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画家华德米勒:点亮希望与喜悦

LORRAINE FERRIER撰文/吴约翰编译
费迪南‧乔治‧华德米勒的作品《在科珀斯克里斯蒂的早晨》(On Corpus Christi Morning),1857年创作。油彩、面板;25又 5/8英寸×32又 1/4英寸。维也纳奥地利美景宫美术馆。(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59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奥地利画家费迪南‧乔治‧华德米勒(Ferdinand Georg Waldmüller)非常推崇大自然。他在1846年写道:“大自然一定是人类研习的唯一来源和答案;只有在那里才能找到永恒的真理与美。艺术家不论在哪个造型艺术( plastic arts)领域,最终的目标一定是表现大自然。”

费迪南‧乔治‧华德米勒的作品《画架前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at the Easel ),1848年创作。油彩、画布;69 1/2英寸×56 1/2英寸。(公有领域)

华德米勒(1793─1865年)一生都在研究大自然。他认为艺术家应该集中精力,把“阳光”表现出来。他在奥地利、西西里岛等地研习、写生、绘制那稍纵即逝的阳光,实践他的想法。

费迪南‧乔治‧华德米勒的作品《阿格里真托的朱诺神庙遗址》(The Ruins of the Temple of Juno at Lancinia at Agrigento),1853年创作。油彩、面板;12 1/4英寸×15 3/8英寸。维也纳列支敦斯登博物馆(Liechtenstein Museum, Vienna)。(公有领域)

走向自然

华德米勒14岁时就读于维也纳艺术学院,在大师级(译注:指13至17世纪欧洲著名艺术家的作品)的古典艺术绘画传统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后不久,他开始接受委托,主要临摹古典名作。华德米勒师承意大利画家约翰‧巴蒂斯特‧兰皮(Johann Baptist Lamp),以及将古典主义带进学院的德国画家休伯特‧毛雷尔(Hubert Maurer )。

华德米勒早期的职涯以绘制肖像画为主,因为收入丰厚使得他在1830年代就小有名气了。后来他投入自己热爱的日常风俗画与风景画。1856年,华德米勒在伦敦白金汉宫举办展览,从此之后,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费迪南‧乔治‧华德米勒的作品《加施泰因的拉德豪斯伯格》(The Radhausberg at Gastein),1837年。油彩、面板;10 1/4英寸×12 3/8英寸。温特图尔博物馆、图书馆与花园(Winterthur Museum, Library & Gardens. )。(公有领域)

热爱风景画:重视细节

华德米勒特别重视风景画的细节。他在1829至1843年间绘制的风景画非常杰出,在这期间,每年夏天他都会造访奥地利湖区萨尔茨卡默古特(the Salzkammergut),沉浸在原始高山湖泊和高耸的山峰群峦之间。奥地利人经常将那里的阿尔陶斯湖(Lake Altaussee)比喻成作家或诗人灵感的墨水瓶。整个萨尔茨卡默古特湖区,也好像是画家手上那个绚丽多彩的调色盘般美不胜收。

华德米勒喜欢描绘高山峻岭,而且能把远处的山林景色描绘得与前景一样清楚细腻。他能在不减清晰度的情况下呈现远处细节,这成为他个人独特的风格。

华德米勒在萨尔茨卡默古特区度假时,有无数次机会观察到阳光从黎明到黄昏洒落大地的情景,这给了他无数户外写生练习的经验。1834年起,华德米勒的风景画主要以描绘萨区为主。

在风景画《从靠近伊舍的索菲恩-多佩尔布里克眺望达赫斯泰因山》( The Dachstein From Sophien-Doppelblick Near Ischl)中,华德米勒的构图庄严谐和,带领观画者深入奥地利东阿尔卑斯山“达赫斯泰因山脉”(Dachstein Mountains)。前景的木头围篱将观者的目光导向山谷中的房屋和画面右侧蜿蜒的河流。华德米勒描绘前景的树木与远处的山脉和山谷同样细腻清楚,但仍充满空间感与景深感,这就是他作品的特色。

费迪南‧乔治‧华德米勒的作品《从靠近伊舍的索菲恩-多佩尔布里克眺望达赫斯泰因山》。1835年创作。油彩、面板;12 1/4英寸×10 1/4英寸。维也纳奥地利美景宫美术馆(Austrian Belvedere Gallery)。(公有领域)

另一幅华德米勒的画作《从靠近‘伊舍’的‘哈特内卡姆’眺望‘达赫施泰因山’和‘哈尔施塔特湖’》(View of the Dachstein With Lake Hallstatt Seen From the Hütteneckalm Near Ischl)显示他配置人物和建筑物的功力深厚,传达出规模和深度感。巍峨的达赫斯泰因山脉对比渺小的人物,浩瀚壮阔的景象立刻映入眼帘,前景和背景物体也都刻画细腻。

费迪南‧乔治‧华德米勒的作品《从靠近伊舍的哈特内卡姆眺望达赫施泰因山和哈尔施塔特湖》,1838年创作。油彩、面板;17 7/8英寸×22 5/8英寸。维也纳博物馆(Vienna Museum, Vienna)。(公有领域)

花卉静物画

除了风景画外,华德米勒也擅长花卉画。 他在1843年创作的静物画《玫瑰》(Roses),即可看出他把对细节的热爱运用到静物画里。画面可见许多亮晶晶的银制器皿,其中有个银制花瓶,里面插满不同程度凋萎中的玫瑰。

费迪南‧乔治‧华德米勒的作品《玫瑰》,1843年创作。油彩、面板;18 7/8英寸×15 3/8英寸。 维也纳列支敦斯登博物馆(Liechtenstein Museum, Vienna)。(公有领域)

