯下了对祖父不孝的罪行,使他失明已久。现在我愿意代替祖父承受一切罪业。请您慈悲地赐予祖父光明,让他的罪孽得以消灭,重见光明。”张元殷切地祈祷了七日七夜。

在其中一个夜晚,张元梦见一位老者,用一把像箭镞形状的金色薄刀(金鎞),刮他祖父的双眼,帮他作手术。老者对张元说:“不必忧虑,三天后,你祖父的眼病必将消除。”张元喜出望外地醒来,将梦境看到听到的告诉了家人。果然,在三天之后,他祖父的双眼奇迹般地恢复了光明。

这件事传到了皇上的耳中,便特地颁下诏书,表扬和嘉勉张元的孝德感人之举,让张元的孝行传扬全国。张元的故事传颂开来,人们对他的孝心和善行深感感动和敬佩。(出《孝义传》《北史》)

孝亲感应天  母亲病愈

萧子懋字云昌,是齐武帝的第七子,封号南齐晋安王。他品行高尚,廉洁有学问,是武帝众多儿子中最纯洁孝顺的一位。起初,他担任江州的都督和刺史,后来又被任命为侍中官。

当萧子懋只有七岁的时候,他的母亲阮淑媛罹患了重病,于是恭敬地请来和尚设坛祈祷。有人送上一朵莲花,和尚用铜器盛水,将莲花的茎放在水中,供奉在佛前。萧子懋虔诚地跪在佛前,泪流满面地祈求说:“如果母亲的病体能够借着佛的力量康复,我祈愿这朵莲花在整个斋醮结束之前,都不会凋谢。”七天的斋期结束后,莲花果然更加鲜红,观察铜器中,竟然有细小的根须生长出来,而他的母亲也从此病愈。这个故事传开后,世人都赞扬萧子懋的孝德感动了天。(出《齐书》《齐武帝诸子传》)@*#

─点阅【天道有知】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君子为什么能“温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为君子“志于道”。本篇是讲“为政”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所以本章强调了第三点——“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畅通。
  • 夏至是节气的重要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节气的中点(从冬至算起),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之极。还有“古人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展现什么中华文化哲学,给我们的当下生活什么启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 古中国有个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就是子女给年迈的父母做寿。即使平民百姓也会吃长寿面、蒸寿桃(面点),贴个窗花什么的。富贵人家就讲究了,《红楼梦》里贾母的80岁大寿,张灯结彩,大摆酒席,还有戏班子唱戏呢!
  • 分析这个人做这个事情的方法和过程、心理和动机。即使为恶的人,也要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抑或好心干了坏事?至于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为善还是沽名钓誉。
  • 颜回十三岁即拜孔子为师,学习、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岁就头发全都白了。孔子曾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时候,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
  • 陈宣帝陈顼像,出自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公有领域)
    《历代名画记》是唐代张彦远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为后世研究中国美术史和传统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 康熙第三次下江南南巡时,经过南京,下榻在曹寅的江宁织造府。曹寅的嫡母孙氏,当年小玄烨的奶娘,出来给康熙磕头。康熙当时拉着她的手,对周围的臣工感慨道:此乃吾家老人也!当时正是春天,厅堂前有萱草盛开,康熙手书“萱瑞堂”,赐给他的孙氏奶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