风俗画:捕捉自然和人性

华德米勒也擅长在画布上捕捉人性。他结合自身对奥地利风景的热爱与对人类心理敏锐的洞察力,创作出优秀的风俗画作品(genre paintings)。风俗画的画面通常会出现许多人物。华德米勒以源于德国的毕德麦雅(the Biedermeier style)写实主义艺术风格绘制这类作品。

费迪南‧乔治‧华德米勒的作品《放学》(After School),1841年创作。 油彩、面板;29 1/2英寸×24 3/8英寸。旧国家美术馆。(公有领域)

拿破仑战争后,大约在1815至1848年间,欧洲适逢和平时期,毕德麦雅艺术形式和建筑风格也逐渐流行。欧洲在奥地利外交官和政治家克莱门斯‧冯‧梅特涅(Klemens von Metternich)的带领下政治渐趋稳定。城市和工业蓬勃发展,新兴欧洲中产阶级崛起,热衷收藏和艺术欣赏。

在奥地利,毕德麦雅风格的作品不带有任何社会或政治评论目的。

奥地利历经多年动荡后,毕德麦雅艺术家创作出写实、虔诚、有情感的作品,充满温暖、气氛愉快和归属感。

费迪南‧乔治‧华德米勒的作品《玫瑰季节》(The Rose Season),约1864年创作。油彩、面板;22 3/8英寸×27 3/4英寸。维也纳博物馆。(公有领域)

华德米勒绘制的风俗画,主题有田园景色、穷苦人家、施粥处所等,呈现希望与人性内在的善良。有些作品中的人物虽然身处困境,却呈现出人性在面对逆境时仍保有的喜悦和力量。

华德米勒的作品《修道院施粥》(The Monastery Soup)是一幅壮丽、谐和、众多人物的作品,令人想起古代大师的作品,例如,拉斐尔的大型人物钜作。

费迪南‧乔治‧华德米勒的作品《修道院施粥》1858年创作。油彩、面板;36 7/8英寸×47 7/8英寸。维也纳奥地利美景宫美术馆。(公有领域)

华德米勒似乎以三角形构图,引导我们注意热闹的场景。尽管当下有许多事正在发生,例如,推挤、嘻笑、祈祷、照顾孩子等,每群小组人物,就像伟大的交响乐作品中的每个音符,共同塑造出整体构图。就连墙上画里的修道士,也似乎在与大家互动着。

华德米勒有许多作品是在颂扬奥地利的乡村生活和传统,例如他可爱的作品《在科珀斯克里斯蒂的早晨》(On Corpus Christi Morning),呈现一群快乐的村民正准备展开新的一天。这幅画以一群身穿白衣、头戴花饰的女孩为中心延伸。左边有位祖父正看着他们,中间有一位母亲和婴儿,可能还有位祖母正为女孩的洋装操心。另一位打扮时髦的小男孩,肩上系着蓝色带子,手持蜡烛朝画面右方走去。

费迪南‧乔治‧华德米勒的作品《在科珀斯克里斯蒂的早晨》,1857年创作。油彩、面板;25 5/8英寸×32 1/4英寸。维也纳奥地利美景宫美术馆。(公有领域)

从自然和人性中找到信仰

在华德米勒晚期的作品中,构图结合了风俗画和风景画的物件,例如《朝圣之旅中断》(The Halted Pilgrimage)。画面呈现朝圣者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行走,突然有一群人停下脚步,帮助精疲力竭而倒下的同伴。华德米勒在接近画面的至高点处画出不支倒地的朝圣者和其周围的人物。或许作者想传递女士手持十字架的重要性,以及这趟朝圣旅程必然有所牺牲。华德米勒描绘的是傍晚的夕阳,有如光圈般勾勒出土地的轮廓,再次展现朝圣者虽身处困境但心中却是神圣的。

费迪南‧乔治‧华德米勒的作品《朝圣之旅中断》,1853年创作。油彩、面板; 18 1/8英寸×22 7/8英寸。维也纳列支敦斯登博物馆。(公有领域)

华德米勒的每一笔画都捕捉到自然的光辉和喜悦。他的画作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因为他有心绘制“真实画作”(true painting)。1708年,法国艺术评论家罗杰‧德‧派莱斯(Roger de Piles)在他的著作《绘画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ainting)解释:“‘真实画作’不仅仅是惊喜,而且还像在召唤我们;它的影响力如此强大,令我们不禁想靠近,就好像画中有秘密要告诉我们一样”。华德米勒的每一幅画都在告诉我们,他在大自然和人性中,找到他追寻已久的永恒真理和美。

原文:Europe’s Lofty Ceiling Masterpieces Illuminating Austria, Hope, and Good Cheer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洛琳‧费里尔(Lorraine Ferrier)为《大纪元时报》撰写美术和手工艺相关文章。关注北美和欧洲的艺术家和工艺师,如何在他们的作品中传达出美和传统价值观。希望能为稀有而鲜为人知的艺术和手工艺品发声,进而保存传统艺术遗产。现居英国伦敦郊区,从事写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美国风景画家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沟通东西两岸的一座桥梁。他凭借对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与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国西部的精神,为那些永远不会亲自冒险西行的观众开启了一扇窗,让他们得以一窥落基山脉的雄伟壮丽。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莅临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丝‧波特:拥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还有其它儿童读物的作家和插画家。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 老子《道德经》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画重要的题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体现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画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称“湖州派”。对后世墨竹发展影响极大。他的表弟苏轼亦曾为其写过许多首题画诗。今天我们就从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图》来看看,这幅画为何让人过目难忘?
评论